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前,谢锋作为助手曾经帮助自己的老师筹备巴黎时装周的发布会。当时,这个年轻的中国人在后台暗暗地想:总有一天,我要带着自己的品牌站在这里。
  2006年的国庆节,谢锋带着吉芬(Jefen)品牌作为第一个来自中国的服装品牌,成功登陆在巴黎卢浮宫举办的开幕秀,拉开了巴黎时装周的序幕。当时,法国高级时装工会主席迪迪埃·戈巴克对媒体说,这件事情与1973年美国设计师登陆巴黎时装周具有同样意义。法新社也评论道:“中国这个世界纺织业的老虎,由于它的第一个设计师参加了巴黎时装周,这个星期天在时装界打开了一个切口,引起全世界关注。”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世界的时尚中心巴黎,对设计师来说,尤其是非西方世界的设计师,得到巴黎时装系统的认可就等于拿到了全世界的通行证.诱惑着中国设计师的,是成为"第一个"加人权威游戏体系的野心.更重要的是,从时尚产业的轨迹来看,设计师可以成为整个行业的出口.设计师马可的品牌"例外"从2003年便开始表达想要加入巴黎时装周的意愿,谢锋紧随其后.只是申请在很长的时间内让谢锋遭到多次否定.  相似文献   

3.
“这次到米兰发布只是一个开始,并不是偶尔的作秀,我希望以后能到米兰时装周参加每一季的发布,让世界看到中国设计师的能力和中国品牌的实力。”今年3月前往米兰时装周走秀的中国设计师、“金顶奖”获得者计文波说。
  能在国际顶级时装周举行个人发布是每个设计师的梦想,既是对自身能力的锻炼,品牌也能得到市场的认知和认可。“中国的设计师蓄势待发,中国的新生力量势头也很强,中国的设计不会输于任何国家的设计,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点时机和自信。”计文波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开拓者,期望以后会有更多的中国设计师和品牌能参与进来。  相似文献   

4.
力外 《中国纺织》2007,(7):156-156
受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主席Didier Grumbach力邀,马可的“无用”品牌在2007年2月25日,举办了进军巴黎的首次展示,成为继吉芬之后第二位进入巴黎时装周官方发布名录的中国设计师品牌。当晚在巴黎第六区Stanislas中学的展示场地,受邀前来观看的嘉宾约为700多人,包括世界各大媒体及中国所有重要媒体记者,以及时尚界,艺术界,电影界等各方人士。  相似文献   

5.
刘芳认为,发布时装秀的目的是表达设计师对创意的独特理解,她渴望在巴黎时装周的平台上让别人看到,渴望产生共鸣,并与国际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刘芳,生于北纬43°,与世界顶级羊绒产地在同一纬度,与羊绒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殊缘分,如今她又要在地球另一端的43°——巴黎,继谢锋、马可等人之后登上巴黎时装周的舞台。这一切,好像是事先安排好的一样。  相似文献   

6.
在时尚圈,花无百日红。中国新生代设计师辈出,对于几乎都拥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他们来说,海外时装周的门槛越来越低;当我们还在强调“本土设计”时,在世界女装之都巴黎,很多历史悠久的法国品牌如今的设计总监早已不再是法国人。
  当我们还在为本土设计的崛起而努力时,海外时装大国的本土品牌基因似乎正在逐渐淡化。当第一代、第二代中国设计师仍肩负着民族使命在前行时,普遍西化的新生代设计师则更看重个人标签的打造。  相似文献   

7.
专题     
第18届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获得者、GIOIA PAN品牌设计总监潘怡良:深思之后再前行荣获“金顶奖”设计师,这光辉的一笔,或许是对潘怡良2014年最好的总结。喜悦之余,她并没有稍作停留的意思。“不管得奖与否,我一直力求设计上的突破,从未停止,因为服装设计是我最喜欢的工作。”潘怡良如是说。作为新晋的金顶奖设计师,潘怡良在2014年参加了国内数个城市举办的时装周,绝对算是各地时装周上的“大红人”。本土市场对于时尚产业的重视,让潘怡良感到欣喜。在她看来,各地时装周的举办能进一步提升当地对设计师品牌的认识,到各大城市参加时装周对设计师本人而言,也是一个最好的宣传平台。  相似文献   

8.
7月3日,继去年参加巴黎时装周后,"例外"品牌设计师马可再获法国高级时装公会邀请,作为第一位中国设计师于巴黎高级时装周正式发布其新品设计;7月10日,深圳国际品牌服装服饰交易会开幕,以歌力思、艺之卉、影儿、天意等为代表的一批设计品牌再展风采,她们在中国本土市场的销售表现已堪与国际品牌比肩;7月中下旬,在今年相继开出首都机场T3航站楼店、  相似文献   

9.
《中国纺织》2011,(4):127-127
2011年3月1日,张文辉携带着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设计团队设计和制作的36套百余件服装启程前往巴黎,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展览访问,这也是中国教师设计师登陆巴黎时装周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0.
小西 《中国纺织》2007,(1):152-152
前不久,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中国代表处传出消息.来自广州的品牌“例外”将代表中国参加明年的巴黎时装周,这是继北京“吉芬”品牌后第二个参加巴黎时装周的中国品牌。  相似文献   

