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0 毫秒
1.
胡成中 《经营者》2006,(3):110-110
“3年培养一个富翁,30年培养一个绅士”,这是西方的一句谚语。富人要在社会中获得与其财富相称的地位和尊重,必须加强道德修养和奉献精神,与公众一起建立与时代发展同步、积极健康的现代财富观。  相似文献   

2.
构建全面的保障型社会是大势所趋,而消除对社会福利的种种误解则是实现这一切的前提。福利社会的本质不是富人养穷人,也不是公民让国家养着,而仍然是自己养自己,在福利社会,国家的作用只不过是为公民能够更好地养自己作出了一个科学系统的规划而已。流传最广的一个误解就是"福利社会是富人养穷人",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福利社会仍然是自己养自己,而不是富人养穷人。  相似文献   

3.
紧紧抓住时代,你就可以成为一个有无限创造力的艺术家CE:经过了那次麻烦,你对企业订制作品会排斥吗?徐冰:资本已经属于社会现实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你如果是一个关注社会、表达社会和进入社会进程的一个艺术家,你不能够无视这个部分。你排斥了就说明你回避这个社会,回避这个现实,但其实这些是很有可探讨性的。CE:如果香港那个家族接受了你的作品,《凤凰》是不是也就不会演变成一桩文化事件?  相似文献   

4.
暮鼓晨钟     
澄心 《人力资源》2013,(9):94-95
快乐在于心态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在海滩上相遇了。富人问穷人:"你在这儿干什么?"穷人高兴地答道:"晒太阳!""你这么穷还晒太阳,怪不得富不起来。天气这么好,你应该出去干活!等挣够了钱,再回来好好享受海边的阳光吧!"富人一边挖苦一边劝说道。"可是先生,我现在晒着温暖的阳光,已经感到很幸福了,为什么非要等到有钱以后再享受呢?"穷人反问道。富人愣住了,不知如何回  相似文献   

5.
剑夫 《经营者》2004,(9):66-67
<正> 上榜富人最近又成了媒体的焦点,就像富人经常抛头露面那样。作为社会名人和经济新锐,这不是问题。但,这一次显然不同。上一次,在看到50位福布斯榜上富豪只有4人上了纳税榜时,人们率先的反应是福布斯排行榜的准确性。不客气地说:你一个外人,能对中国富豪了解多少?有人号称”亿万富婆”,虽然被债主追得四下乱蹿;也有人标榜简朴,可家里移居海外的“孤儿寡母”,则香车豪宅,据说美国人看了,目瞪口呆,直怀疑自己哪个器官出了毛病。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中国当前的富人广义上属于先富起来的一个群体。他们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财富的不断增加,其社会影响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在强化。然而中国先富群体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其现状却不容乐观,其中一部分人社会意识淡薄,存在见利忘义、贪图享受、为富不仁和乍富心态,对公共事务避而远之,对我国的社会安定及和谐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从分析先富群体的发生、发展和现状出发,着力探讨富人群体素质的提升,以期在履行其社会责任、提高国民素质中起到重要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理人书架     
你为什么是穷人作者古古 著出版社漓江出版社内容简介:这本书,你只要看一页,就不会再停止,它是一把穷人的开心锁,一面富人的反思镜。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你是女人还是男人,只要你还在为挣钱操劳,那么读此书将会给你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冲击。文章节选:富人靠资本生钱,穷人靠知本致富。以知识作为资本,赤手空拳打天下,可能是现代穷人们最后也是最辉煌的梦想。确实有很多人成功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向来嫌贫爱富的金钱似乎也显示出公正的一面。但是只要眼睛再睁大一点就可以发现,知本的发达,其实还是得靠…  相似文献   

8.
"赎尸诡论"中的定价难题 邓析是春秋末期的郑国大夫,《吕氏春秋》中记载了邓析的一个故事,说有一次洧河发大水,把郑国的一个富人淹死了,有人打捞起富人的尸体,富人的儿子去赎买尸体,打捞尸体的人要了一个很高的价码.那个富人的儿子知道自己被敲了竹杠,就找到邓析出主意.邓析对富人的儿子说:"你急什么呀?除了你,没有第二个人会向他买你老爸的尸体."富人的儿子一听有道理,就不再着急买,一连几天拖着,耐心等待对方降价.打捞尸体的人等不来富人的儿子,着急起来,也去请邓析出主意.邓析又对他说:"你着什么急?除了你,没有第二个人有他老爸的尸体."于是打捞尸体的人也耐心等着富人的儿子来加价购买.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赎尸诡论".  相似文献   

9.
阮绛 《上海房地》2012,(9):62-62
有一个段子经常被人提及,以此倡导人们对金钱的积极态度:富人问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流浪汉:"这么好的天气,你为什么不出海打鱼?"流浪汉不解地问:"打鱼干嘛呢?"富人说:"挣钱呀。"流浪汉问:"挣钱干嘛呢?"富人道:"挣来的钱你可以买许多东西呀。"流浪汉又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家》2009,(5):110-110
当真正产生了富人阶层,富人的“富”而不是负数的“负”,商业社会也许能回归正常  相似文献   

