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轶男 《价值工程》2011,30(6):27-27
树状电加热流程技术在油田进行了应用,随着电伴热数状流程使用年限的延长,故障频次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进入冬季后,电加热管线出现问题后,线路断点确定不准,挖沟机挖不动,必须用人工挖坑,处理难度大,时间长,严重影响原油产量。本文主要对电加热流程运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对试验所取得的几点认识进行总结,为大庆外围油田推广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邢贺南 《科技与企业》2014,(10):195-195
工程想要节约投资,就要优化油田产能建设、让集油工艺的简化,所以萨北油田逐步采用了单管集油流程、环状集油流程,保证油田生产的稳定及效益,采取科学有效的集油流程显得尤为重要,油田在产能建设和老区改造中采用“两就近”、单管环状流程等简化集油工艺,降低投资及建设规模,也就增加了环状、树状、单管等集油流程的推广。本文通过对几种单井集油工艺在二级部站的最近两年时间里的运行情况以及中间遇到一些处理和未处理掉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贾海鹏 《科技与企业》2014,(13):148-148
塔木察格油田地处蒙古国东方省境内,分为19、21两个区块。截止到2013年底,油田建设联合站一座,转油注水站一座,注水实验站两座,投产油井375口,68口提捞井,注水井137口。集油系统采用单井拉油工艺,每个油井井场建设密闭多功能储油装置,储罐采用电加热保温,油井产液拉运到二连油田阿一联合站卸油点,经脱水后中转外输。配套建设生产基地一座、变电所一座、简易橇装生活水处理装置2套、通讯系统1套,满足油田生产和生活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结合自身特点,围绕企业核心流程,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推广“热代油、电代油”技术,推广应用空气及水源热泵技术,利用地热替代燃油、燃气、燃煤。实施各类节能措施,优化简化密闭工艺流程,三管伴热改为单管冷输,更新换代耗能加热炉,废弃泥浆泥饼不落地集中处理,实施油水井清洁作业,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统筹谋划推进天然气有序利用,增加管道气和LNG资源,推进城乡气化工程,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朝着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美丽油田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昊博 《河北企业》2023,(6):151-153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为了节能输送,降低生产成本,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饶阳采油作业区改变传统的三管伴热模式,采用单管环状掺水集油工艺。掺水集油工艺的应用带来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油井生产。针对洗井作业造成掺水环内油井回压高的问题,对作业洗井、蒸汽热洗、常规热洗三种形式对环内油井井口压力的影响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作业洗井对井口回压影响最大;对如何降低作业洗井对井口回压影响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探讨,确定采用降低环内掺水量、优化作业洗井的方式保障原油产量及生产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6.
集肤效应电伴热施工要保证集肤效应伴热管向工艺管道传热性能良好,工艺管道安全运行,防止电流流失要重视施工工艺方法。本文通过对集肤效应电伴热施工工艺方法研究,得出适当的伴热电缆穿线、伴热管焊接、伴热管与工艺管的焊接及防腐保温等方面的施工技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大庆第七采油厂第三油矿729队所属抽油机井由原来的掺水伴热双管流程,经过改造成为现在的集油环状单管流程的特点,具体介绍了改造前后抽油机井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出这次改造工程的应用效果,以及此项成果对729队日常管理水平的影响:通过此项工程的改造,更好地解决了全队节能降耗的老大难问题,提高了抽油机井的产油效率,降低了人工管理的难度,为下一步完善环状流程的技术问题,提高技术适应性和普及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杜博文 《价值工程》2015,(12):91-93
电伴热系统的保温原理是利用当交变电流经伴热电缆通过伴热管壁时,在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的作用下,电流不是均匀沿着管壁流动,而是集中在伴热管内表层通过,在管壁电阻的作用下,通过电流发热,经传导使模板温度升高,保温层粘贴于伴热电缆外侧以减少热量的散失,降低整个系统的电能消耗,有利于减少整套系统的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9.
