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靠技术创新,国际市场抓升级,国内市场挖潜力,是纺织服装企业平稳度过"寒冬"的关键。作为中国针织名城,山东省即墨市拥有纺织服装企业1190余家。今年以来,即墨的纺织服装企业遇到了较大困难。"危"中有"机",即墨市当地政府和众多纺织服装企业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谋求突破。  相似文献   

2.
即墨市场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服装市场、小商品城为龙头,以26处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5000余家企业为支撑的现代化大市场集群,年交易额已达500余亿元。中国即墨国际商贸城计划用3~5年的时间,集中投入100亿元,新建8~10处现代化专业市场,全面建成总建筑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年交易额超过千亿元的精品商贸城。2012年12月29日,中国即墨国际商贸城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在青岛即墨市成功举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流通分会副会长钱晋、秘书长张海燕在即墨市副市长宋宗军,山东省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建国,青岛即墨市市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巩志良等相关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建设工地、服装市场等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4月6日,“第五代”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峰会在山东青岛即墨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中国服装协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指导,中纺联合(即墨)国际商贸城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传媒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4.
产业兴则市场兴,市场兴则产业旺。羊毛衫区域生产优势是濮院羊毛衫市场快速形成和发展的极为重要的依托,而市场的发展又极大地推动了羊毛衫产业的发展2000年3月开发建设的浙江濮院针织产业园区已被列入了浙江省级工业区,走出了一条"集聚度高、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链条紧密"的毛针织服装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5.
经过一年多的开发建设,由即墨市市场建设服务中心投资建设的山东省内目前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即墨市场网日前已正式投入运营。即墨市场网立足于以即墨服装市场为龙头的市场产业集群,计划用3年时间将服装市场、小商品城、布匹市场等专业骨干市场1万余家商户和企业纳入网上交易平台,打造鼠标加水泥(网上店铺加实体店铺)一对一的商务模式,形成不计时间、不计空间的网上即墨市场。  相似文献   

6.
即墨在城市发展中坚持全域统筹、产城一体、组团发展的理念,实施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特色精品城市建设“两大战略”,面向全域规划建设了蓝色硅谷核心区、国际贸易物流区、即墨古城、省级开发区创智新区、汽车产业新城等六大城市组团,汽车产业新城、市场商贸、现代物流、纺织服装致力于培育四个“千亿”产业集群,以现代产业培育特色城市。  相似文献   

7.
"2012中国(即墨)国际时装季"将于10月4~7日,在青岛即墨鳌山湾维景国际大酒店以及青岛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本届时装季由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青岛市人民政府、山东省纺织工业协会主办,山东省服装行业协会、即墨市人民政府、青岛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承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支持。届时,时装季将汇聚目前国内及国际上最先锋的时尚领军人物、最先进的企业领袖人物、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文化名人等众多嘉宾,  相似文献   

8.
2007年,河南省安阳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针织服装名城"称号,这是河南省第一个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安阳市以传统针织内衣加工为主,集纺织、漂染、印花、缝纫于一体。拥有柏庄工贸内衣城、豫北内衣城、华豫纺织工业园等6个规模较大服装工业园区,共有8000余家门面摊位,形成了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相配套的完善的供销链条,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内衣交易集散地。产品主要销往我国中西部及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9.
《中国纺织》2005,(7):138-138
纺织服装批发市场一直被喻为产业晴雨表,市场兴,产业旺;产业旺、市场兴.中国纺织业今天的繁荣兴旺,纺织服装批发市场功不可没.同时,纺织服装批发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对扩大消费、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和上海世贸商城联合主办的″2004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贸易与发展会议暨跨国采购大会″日前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组织了国内69个产业集群地区的政府、企业、行业组织代表共商行业发展大计;同时为国内最具发展潜力的纺织服装制造商提供商贸平台,让他们与全球数百家著名采购商在上海世贸商城进行面对面的直接交易。此次为期五天的大会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上海世贸之夜″晚会、″2004年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贸易与发展会议″和″纺织服装家族企业体制创新国际论坛″,来自国内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地的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针织行业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产品全面覆盖服装、装饰及产业用品等。随着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市场配置资源功能有效发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省市形成了独具特色、产业链配套的针织产业集群。回首2008年,针织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何?《纺织服装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林光兴秘书长。  相似文献   

