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8 毫秒
1.
张喜春 《科学决策》2007,(12):29-30
由于价格战等因素,促使中国企业出现了多元化倾向。但多元化所需要的条件,很多中国企业并不具备,所以很多走多元化道路的中国企业最终归于失败。重点打造核心竞争力,专一化经营才是中国企业成长的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经营的多元化与单一化问题,理论界争论比较多。一个普遍性的看法是:多元化经营是柄双刃剑,是馅饼也是陷阱。我们的看法是:对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来说,多元化不仅是必要而且可行。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多元化的动因,探讨了多元化失败的原因,并对中国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创造了可快速成长的空间,很多企业迈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人员从几十人变成了上千人;销售规模从百万元到上亿元;产品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市场由区域化扩展到全国乃至全球化;此时的企业就像一个被快速牵引的车轮,在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下不停地向前滚动。又像一只帆船,在发展的惯性下水涨船高。  相似文献   

4.
多元化经营源于70年代的美国,80年代波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并迅速在我国形成了多元化经营浪潮。时下,我国企业多元化经营势头方兴未艾,海尔集团开发数字彩电,春兰集团进军摩托车、冰箱、微电子、汽车等行业,TCL涉足录像机、音响、寻呼机、VCD等领域……多元化经营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是当今中外企业发展和扩张的主导战略。我国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实施还处于低级阶级,深入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观点多元化经营战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经营两个以上行业的经营战略。多元化经营又称多角化经营…  相似文献   

5.
大型企业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为了企业的进一步成长,必须在积极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实施相关多元化经营。通过技术相关多元化、生产相关多元化、市场相关多元化,把战略协同转化为竞争优势。把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市场发展融为一体,并以此为主线,发展多元经营,中国的大型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6.
魏小斐 《魅力中国》2011,(18):393-393
在谈论企业多元化会给企业自身带来更大的优势之前,我们必须先理解何为企业多元化。企业多元化是指一个企业在核心业务范围之外,跨范围,在多个领域内发展业务,即同时经营两个或两个以上业务。例如,GE通用电器,它除了生产GE品牌的电器,还提供金融服务,并拥有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新闻网络等等。现今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致力于多元化的改革,尤其是大型企业,多元化发展已成为企业扩大的方法之一。那企业多元化到底可以为企业带来哪些利益昵?  相似文献   

7.
本文全面细致分析了中国企业出口多元化水平,并从要素价格扭曲的角度研究中国企业出口多元化水平的决定因素。结论:中国企业多元化水平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持续出口的企业;本土企业多元化水平高于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多元化水平最高;47%-50%的企业仅出口1-3种产品,48%-57%的企业仅对1-3个贸易伙伴出口,56%-62%的企业贸易关系系数小于10,这说明中国企业多元化水平还有较大上升空间。要素价格扭曲总体上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多元化水平,特别是产品多样化水平,这一促进作用对新出口企业、私营企业、大规模企业、政府补贴企业作用更为显著。因此,从多元化角度看,要素价格扭曲在短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政府补贴、企业规模扩大是发挥这一积极意义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多元化经营战略是企业可采取的经营战略之一,被国内外众多企业所采用,但是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却需要一定的条件,同时要遵循相应的规律,否则企业将陷人多元化经营陷阱。通过对“巨人集团”多元化经营失败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现代企业是企业家的企业,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律是由企业家制定的,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企业家往往偏好多元化经营,但是企业家能力又是有限的,各种内在与外在的企业家行为约束监督机制不健全,使得企业家行为的独断和盲目,这才是导致多元化经营陷阱的根本原因。对于一个企业讲,在目前其它条件即定的条件下,废除“人治”,走现代企业之路,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架构,从而实现现代化的企业决策机制才是解决多元化经营陷阱这一问题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Melitz(2003)模型,文章将知识产权保护引入企业生产成本函数,并考虑内生化的企业出口技术含量选择进行拓展,揭示出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影响及内在机制。使用省级知识产权实际保护强度与企业层面相匹配的数据,文章研究表明: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对于一般贸易企业、私营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更大。渠道检验证实,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激励企业提高出口技术含量,促进了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区分出口市场来看,加强省级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拓展北方国家市场多元化的促进作用比南方国家更大。据此,文章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中国企业分散出口市场目的地,提升了企业应对外部经贸环境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刘湘 《湖南经济》2000,(3):49-49
纵览中外企业兼并案例,可以看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失败多于成功。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主业,盲目扩张。因此,我认为企业兼并一定要以强化主业为立足点。这就是,企业兼并时选择目标企业及兼并后资产的整合,都要围绕主业而展开,为强化主业服务,不要把不相关的企业经营活动联在一起。从理论规范的角度分析,不相关的多元化使兼并企业在原有行业的地位和优势迅速下降,而新进入的行业却又难以找到立足之地,资源的分散使自己顾此失彼,处处被动挨打;不相关多元化经营从表面看分散了经营风险,但是由此付出的代价…  相似文献   