11.
有个富人和穷人的故事是这样的:那富人很富,每天回家下车时,都见一个穷已至极的要饭人,守在路边。那富人开始理也不理,邻人都说这富人心不慈善。富人说我这样恰是慈善,他站在这要饭越是要得着,越不想去致富,因为他还活得下去,富招儿都是被穷逼出来的。邻人摇头,说富人站着说话不腰疼,穷人没路,有了路自会去谋生。富人说咱试试看。第二天富人下车,走到要饭的跟前,给他三张大票,说:我最初就是300元钱做小买卖起家,你自己去谋生,干点什么吧,别在这要了。那穷人见钱眼开,满口应诺,从此半月没见,邻人正以为富人这钱给对了时,那穷人把钱花完又回来…  相似文献   

12.
我听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富人,天天都看见一个穷已至极的要饭者守在路边,但他理也不理.邻人都说这富人不慈善,缺乏怜悯之心.富人却说,我这恰是慈善.他身强力壮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就要饭,他越是要得着,就越不想去劳动.邻人摇头说,富人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要是有了路自然会去谋生.富人说,如若不信咱试试看.第二天他给了那个要饭的三百元钱,并对他说:"我最初就是三百元钱做小生意起家,走上致富之路的,现在同样给你这么多钱,你趁着年轻去干点什么吧,以后别乞讨了."那要饭的满口应诺,此后半个月再没见他的身影,邻人都以为富人这钱给对了.谁知不久,那要饭的把钱花完又回来了,依然向路人伸出乞讨之手.  相似文献   

13.
有社会理想的企业家如果深刻体悟到了公平对于社会、企业和个人职业生命的根本价值,他们随后也就会把企业经营当作公平正义的事业而投身其中。前几年,百龙集团总裁孙寅贵先生写了一本自揭疮疤的书,叫做《公平定律》。在这本书中,他以自己在"天堂"和"地狱"之间徘徊二十年经营企业的切身经历现身说法,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向企业家呼唤公平。他写道:"很多富人之所以成为富人,无  相似文献   

14.
林力 《企业文化》2002,(2):38-39
温故知新。这是一个百万富翁如雨后春笋一般生长的时代,有关人士指出,富裕了是好事,但是做富人要谨防走入歧途,否则早晚要出事。  相似文献   

15.
佚名 《乡镇论坛》2009,(33):12-12
1960年,美国因贫富悬殊,产生许多社会矛盾。穷人不但仇恨富人,还对政府有抵触情绪。为缓和社会矛盾,美国政府想了许多方法。比如,给富人增税,给穷人增加福利;提高汽车、豪宅等奢侈品的售价:在穷人密集地设廉价超市等。但是,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6.
潘石屹传教     
雷晓宇 《中国企业家》2009,350(21):108-112
《隐言经》里说,富人要有信仰是很难的。要向富人传教也是很难的。不过你有时候还是会被圣言击倒  相似文献   

17.
王石 《中国企业家》2010,(21):122-123
天大的好事引来天大的误会?八问 第1问:高谈慈善很重要,但对中国是否尚早? 中国富人自然要贡献于中国社会,但他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仍是壮大企业,发展经济,为社会提供产品和就业机会。要让中国富人仿效比尔·盖茨"千金散尽",不免有些操之过急,弄不好,就成了捐献私财的"拔苗助长"。  相似文献   

18.
《经营者》2007,(22)
<正>我的好友老徐在自己博客上发了这些文字,真的很有快乐指数,感觉老徐太有才了。文字如下:总裁总是在裁人,老板老是板着脸,总监总在监视人,经理经常没道理,秘书让领导秘密舒服。我知道,你还是要当官。因为当官能成为"富人"!耕种土地的是穷人,买卖土地的是富人;喝酒看度数的是穷人,喝酒看牌子的是富人;写书的是穷人,盗版的是富人;吃家禽的是穷人,吃野兽的是富人;女人给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房子卖给了富人?这其实是一个伪问题。不是因为房价太高,只有富人能买得起,所以房子都卖给了富人;恰好相反,正是因为大部分房子被富人买走,所以房价才高。所以,现在的情况是,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富人不仅买得起大房子,还能购房投资。但是富人为什么要买那么多房子?这背后有另外一个问题:不买房子,他们买什么?世界上大多数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贫富差距拉大的同时,一般都意味着劳动的竞争激烈程度高于资本竞争、资本回报高于劳动者回报。这对房产投资存在抑制作用,因为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越高,投资房地产的代价就越大、相对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振耀 《经营者》2013,(1):120-121
企业尽社会责任,和商业结合的通道在中国没有结合起来,可能潜意识的任务还是广告、公关,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中国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现在是三个趋势很明显。第一个趋势,企业社会责任时代来了。在西方的比尔·盖茨、巴菲特,包括洛克菲勒家族,他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时代可以归结为"慈善资本主义"。这个时代,就是你可以做资本三义,但是,你不做慈善,企业已经很难生存。另外一个依据,中国到了人均GD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