12.
在今年举行的CHIC2004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上,虎门作为中国服装名城和重要的服装生产基地,以强大的阵容进京参展。″以纯″、″松鹰″、″灰鼠″等12家虎门服装企业、13个知名品牌一举拿下服博会黄金展馆120多个展位,总展位数占广东省展位的1/3。这是虎门镇第三次组团参加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也是自组团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为在暖暖阳春举办的CHIC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在本届服博会上,虎门服装兵团四面出击,除参展外,还举办″新形势、新商机、新对策、新形势下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方向与模式探讨″为主题的″以纯″杯服装产业发展战略高…  相似文献   

13.
作为提振商贸发展、扩大国际化贸易交流的重要活动,首届中国·即墨进口商品2015春季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即墨市场商贸提档升级。同时也为即墨全力推进特色精品城市建设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两大战略的实现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2005年首次“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评选活动中,芦淞服装市场以其绝对优势从全国数十个专业服装批发市场中脱颖而出,跻身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行列。这次评选活动历时三个月,北京、浙江、广东等20多个省市的数十家大型服装批发市场报名参加本次“十大”市场的角逐。据悉,参加评选的市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年成交额要达到10亿元以上,市场要达到一定的建筑面积,还要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和产品辐射面等。芦淞服装市场群在株洲市、芦淞区两级政府的领导的积极引导下,为个体经营呼提供了比较宽松的发展环境,有意识地进行市场…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国家大型针织服装企业青岛即发集团举行了首届职工(服装缝纫工)职业技能大赛,这标志着该市首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实际操作阶段正式拉开帷幕。即墨市总工会、即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  相似文献   

16.
谢青 《中国纺织》2005,(5):140-141
作为中国服装流通业中的一种重要模式,中国服装批发市场在流通过程中起着实现生产与销售分离、促进流通的重要功能.广东是服装大省,服装产业在全省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产业、先导产业、创汇产业、就业产业和致富产业的作用,这与广东纺织服装批发市场的蓬勃兴旺是分不开的.在新形势下,纺织服装批发市场应如何与区域产业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以促进产业创新升级,本文将就这一主题,以广东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记者王丽媛)日前,由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联合组织的2005年全国毛针织服装优质精品评审推荐活动在广东大朗揭晓。此次评审共推荐优质精品31个系列,优质产品41个系列。据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专家介绍,已连续举办四届的毛针织服装评审活动,一届比一届精彩,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毛针织服装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在产品开发、创新方面的长足进步。与往届相比,本届入选产品凸显5大特点。参评服装精梳类产品占71%,粗梳类产品占29%。使用原料的类别众多,除羊毛、兔毛、驼绒、棉、麻、丝等天然纤维外,还广泛应用了差别化纤维,特…  相似文献   

18.
常熟轻纺市场以中国服装城为核心,聚集了35个专业市场,2.5万多经营户,6万多经营人员。2006年市场经营额达300多亿元,位于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榜首。专业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的场所,是我国纺织产业提高竞争力,提升产业  相似文献   

19.
经过多年发展,开平市的纺织服装产业已形成化纤、无纺布和牛仔三大产业和产业集聚的特色。具有产业链条完整、发展后劲足、大企业多等特点。但是纺织工业发展同全国一样,面临着机遇,也充满着挑战。为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的持续发展,开平市委、市政府在仔细研究了开平纺织服装产业优势与不足后,提出了:″将纺织产业作为开平市第一产业发展,坚定不移的走创新之路,建设工业强市″的战略思想。在现有优势上引导创新开平目前拥有纺织服装企业449家,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282家,员工近3万人,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员的有19家。去年,全市化纤纺织工业…  相似文献   

20.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纷纷外移,中国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了大批日本企业。而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近期日本部分服装企业开始将毛衣等针织类服装生产从中国转向日本国内生产。针织服装企业回流国内日本著名服装公司ONWARD公司每年约在中国生产340万件产品,然后返销日本。目前,该公司将″23区″等高级女装品牌约14万件的生产转回国内。明年撤回量将增至34万件,相当于在华产量的10%。转回国内后,平均售价与在中国生产的售价相同。日本三阳商会、第一纺织等针织服装企业也表示引进新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