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农”问题关键是农民问题。现阶段,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民及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农业生产效率没有明显提高,农村经济、化、基础设施等十分落后。“三农”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李滨 《农业经济》2005,(7):11-11
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就业同题又是来自城市化滞后。这就必须突破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探讨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新途径。即不仅要在农业、农村、农民内部做文章,而且要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农业、农村、农民外部做文章。这就不难理解,十六大报告因何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指导方针,以及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3.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村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基础是生产力低水平上分散的一家一户半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即半自然经济。建立在半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市场制度的需求同计划制度安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不能靠别的什么制度安排,只有靠市场化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经历了从逐年大幅度增长到近几年徘徊不前的过程.曾几何时,当"卖难"、"买难"、"过剩"的呼声还在困扰人们之际,粮食短缺问题就已经悄悄地来临了.这一段时间不算很长,但又曲折反复的粮食发展史,伴随着经济体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如何解决进一步发展农业的资金问题,现在已成为能不能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问题。国家财政对农业增加投入是有限度的,不可能有更多的增加;信贷资金虽是支援发展农业的重要资金力量,但它只占农业资金总投入的30%左右,是重要力量,但不是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改革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经历的曲折反复的过程说明,要发展粮食生产,必须尊重和遵循价值规律。当前我国粮食问题依然是个价格问题。其表现在5个方面:计划收购价太低,计划销售价更低,由此而导致计划调拨价偏低和购销价格长期倒挂,粮食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剪刀差扩大,粮食与其它农作物的比价不合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在改革中没有真正把粮食当作商品,因此,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粮食商品化。  相似文献   

7.
生态农业是农村持续发展的一条根本出路徐建新资源、人口、环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科学必然要把农业生产在新的基础上综合为一个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相统一的复合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既要发展生产,为...  相似文献   

8.
发端于农村的中国改革 ,已经快 2 5周年了。 2 5年的改革历程 ,结出了丰硕成果 ,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告别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 ,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 ,东部地区率先推进的现代化建设和西部地区蓬勃兴起的大开发热潮 ,让世人看到了中国现代化的希望。然而 ,连续多年的内需不足和日趋扩大的工农差距、城乡差距、阶层差距、地区差距 ,正越来越突出地影响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笔者认为 ,这种状况的症结是农业效益太低、农村发展太慢、农民收入太少 ,而计划经济年代残留下来的城乡差…  相似文献   

9.
对"三农"问题与出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问题是历史的沉淀,是客观和主观矛盾运动的产物,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也是社会政治安定的敏感性问题。文章分析了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弱化区域,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民组织化水平低、农产品竞争力弱、城镇化率低、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不良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把"三农"问题摆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统等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对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都将发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问题已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国家统计局的一份资料显示,90年代以来,城市贫困人口确有扩大趋势,但是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处在最底层的城市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是不断提高的.而对农村住户的调查统计说明,1998年进入零增长与负增长的农户,根据我的测算已到了16%.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是一个立意高远、内涵深  相似文献   

13.
首先,要正确认识农业合作化的重大意义。解决以小生产为特征的农民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建立和发展合作社,提高组织化程度,这是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150多年的历史经验所证明。农业的合作化已经成为现代全球农业的主旋律,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潮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一,由自给半自给的农业转向商品农业,由小生产转向社会化大生产,合作化是必由之路;第二,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由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由农民转向农业工人,合作化是必由之…  相似文献   

14.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三农”问题极其严重。农村不发达,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现代化程度低,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形成“三农”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工农产品交换中的价格“剪刀差”,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发展提供资金积累(农村资金净流出)达2万多亿元,大约相当于同期社会资本存量的2/3。还有二元结构政策:  相似文献   

15.
当前面临的发展环境为农业实现新跨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但从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繁重任务来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解决"三农"问题重在农民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农民的进步和发展,农民的进步和发展又取决于农民的教育,这是面向21世纪我国成人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在今年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2004年的主要任务,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明确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建设和改革重大任务 ,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这个思路跳出了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 ,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面的角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笔者认为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是制度创新 ,只有对农业税收制度、农业用地制度、农业科技制度、农村金融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完善 ,才能理顺“三农”的外部环境 ,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  相似文献   

19.
再论"三农"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农”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如何解决,理论界更多的提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建设小城镇来进行战略转移的思路。而对当前经济发展条件不充分的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走向何处的现实问题却缺乏论及。本文试图在分析发展经济学各流派对劳动力流动原因的分析思路和结论的基础上,阐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