11.
从去年的"米兰时装周中国时装品牌联合发布"开始,到今年9月中国设计师品牌"吉芬"的巴黎第三次发布会,吉芬、利郎、卡宾等中国服装品牌接踵踏进巴黎、米兰、纽约世界三大时装周进行发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服装品牌坚定进军国际舞台,正形成一股潮流,这也预示着中国服装品牌已经开始攀登那座  相似文献   

12.
谢锋,吉芬公司设计总监。1984年从杭州理工大学毕业,获得了纺织品设计本科文凭。1990年,从日本东京日本服装学院毕业,毕业后曾到法国Kenzo公司实习,此后在日本NICOLE公司工作十年,并师从日本著名设计师松田光泓。2000年,谢锋创建吉芬品牌,开始了他自行创业的里程。2006年10月吉芬品牌入选巴黎时装周,谢锋以“门”为主题在巴黎卢浮宫举办成衣发布会。法国时装工会主席Didier Grumbach说,吉芬是中国设计师进军国际时装界的一个标志,就像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设计师、80年代日本设计师走出国门一样,将会对中国设计师产生深远影响。今年2月25日,谢锋又在巴黎以“路”为主题做07、08秋冬发布。  相似文献   

13.
今年1月,来自福建的男装品牌利郎与设计师计文波共同走进了米兰男装周,成为第一个走进意大利米兰时装周的中国男装品牌,也让中国元素深深地感动了欧洲。  相似文献   

14.
谢锋和他的吉芬品牌去年10月1日作为首个中国设计师及品牌进入巴黎时装周的正式日程,以“门”为第一场发布会的主题,象征着敲开国际顶级时尚的大门,从此展开了与国际时尚进程同步的旅程。2007年2月25  相似文献   

15.
2016春季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将于1月24~28日举行.1月27日晚,受巴黎时装周惟一主办机构——法国高级时装公会的邀请,被誉为"中国高定第一人"的服装设计师郭培,将以法国高级时装公会客座会员的身份在巴黎美术学院进行专场发布. "真爱"30年,终获法国人回应 据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李当岐介绍,这是法国高级时装公会成立以来,首次正式邀请中国服装设计师在"巴黎高定周"进行专场发布.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这个世界纺织业的老虎,由于她的第一个设计师参加了巴黎时装周,这个星期天在国际时装界打开了一个切口,使得全世界关注。"法新社如此形容中国设计师谢锋给世界时尚界带来的轩然大波。还记得2006年10月,谢锋携吉芬在巴黎时装周上打开的那扇"门"么?还记得第二年3月,打开门后的那条属于行者的"路"么?还记得接下来那次时尚动感的"翔"和今年年初的那次精致唯美的"和"么?从第一次正式位列巴黎时装周至今,设计师谢锋的"JefenbyFrankie"已经是四次走上这个舞台了。在即将到来的10月,JefenbyFrankie将第五次登陆,这一次,"她"将带来怎样的惊艳呢?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四大时装周的压轴,巴黎有着独特的魅力,2012秋冬巴黎时装周也是中国娱乐圈女星参与热情最高的一次,霍思燕、姚晨、李小璐、张雨绮、Angelababy等一众女星悉数登场,巴黎街头虽然还有寒意,但是明星的明媚笑容还是让人提前体会到了时尚之都巴黎的盎然春意。  相似文献   

18.
杨度 《中国纺织》2010,(6):76-80
“中国的时装周环境真好,政府设立了专门的运营机构,还创建了这么好的秀场。”Sujal Shah如是说。 Sujal Shah在印度的JMG娱乐部门供职,是印度Lakme Fashion Week的运营总监。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的上海时装周世博特别呈现活动“亚洲时尚绽放”中,他组织了三位印度设计师前来走秀。Lakme Fashion Week,是印度第一大的化妆美容品牌LAKME和在时装周组织管理及设计师发布秀制作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IMG时尚部门共同组织建立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纺织》2010,(4):122-125
巴黎城市总结 女士2010年秋冬 全球的买家和编辑齐齐将目光射向巴黎——这座新季趋势的先锋城市。在最近的系列中,一些设计师们推出的作品使人联想起Dior著名的“新造型”,而另有一些设计师则从上世纪60年代摩登风格中汲取灵感。在上季推出的新极简主义在此次的2010秋冬系列发布会上依IEI大行其道。从巴黎时装周中发掘启发性的新元素。  相似文献   

20.
肖琳 《中国纺织》2009,(10):130-131
MOUSE JI,一个以设计师名字命名的品牌,第一个被世界时尚高端舞台——巴黎“老佛爷”百货公司(GALLERIES LAFAYETTE)邀请入店的中国设计师品牌;第一个被邀参展“世界精品品牌展”的中国设计师品牌;第一个由中国设计师创造的国际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