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使用1978~2011年中国和3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用于检验本地市场效应的扩展引力模型是否在1995年前后存在结构突变。结合进一步的分时期检验结果文章发现,1995年之后出口份额上升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大制成品行业,都发生了本地市场效应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关键转变;而在出口份额下降或者变化不大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和资源型制成品行业,本地市场效应的变动相对于要素禀赋优势的变动则显得无关紧要。本地市场效应在不同时期之间的变动解释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快速转变。文章还佐证了扩大内需政策的重要性。扩大内需不仅有利于我国国内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增长,而且可以通过本地市场效应扩大出口,促进出口贸易结构的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2.
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   总被引:40,自引:2,他引:38  
本文在对制成品按技术结构和要素密集度分类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贸易统计数据对1997年以来中国制成品的出口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做了经验分析。分别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不同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在世界市场和美国市场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对比,并对中国制成品的比较优势稳定性和成熟性做了检验;对制成品的贸易结构分析包括中国对世界和美国制成品出口结构分析,同时分析了中国不同技术含量制成品占美国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中国和其他国家不同类别的制成品占有美国市场份额的分布状况。最后,利用贸易结构变动指数和结构收益性指数从总体上测度了各类制成品的贸易结构变动及优化幅度。  相似文献   

3.
本地市场效应意味着一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对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利用两个模型对中国和印度工业制成品贸易中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了检验,并通过相应的比较分析认为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存在较为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而印度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并不显著。相比之下,中国更具有本地市场效应带来的贸易持续发展的动力。但是,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和国内市场的日益扩张,印度多类工业制成品也具备获得本地市场效应的潜力。对于中国而言,在传统比较优势日益减弱的趋势下,更应充分重视本地市场优势对出口贸易的决定性作用,这样才能保证获得出口贸易上的持续优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对1995~2007年我国与25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考察我国制造业整体以及26个分行业出口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整体以及26个分行业中的24个行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资本劳动比的提高对于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高于其对于轻工业的促进作用。对此,我国应扩大内需,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1994~2005年分行业经济统计数据和详细的贸易数据考察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国民经济行业两位数分类、HS两位数分类、SITC三位数分类三种分类标准,构建了微观产业层次的面板数据。经验检验表明,技术升级是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技术复杂度越高的行业,出口增长速度越快;出口增长中存在显著的本土市场效应,相对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能对中国出口增长提供更为合理的解释。此外,本文还检验了出口企业所有制结构、贸易方式、行业发展前景、行业盈利能力、国际贸易形势等因素对行业出口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数据分析,本文研究了1996~2008年山东省出口商品结构的演进及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并得出如下结论:在此期间,山东省整体出口贸易高速增长,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贸易发展方式获得转型;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增速高于初级产品,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速高于高新技术产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增速高于轻纺及其他一般制成品;贸易发展方式上则表现为一般贸易的出口高于加工贸易,呈现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2001~2010年我国出口贸易的21类产品数据,分析近十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地区及产品结构差异并得出有益的启示:一是我国出口产品结构正在优化,初级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逐年降低,而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上升。其中凝结较多资本与技术的机电产品的比重同样逐年上升。二是我国出口地区结构正在优化,出口市场扩大化,各地区所占出口份额有均化发展的趋势。三是发生贸易摩擦时寻求替代市场以保证贸易安全是可行的,不仅要与主要贸易国家维持稳定的贸易关系,同时要重视有潜力的市场的开拓与良好贸易伙伴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借鉴Lall(2000)及OECD(2008)的方法,利用1995~2006年三位数《标准国际贸易分类》数据,本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分布,并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1)从贸易统计上看,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技术结构已经由低技术制造业转向了高技术制造业。(2)与日本、美国和德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以汽车、化工和机械等中技术制成品出口为主不同,中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低技术制成品和高技术制成品,其中低技术制成品以纺织、皮革和鞋类为主,而高技术制成品则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产品为主。(3)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与发展中经济体更为相似,特别是向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不断趋同;与发达经济体的差异虽然较大,但正迅速向其趋同。由于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主要依靠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分布和贸易竞争力可能被夸大了。  相似文献   

9.
中日服务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Schumacher(2003)构建的引力模型基础上推导出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中日服务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发现本地市场效应促进了中国对日本的服务出口,以劳动力要素禀赋为传统的比较优势也促进了中国对日本的服务出口,但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对日本服务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于传统比较优势.中国对日本的10个服务行业中有6个行业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1个行业的本地市场效应不显著,3个行业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具体是运输服务、旅游服务、通讯服务、保险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版权及许可费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其他商业服务本地市场效应不显著,建筑服务、金融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不存在本地市场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1995~2010年的季度数据对我国加入WTO前后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协整检验显示,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与经济增长间均为正向相关;加入WTO之后,初级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为负相关,工业制成品出口与经济增长则为正相关。格兰杰因果检验则显示,在加入WTO前后,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与经济增长都互为因果。实证分析结果说明,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外贸环境日益改善,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这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出口总量的提高以及出口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