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7,(25):75-79
随着轨道交通运输方式的兴起和发展,尤其是高铁的建成与运行,对客流量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分流,使得广东公路客运流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其盈利能力也在不断缩减。本文就轨道交通发展对广东公路客运的影响进行分析,对客运流量、客运线路以及客运需求的影响详细阐述后,针对性提出了公路客运应对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轨道交通对公路客运的冲击与影响。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非常重要的一个公共交通工具,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为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城市轨道交通包含了轻轨、地铁以及悬浮列车3种,目前城市中常见有轻轨以及地铁。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中一种,保障运营的安全性是运输组织管理工作的重点,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管理面临成本投入庞大、运行体系不完善、运输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以及设计缺乏科学性四个方面的问题,为了确保轨道交通运输管理工作高效开展,需要从完善政府领导机制、丰富资金获取途径、依照实际状况设立应急处理管理体系、构建相互独立的轨道交通线路输送网络3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要求实行"五个统筹"重大决定中,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新时期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决策。2008年国务院改革了交通行政管理体制,道路旅客运输与城市公交统归交通运输部门管理,突破了城乡交通一体化管理体制上的障碍,在这个大背景下,农村客运与城市客运二元分割的客运市场如何发展、怎样管理,已成为道路运输业内关注的焦点,也是摆在各级行业管理部门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目的是让道路运输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惠及城乡,让城乡居民共同享受安全、经济、便捷、高效的客运服务,现国家实施大部制改革,为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城乡客运提出了新的要求。城乡客运一体化,是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文章致力于研究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发展状况,分析并认清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思路,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推进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目的是让道路运输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惠及城乡,让城乡居民共同享受安全、经济、便捷、高效的客运服务,现国家实施大部制改革,为城乡公交客运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城乡客运提出了新的要求。城乡客运一体化,是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文章致力于研究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发展状况,分析并认清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思路,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首先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内涵,并且从换乘衔接和票务服务两个方面来建设一体化客运服务,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缩短旅客出行时间,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7.
首先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内涵,并且从换乘衔接和票务服务两个方面来建设一体化客运服务,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缩短旅客出行时间,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轨道交通运输在城市配送系统中的应用关键之一是轨道交通客货混合运输的协同管理,并对轨道交通客货混合运输的时间协同和数量协同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过程中,随着高速铁路事业的大发展,对高速公路客运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如何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客运的比较优势,推动高速公路客运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需要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对高速客运企业面临的环境、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挑战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从上海市交通局获悉:上海、江苏、浙江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日前联合在上海召开2012年度长三角道路运输一体化联席会议,明确3地今年将就毗邻地区长途客运公交化,创建长三角省际道路客运品牌班线,巩固长三角交通执法联动联勤机制、推进道路运输管理信息共享等方面开展更紧密的合作,以进一步推进长三角道路客运以及货运物流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出租汽车是城市客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常规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出租汽车作为城市交通的一种方式,以其灵活、便利、安全等特性受到越来越多出行者的青睐,并由此促进了出租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给城市客运交通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出租车客运行业在城市道路运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城市人口必不可少的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多层次轨道交通迎来发展新形势,为加快合肥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文章在分析了以德国、日本、美国为代表的交通运输强国及珠三角等先发城市的发展经验基础上,总结了合肥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规划引领、科学预留通道、充分开展综合开发、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建立一体化运营机制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主枢纽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阐述了主枢纽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研究的意义和现状,以系统的观点提出了主枢纽城市物流配送体系的构建原理,文章重点阐述了主枢纽城市如何构建城市物流配送体系这一问题,分别从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高效物流信息系统的构建以及城市物流配送节点的构建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4.
道路客运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日常出行的基础保障,为国民生产提供广泛服务,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道路客运市场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人们更注重出行的高效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人民享受到了真正的实惠。面对我国道路客运市场存在的"多、小、散、弱"等问题,实现道路客运网络化运营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道路客运网络化运营指的是各道路运输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核心竞争为基础,信息网络为依托,通过紧密合作,以获得竞争优势为目的的企业经营管理形态。通过对国内外客运业的发展情况调查得出结论,道路客运网络化运营对缓解我国交通运输压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综合运输大发展等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空间布局与结构急剧调整,居民活动日益频繁,城市交通需求快速增长,进而产生诸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为缓解城市交通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多的大城市把建立以大容量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为骨干,地面常规多类型公共交通为网络,分区私人交通方式(包括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和私人小汽车)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立体化的客运交通网络,并充分实现各类交通方式之间有机衔接换乘的城市综合客运交通体系作为其交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城市空间仿真系统(UrbanSim)为构建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空间一体化模型提供了基础平台。以写字楼市场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选址和写字楼开发选址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写字楼市场供给(开发选址)与需求(企业选址)一体化模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了北京市写字楼开发/价格、企业选址及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空间数据库,并在UrbanSim平台上利用这些空间微观数据对写字楼市场一体化模型进行了标定。利用已标定的一体化模型,论文进行了城市政策效果和城市发展的情景模拟,包括轨道交通建设对企业选址和开发选址的影响,以及北京市两个重要的商务办公区(商务中心区和金融街)功能区扩张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城市空间仿真系统(UrbanSim)为构建城市土地利用和交通空间一体化模型提供了基础平台.以写字楼市场为研究对象,基于企业选址和写字楼开发选址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写字楼市场供给(开发选址)与需求(企业选址)一体化模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了北京市写字楼开发/价格、企业选址及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空间数据库,并在UrbanSim平台上利用这些空间微观数据对写字楼市场一体化模型进行了标定.利用已标定的一体化模型,论文进行了城市政策效果和城市发展的情景模拟,包括轨道交通建设对企业选址和开发选址的影响,以及北京市两个重要的商务办公区(商务中心区和金融街)功能区扩张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是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虽用于客运,但可以与原有轨道实行客货分线运输,从而大幅度增加铁路货物运量——2005年7月4日,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在京津两市交界、京津塘高速公路廊坊出口6公里处开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天津市委书记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20,(4):209-210
轨道交通建筑公共空间一体化是打造"智慧城市"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市的交通所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轨道交通建筑一体化公共空间设计分析。通过公共空间换乘规划、公共空间商业规划两个个方面对轨道交通建筑的公共空间进行一体化整合,致力于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的协同发展是构建绿色、高效、宜居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选择。以北京的规划实践为例,探讨在详细规划体系中如何落实TOD发展理念,实现对轨道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内容的有效管控、引导。首先,对北京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衔接、互动不足的问题症结进行剖析。进而提出在新的详细规划体系特别是街区控规中强化对于TOD发展的管控与引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基本思路在于将TOD规划内嵌整合到详细规划编制过程当中,通过建立市域TOD发展指引、站点分级管控、一体化区域规划引导、TOD控制性要素指标体系的技术框架,实现TOD规划与详细规划的一体编制、一体输出、一体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