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四五"是我国迈向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进入消费新时代的重要五年.全面促进消费,是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任务,是我国赢得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一、"十四五":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费市场 (一)居民消费水平的较快提升 1.2019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首次突破2万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13年的13220元增长到2019年的21559元,年均增长8.5%,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分别为7.20%和10.09%.  相似文献   

2.
一、去年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的原因1994年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到12月末,全国金融机构居民储蓄余额达到2万亿元,全年新增储蓄6316.3亿元,超过了1992、1993年两年的增加额之和,增幅高达41.5%,高于从1978年到1994年全年储蓄存款33.5%的平均增长幅度。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居民货币收入增长迅速。1994年国家大幅度提高了农副产品价格,使农村个人收入增长了30%左右,创历史最高水平;国家银行全年工资及对个人支出为11174.5亿元,累计比上年增长40.5%。(2)保值储蓄增强了储户存  相似文献   

3.
据对市区500户居民家庭抽样调查,今年上半年,上海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去年同期稍有提高。由于消费品市场无“热点”,“货币分房”政策即将出台,大部分市民以“持币等待,储蓄保值”的心态进入下半年,因此上半年上海居民消费水平呈下降态势。今年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60.6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幅为0.8%。居民将家庭收入近四分之三用于消费性支出,所占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81.91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6.6%。收入增幅高于消费支出增幅7.4个百分点。居民家庭收入结构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一、城乡牧区消费现状 1.城镇居民、农牧民收入与支出水平 近些年来,随着海西州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也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6年的4041元增长到2001年的6383元,年均增长11,59%;农牧民人均纯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诸多学者从预防性储蓄的角度解释我国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现象。然而,作者通过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性支出分组数据的研究发现,1996—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年平均预防性储蓄占储蓄增量的比重仅为24.54%,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4.32%,并且,所有的收入分组都具有较低的预防性储蓄边际收入倾向,这说明预防性储蓄对于解释我国储蓄持续增长和消费疲软的现象十分乏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合居民消费习惯、可支配收入、实际利率、消费支出的不确定性、延迟退休等因素,运用预防性储蓄异质性理论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以我国31个省市2007-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考察延迟退休政策对我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口抚养比和消费支出不确定性的交叉项、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基金收入和消费支出不确定性的交叉项对消费支出有显著负影响,即延迟退休对我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有显著影响。建议通过建立完善养老保障体制、改善消费环境以及降低居民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等措施,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刺激消费。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04,(8):16-17
居民收入继续提高。1-6月份,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为8380元,同比增长16.8%;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702元,同比增长19.1%,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累计为1391元,同比增长14.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51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收入同比增长6.2%。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工资性收入,非农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上海市1993~2015年的各研究变量数据为样本,基于Feldstein生命周期假说模型实证分析了养老金支出等因素对上海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海市养老保险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上海市养老保险支出存在资产替代效应。养老保险支出和可支配收入都是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Granger原因。此外,居民储蓄增加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抑制作用。因此,上海应从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健全收入增长机制等方面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一般意义上说,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大因素,扩大内需也就是要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统计资料表明, 1978- 1997年的 20年间,消费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年均占到 60%以上,成为拉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就必须把启动消费需求放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本文就利率调整与刺激消费需求问题作一些理论和实证上的分析与讨论。 对储蓄利率弹性的争论 储蓄是经济行为主体为未来创造收入而留出部分产出的过程。一般而言,居民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有可能成为储蓄行为主…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以来,从政府工作报告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扩内需促消费一直是被反复提及的重点,取得的成效也显而易见。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2%。居民增收为扩内需促消费提供了重要支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8元,实际增长5.9%,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宏观经济运行于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期的恢复性增长阶段,全年GDP总量预计可达到81780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0.5%,增长速度比1996年有所加快。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来看,投资、消费与净出口需求将呈现均衡增氏的格局。其中投资需求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在社会总投资中直接融资的比例将会扩大,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会多样化;同时外资出于对中国市场长期发展趋势的看好,外资净流入依然会保持较大的规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张磊 《山东经济》2010,26(5):157-160,F0003
文章以山东省为例,利用协整理论对1980-2008年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年度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据此提出在拉动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制定中强调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是一方面,刺激城镇居民消费更多的还是要致力于降低居民不确定性感受和预防性储蓄的各种制度建设上来,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消费顾虑,减少预防性储蓄,使消费增加和收入增长达到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14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数据说明我们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  相似文献   

14.
"收支透明化"才能有经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说的"收支透明化",是指两个领域里的事情:一是居民的收入和储蓄;二是国家的税收和财政支出。去年年底的居民储蓄总额已达7.2万亿元,而今年开头的第一个月,居民储蓄又增长了1200多亿元。储蓄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而这样快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1998-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收入与资产的宏观季度数据,利用向量误差纠正模型(VECM),对居民资产如何影响消费(即财富效应)进行了系统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收入和资产之间存在唯一的长期协整关系;在这个系统内,短期内只有居民资产对系统均衡偏差具有误差纠正行为.我们还测量到,城镇居民资产的长期边际消费弹性为0.51;近年,人均居民资产每增加1元,人均消费支出将增加0.013元左右.从动态效应上看,居民资产对消费变动的影响是持续的,且贡献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一、我区消费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结构现状 2001年,全区GDP(支出法)完成1545.33亿元,比2000年(下同)增加153.45亿元,增长11.02%。GDP的支出结构如下: 1、最终消费936.19亿元,增加148.98亿元,增长18.93%,消费率60.58%,提高4.02个百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呈明显加速攀升趋势:2001年8月末突破7万亿元;到2002年5月末突破8万亿元,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到2003年2月末则突破10万亿元,即平均每5个月就增长1万亿;到2003年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一举突破11万亿;仅仅再过2个月即2004年2月末,已达接近12亿万元。正常情况下,消费应与收入密切相关,即收入越多,应该消费越多才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通海县2005~2015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现年鉴数据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发现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趋势随收入增长而增长,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两者消费支出构成中增幅最大的是居住支出,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均稳步增长,医疗保健支出增幅反差很大。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提升消费能力的关键,加强消费引导、拓宽消费渠道、优化消费市场等,进一步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今年1—10月份铜陵市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为1884.4元,同比增长37.39%,比消费性支出的增幅高出15.1个百分点。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也逐年提高,2004年为23.94%,2005年达24.65%,今年1—10月份达27.71%,服务性消费支出在整个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教育、饮食、通信、交通、文化娱乐是服务性消费支出中的主流,据调查资料显示,1—10月份铜陵市居民教育费用、饮食服务、通信服务、交通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和分别占服务性消费支出的25.25%、24.01%、20.29%、15.19%、12.49%。其变化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山东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1、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一方面,城镇居民重物质轻精神的消费行为尚未改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后,仍然对物质需求支出较多。与1995年相比,1996年城镇居民对耐用品的收入弹性系数高达1.5,尽管文教娱乐支出弹性系数高于1,但由于基数小,实际支出额及比重依然较低。表现在每当一种能被不同层次居民所接受的商品面市后,有购买能力的大部分人不惜花费重金购买,且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导致1996年城镇居民用品支出中耐用品支出与文教娱乐消费支出的比例仍高达3.1:1。另一方面,精神文化消费中大部分货币用于娱乐消费,人们用于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的开支则甚少。从1996年的资料看,居民用于购买书籍的支出仅为人均15.7元,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4.9%。2、实物消费领域狭窄。我省城镇居民实物消费领域狭窄突出地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目前大部分住宅继续作为福利而不是商品,无偿分配给职工使用。1996年我省城镇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