11.
王平 《中国经贸》2012,(2):152-152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兼并、重组以及相应的资本流动许多企业进入了多元化、国际化经营时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企业面临的经营、财务、管理风险也不断增大。企业开始注重内部的管理,也更加注重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作用,国内很多企业也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对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通过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来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陈方 《浙江工商》2006,(5):16-18
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由于中国没有形成稳定的职业经理人群体,中国企业的管理还处在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阶段,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更多存在诸多的问题,很多有识之士已经从各个侧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和指导,本文对民营企业核心经营管理问题做一些肤浅的阐释,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从核心能力角度看企业多元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亚斌  陈浩  王立 《特区经济》2005,(8):195-196
世界著名的大企业几乎都是经过多元化扩张才发展成企业巨人的,并且企业的历史越长,经营规模越庞大,所涉足的领域就越广泛。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站在多元化的十字路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放弃以前的单一化战略,投向多元化的怀抱。这份名单包括:海尔、TCL、美  相似文献   

14.
论企业多元化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梅娟 《山东经济》2005,21(3):69-71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应正确地认识多元化经营与核心竞争力两种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多元化经营应以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为基础,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扩展须依靠多元化经营,两者并无矛盾之处,应将其统一起来,加以整合,发展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多元化经营,不断保持并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与大多数研究融资约束与出口贸易的文章不同,本文从进口多元化视角入手,分析融资约束对企业进口贸易行为的影响。论文首先呈现了中国企业进口多元化的典型事实,然后分析融资约束对企业进口多元化水平的影响。结论发现:整体上,中国企业平均从4个贸易伙伴进口20种产品,企均进口贸易关系为28个,但中国企业整体进口多元化水平下降;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看,国有企业进口多元化水平最高,外资企业次之,私营企业最低,但国有企业呈下降趋势,外资和私营企业呈上升趋势,因此不同所有制企业进口多元化水平趋同;进一步计量分析发现,融资约束是限制中国进口多元化水平的重要因素,而且这一限制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进口产品数量来实现,并且对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限制作用更加明显。从政策层面看,为了实现贸易均衡,发挥进口生产率促进作用,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特别是私营企业的融资约束是可选之策。  相似文献   

16.
姜曦 《天津经济》2005,(3):54-55
中国的物资流通企业历经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历史性阶段。具有经营领域广泛、资本需求量大、经营业态和经营模式多元化,易受政策因素影响等特点。普遍存在着“先天不足”,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少、基础设施差、企业管理缺乏标准化、规范化等问题。在全面放开服务贸易业,国外大型物资企业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的新形势下,中国物资企业面临的不仅是价格竞争、服务竞争,更多的是企业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的较量。  相似文献   

17.
张良 《民营视界》2006,(1):44-46
中国很多企业,奋战多年赢得了市场霸主地位。功成名就之时,企业却因管理不善,举步维艰,此时品牌的优势地位,危如累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峦  叶红 《北方经济》2002,(12):36-38
一、多元化与单一化战略的平衡 在全球经济发展中,企业发展一直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即走多元化道路还是走单一化道路。在企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中国企业面对目前变局,如何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即:是实施多元化战略,还是实施单一化战略?是我国许多企业面临的一种两难选择。 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可以避免行业内的价格战带来的不利影响。行业内非理性的价格战会使整个行业  相似文献   

19.
从比重上看,日本的多元化企业比欧美多得多,而十分耐人寻味的是,无论是日本的还是欧美的大企业,长寿者往往是多元化企业  相似文献   

20.
王晓慧 《新财经》2008,(4):64-65
通用电气(GE)是众多中国企业崇拜的偶像,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服务性公司。如今,通用在中国的业务开展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