电伴热技术,尤其是管道电伴热技术国外已发展相当成熟,而国内研究及应用相对滞后,在当今提倡环保、节能、经济效益条件下,电伴热技术显得更加重要,文章分析了电伴热产品特点,探讨了电伴热技术在锦纶聚合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电伴热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对仪表蒸汽伴热及电伴热方式进行了比较,论述了电伴热产品主要种类及应用范围,介绍了电伴热在山西焦化甲醇厂的应用情况,对电伴热在设计、应用及维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电伴热技术,尤其是管道电伴热技术国外已发展相当成熟,而国内研究及应用相对滞后,在当今提倡环保、节能、经济效益条件下,电伴热技术显得更加重要,文章分析了电伴热产品特点,探讨了电伴热技术在锦纶聚合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电修业务信息管理、电力图纸管理和电修地理信息管理,填补油田电修业务计算机管理的空白,在研究电修业务的基本需要的基础上,给出基于ASP和GIS技术的系统建设方案,现场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可以提高电修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为保障油田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胡萍 《价值工程》2014,(18):52-53
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潜油电泵采油技术也随之逐渐成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可满足于多种特殊油田的采集需求。现阶段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在油田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潜油电泵采油技术是保障油田生产效率的关键,对油田开发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出发,对其应用与管理作出了分析,并提出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在低孔低渗油田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4.
魏岗联合站担负着魏岗油田油气水处理任务,其中联合站工艺管线、油罐设备内保温、原油脱水加温、魏岗老区油井伴热,由站内蒸汽供应。年用蒸汽用量89760t,共计费用1135万元。原工艺流程中,各容器设备蒸汽进口流程靠人工调节阀门控制蒸汽量,蒸汽调节困难;易造成蒸汽系统紊乱,易于造成热量漏失浪费。在保障生产正常参数条件的前提下,通过改进工艺和科学管理,减少热量漏失,降低蒸汽用量。为了进一步合理利用蒸汽用量,文章进行了改善供热工艺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5.
潜油电泵采油技术在油田二次开发时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油田开发中后期的高含水油井,具有采油作业占地面积小、施工操作简单、排液量大、采油效率高等优点,在国内外油田都得到广泛应用。根据潜油电泵应用中的难题展开分析潜油电泵配备变频调速装置的必要性,介绍了变频调速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分析潜油电泵系统变频调速技术在油田应用的优点,此技术对提高油田采油质量和产量,减少现场维护费用,降低原油开采成本,节约能源以及提高油田综合经济效益,促进和推广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油田企业生产作业成本可以分成油气提升成本系统、驱油物注入成本系统、油气处理与集输作业成本系统、井下作业成本系统。油田企业作业成本管理,应根据各个成本系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成本管理措施,构建  相似文献   

17.
对于我国在数字化油田建设上的研究展开讨论,我国的油汽资源相对丰富,大部分的油田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随着油田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大批的产油井数量连续更新,油田开发的范围也逐年扩大化。传统的油田生产和操作在各项数据和图表,都是由工作人,人工抄表统计的,然后在整理储存打印,最后还要派专人送到油田生产指挥中心里面聚集起来处理。人力、物力大量的投入,成本也大大的耗费并且工作效率也不高。如今,对于数字化系统被应用于油田生产中、管理中以及建设中,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油田的生产效率、还有效的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的浪费,同时也为油田的管理效力提供了的极高的效益,为保障油田合理规划迅速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鉴于国内外各低渗透小油田的地质条件、储量、产能规模等存在较大差别,其地面工程不可能采用统一的流程模式。本文介绍了世界主要低渗透油田油气集输技术和方法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在选用具体工艺流程时应根据各油田情况,因地制宜,对各环节进行取舍和优化组合,并加以必要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试井是油田动态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油、气、水井进行测试和分析的总称。测试内容包括:产量、压力、温度、取样等,是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正确认识油藏、评价油藏、有效合理开发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利用和管理好试井数据在油田生产中是相当重要的。本文介绍了新疆油田试井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目标以及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重点阐述了系统的数据库及各功能模块具体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油田开采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在开发技术和输送方式等方面消耗的能源较大,使得油田开发的成本增加。因此,在油井开发过程中,采用不加热集油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能源消耗,从而控制开发成本。本文就油井不加热集油技术节能降耗效果展开讨论,分析不加热集油技术在油井开发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以及对该技术的节能降耗效果进行阐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