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企业的特殊交易事项,该类交易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中主要涉及换入资产计量基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确认、同时换入多项资产时成本总额的分配等问题。第一,计量基础决定会计处理方法。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否可靠计量,决定了换入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的计量基础适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及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企业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入账成本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认定时,整个资产交换金额应当包括交换资产的增值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入账成本的确定方法应当是,先确定换入资产的含税成本,然后再对存在增值税的换入资产,将其含税成本分为不合税成本及增值税进项税额。  相似文献   

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换出资产的终止确认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确认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以下简称准则)规定: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下简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定义及交换条件进行了明确规定,从中可以看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核算的主要问题是换入资产入账价格的确定。该准则第3条规定,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符合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两个条件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涉及到补价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即支付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收到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未同时满。足该准则第3条规定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人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如果涉及到补价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即支付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收到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根据上述规定,可总结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会计处理的步骤。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的税费一律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不影响换出资产应确认的损益。本文认为,此项规定过于简单,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税费应区分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发生的相关税费应如何处理有着不同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与换入资产相关的税费,应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与换出资产相关的税费,不应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而应计入当期损益。持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  相似文献   

7.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规定,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的税费一律计入换入资产的成本,不影响换出资产应确认的损益。本文认为,此项规定过于简单,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税费应区分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了涉及存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成本及交换损益计算有关增值税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确认换入资产成本之前,应首先确认和计量包含增值税额的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然后扣除可抵扣的增值税额从而求得换入资产的不合增值税额成本。在计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时,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都应是含税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往往涉及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运杂费等相关税费,对这些税费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对该规定的理解,关键在于对支付的相关税费的处理。目前,不同的教材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情况下,产生的相关税费的会计处理不尽相同,有的教材将换出资产应缴纳的营业税、消费税、运杂费计入到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有的则计人到换出资产的处置损益中,笔者拟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黄月眉 《财会月刊》2007,(18):89-90
本文揭示了新旧会计准则关于一般情况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的差异,说明了在不涉及补价、涉及补价及同时换入多项资产这三种条件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方法,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上的一系列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其应用指南规定:具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不管以何种基础计价,都不核算收到补价中所含的收益或损失,而是确认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直接计入损益。笔者认为,符合公允价值计量条件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中与换出资产有关的税费的会计处理没有遵循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揭示了新旧会计准则关于一般情况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的差异,说明了在不涉及补价、涉及补价及同时换入多项资产这三种条件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方法,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上的一系列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固定资产为例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债务重组的本质进行了探讨分析,指出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债务重组时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并对比了在两种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不同,相关税费确认的不同,且就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实现的交换损益以及债务重组中以非货币性资产抵债时的两种损益进行分析、确认和业务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在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明确指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范围,并再次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涉及内容较多(至少两个会计主体、涉及换入资产、换出资产),计量模式不同,会计处理比较复杂(资产增加、资产减少、交换损益确定等)。为了更好地理解新准则的实质,便于实务操作,本文拟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讨不等价交换时,非货币资产交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换入资产成本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计量问题,进而提出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以及对换出资产损益的确定需要运用不同的计量基础和判断标准。本文主要探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会计核算问题。  相似文献   

17.
黄清泉 《财会月刊》2007,(10):76-76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税费的处理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三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①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②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相似文献   

18.
彭悦 《财会月刊》2012,(16):5-6
本文指出不等价交换条件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核算中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以及收益的确认和计量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较为深入地分析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业务的本质相似性,最后基于债务重组原理提出了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与计量办法的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盈余管理视角下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且对于以换入资产计量时的确凿证据未做具体说明,从而为会计处理提供了盈余管理的空间。本文对涉及补价与不涉及补价时的单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应增设资产处置损益——非货币资产差价账户,以使会计处理结果更加合理,减少盈余管理空间。  相似文献   

20.
新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计价基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的确认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使得会计处理与税法处理呈现明显的差异。如何进行纳税调整是企业正确运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