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自然与社会问题愈加严峻,诸如禽流感、雅安地震、新疆暴乱等。各种突发事件考验着人类的生存,也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当今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眭源 《经济研究导刊》2014,(14):267-268,275
突发事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突然发生,危及公众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乃至影响到国家利益和全球稳定,需要政府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加以处理的公共事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改革应对突发事件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式,是提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政府公共管理水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暴力恐怖事件作为社会安全类之一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其发生越来越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基于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以非常规突发事件为视角,通过案例分析——3·0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提出加强监控和预测能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多元化网络治理模式三点思考,完善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对策即公共危机决策机制、健全反恐应急机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强化地区间协调与沟通机制、加强城市反恐建设以及提高公民反恐能力,以期达到健全应急管理机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农户对应急管理过程中的认知度与满意度越高,越有利于政府政策的推行和持续发展。基于这一研究的结论,该文首先对相关的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地回顾分析,构建了基于农户期望的政府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的分析模型;后据模型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性建议,以期政府部门未来的应急管理过程中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户满意度,从而提高政府的应急管理绩效,促进政策的推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各类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损失。在突发事件,尤其是公共危机应对中,政府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但近年来政府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各种问题来看,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的广泛参与。而这种社会力量和资源的调用主要是通过非政府组织实施的。  相似文献   

6.
现代工程建设项目面对高度不确定的内外环境,项目应急管理对于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愈发显得重要.文章通过对突发事件的描述和应急管理的动态循环过程的分析,初步提出了项目应急管理系统方案,为项目应急管理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同时也为项目应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8,(1)
海洋环境应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参与主体众多、互动频繁,这一特点涉及到管理行为的有效协调问题。我国政府应急管理以分类、分级、属地化管理为主要原则,由于资源分布、管理专业化等原因,使得海洋环境应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部门割据、协调困难等情况。基于对海洋溢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现状分析,在总结近年来中国在该系统的协调机构、资源分布、资源补偿已有做法及相关问题基础上,提出对该系统进行进一步优化的措施:流程优化、建立资源信息系统、完善资源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马棉 《经济研究导刊》2011,(23):214-215
2011年3月12日的福岛地震引发的核泄漏灾害启示我们,必须按照现代国家的基本要求,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针对未来社会的各种传统与非传统风险和危机,建立健全我国的突发事件预警应急管理体系。近些年来,突发事件呈现出的区域性特征,警示我们必须重视区域预警应急联动体系的建立和健全。  相似文献   

9.
邵云飞  杜欣  周敏 《技术经济》2010,29(10):94-98
本文从应急管理体系全系统的视角,对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运行机理和运行过程进行创新设计,并结合具体案例,从全系统的视角对企业应急管理体系进行创新设计。全系统的应急管理体系研究不仅有益于企业应急管理理论研究范围的拓展,更有助于企业从宏观层面构建完备的应急管理体系,并通过各子系统的协调配合使应急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将危机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从而提升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煤矿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是为帮助煤矿企业发现自身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和改进。文章通过研究熵权模糊综合评价在煤矿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从人员管理、装备管理、技术管理、环境管理和制度管理五个方面对煤矿应急管理能力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构建了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针对实例进行分析,有利于煤矿企业构建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李娜 《经济师》2012,(5):100+102
如何对高校突发事件做出科学和有效的反应,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实际问题、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文章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高校突发事件作为研究背景和逻辑起点,介绍高校突发事件的本质、特点和原因,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事件中应急管理的作用和功能。最后,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前预防,在事件发生中的应对策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事件发生后的整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珩 《经济师》2007,(1):12-13
世界各主要国家长期以来已逐渐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其模式可归结为美国模式、俄罗斯模式、日本模式,我国的预警应急管理体系也在建立健全之中。但进入21世纪以来,突发事件呈现出新的特征,要求世界各国重视区域预警应急联动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荒山绿化投资绩效评价是加快荒山绿化进程,提高荒山绿化质量,避免政府盲目投资、效率低下和“豆腐渣”工程等问题的现实需求.本文根据荒山绿化投资绩效理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即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评价指数,并对评价指数进行分级形成荒山绿化投资评价标准,从而建立起荒山绿化投资绩效评价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新疆雅玛里克山绿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公共项目投资绩效评价理论,对开展荒山绿化投资绩效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杨成 《技术经济》2011,30(10):120-125
在比较和分析现有的组织绩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依据平衡计分卡,结合文献资料、预试和访谈资料,初步遴选出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指标;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构建了包括4个主成分因子的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评价体系对4家非营利组织的绩效进行模糊评价。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多数非营利组织的绩效水平偏低,以顾客为导向、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应成为改善非营利组织绩效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治理的实践背景,以数字化赋能理论为分析视角,从结构赋能、资源赋能和心理赋能3个层面提出数字化赋能应急管理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共同治理”和“元治理”理念,对数字化赋能情境下突发公共事件合作治理系统目标、构成主体和运作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结合案例探讨公民参与、数字化赋能如何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对我国新时期应急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金菊 《经济研究导刊》2009,(20):203-204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政府为了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所进行的信息收集与分析、问题决策与预防、预案制定与实施、应急处置与协调的政府管理行为。在此方面,美国具有完备的组织机构,重视日常管理;日本具有完善的应急法律法规体系,同时特别重视灾害防范的研究工作。两国的这些有益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油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首要工作——预案培训展开有效性分析,明确了应急知识培训持久开展的针对性、时效性、经常性;阐述了要搞好油田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及员工健康方面的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有效培训,需要构建与运行"三定"培训管理网络,需要健全与实行"三分"培训管理机制,需要探索与推行"三更"及时培训方法的三种观点。得出的结论是:通过各类、各种应急知识有效培训方式的创新,可以使油田岗位相关人员时刻掌握和熟练运用应急预案,提高突发事件的控制处理能力,对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和员工健康管理创新具有指导性与引导性。  相似文献   

18.
将灰色系统理论运用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绩效的评价之中,依据层次分析法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对南京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绩效进行灰色评价,结果显示,灰色系统理论在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的评价中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MIS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的安全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问题,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构建了评价MIS安全性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最后得到安全级别,为企业优化系统、更好地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层次分析法与三角模糊数结合建立相关模型,并通过实例分析,对资源开采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做出科学合理评价。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它对资源型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