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新的扶贫方式和金融创新,在我国的扶贫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过我国和国外小额信贷的近20年的实践证明,小额信贷主要在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的贷币供求矛盾、拓宽信用社资金运用渠道、优化农村金融结构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应。本文针对我国小额信贷提出了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业银行信贷支持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针对当前信贷支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农业银行信贷支持必须从信贷支持工作意识、信贷支持服务手段、信贷支持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3.
农村小额信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小额信贷款是以贫困农民为服务对象,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小额信贷扶持的资金融通活动和金融扶持活动.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的发展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但在为农村经济提供资金支持,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推动金融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资金供求、贷款种类和额度、贷款利率、农民信用状况、信贷人员的素质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认识农村小额信贷问题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商》2015,(18)
本文基于2014年对吉林省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村镇的调查数据,分析探讨了不同类型农户信贷行为特征,研究发现由于户主的文化水平、年龄、家庭总收入和家庭常驻人口等不同使农户在信贷需求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通过对这些不同类型农户在信贷需求方面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农户信贷需求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趋势和背景下,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成为绿色金融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发展绿色信贷的主要银行中,股份制银行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在绿色信贷发展中具有创新与引领作用。故而本文选取了十二家股份制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从绿色信贷角度出发,分别探讨了十二家银行的绿色信贷制度、绿色信贷实施规模以及绿色信贷投资项目这三方面的发展现状,并从现状中总结出绿色信贷政策制度不健全";两高一剩"行业信息披露不完整;绿色信贷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健全完善绿色信贷制度;建立统一的披露标准;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产品创新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施慧洪 《商业时代》2012,(14):86-88
高科技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是改善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重要努力方向,十分重要。根据银行对高科技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部分信贷案例进行分析的经验,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展开。风险是信贷融资的主要障碍,风险可部分由国家承担。金融机构可以利用信用风险评估技术,结合不完全合约等西方经济学成果,形成信贷融资的宏观风险配置、微观信贷评估技术、激励与风险均衡这样的完整框架,这个框架是可行的。本文献综述,就是从以上三个方面阅读并分析了现有主要研究成果,加以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徐登平 《北方经贸》2009,(12):100-101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加严重的“融资难”问题。地方商业银行是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供给者,应正确选择创新型融资策略,开发新型金融产品,当前创新的重点应在信贷经营观念、经营体制、信贷机制、风险防范、营销手段等方面,通过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信贷产品,服务中小企业,从而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8.
徐瑶珍 《商》2014,(17):108-108
小额信贷作为国际公认的一种扶贫制度设计,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阐述了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阶段、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运行机制和可持续问题。其中,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阶段包括试验阶段、扩展阶段、制度化建设阶段和商业性小额贷款组织试点阶段;小额信贷的运行机制主要从小组贷款、动态激励两方面来说明小额信贷如何避免信息不对称;可持续问题以村镇银行为例,主要从高风险高成本、资金来源缺乏与政策风险三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9.
信贷配给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重点分析了国际贸易信贷对我国货币政策在对外贸易方面的传导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国际贸易信贷资产是出口的格兰杰因果成因,并且国际信贷资产和出口成正相关关系;国际贸易信贷负债和进口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也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以上分析说明我国通过信贷配给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10.
试点地区小额贷款公司效率和可持续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信贷是指一定区域内,面向融资弱势群体的小额贷款形式。完善的小额信贷公司应该满足服务弱势群体和保持商业可持续两个条件。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现代契约理论以及资金供求等方面分析试点地区小额信贷公司的效率,并针对我国目前小额信贷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困境,认为应该从明确定位目标群体、加强小额信贷专业技术,防范发展中的风险,放宽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促进组织创新等方面推进商业化可持续小额信贷公司发展,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信贷融资是国有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信贷融资中存在着融资行为行政化、还款意愿不强和挤占信贷资源等问题。应该从明确政府职责、摆正银企关系、拓展融资渠道和健全商业银行体系等方面加强国有企业信贷融资管理。  相似文献   

12.
资本监管通过信贷渠道、银行资本渠道和利率渠道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能力。本文用横截面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对1995—2003年间资本约束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主要受制于存款增长速度、利率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监管当局的最低资本要求未对贷款增长产生约束效应。作者认为,资本软约束可以从投资驱动下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特殊的融资结构、国有主导的银行体制以及资本监管制度本身的缺陷几个方面进行解释。该结论为近两年我国信贷增长速度下降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3.
于勇波 《商》2014,(22):172-172
融资难,对城镇小微企业和广大农村地区来说,依然是普遍问题。本文比较国外先进的小微信贷模式,我国银行业小微信贷在用途额度、担保机制、利率等方面具有本国独特特点,并从政府和市场两个角度,提出改善我国小微信贷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外贸易》2004,(4):55-55
出口卖方信贷是指银行为出口商制造或采购出口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提供的信贷,主要用于解决出口商制造或采购出口产品或提供相关劳务的资金需求。出口卖方信贷具有金额大、期限长、利率优惠等特点,在扩大本国产品出口、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平衡国家外汇收支、增加国内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个人消费信贷信用风险的原因主要是客户因素的风险、信息不对称引致的风险、利率变动引致的风险三个方面,笔者建议从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提高个人信用评级真实性和准确性、明确贷款审查控制重点改进个人消费信贷信用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6.
探析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泽龙 《现代商业》2012,(24):33-35
信用风险是农村小额信贷的最主要风险,防范信用风险有利于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安全和健康发展。本文首先从农民信贷意识和还款意识薄弱、信贷机构信用体制不完善和信贷机构还款机制不健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成因。根据这些分析,本文提出了加强农民信贷意识和还款意识教育;提高信用评级制度中信息采集的准确性、指标选取的统一性、评级方法的客观性和增加复审制度;通过利率激励、信贷额度激励、惩罚性条款激励、灵活的分期还款制度、合理的贷款重组计划和农村小额信贷信用保险制度等共同实施以降低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7.
信贷杠杆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和工具,但是目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贷杠杆弱化的趋向。这不仅是因为各级决策者的急于求成、生产高速增长所形成的压力,以及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没有理顺等因素的存在,而且行政干预的作用也是信贷杠杆弱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陈彬 《中国物价》2013,(11):71-73,77
本文利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农村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本质来源是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借款人方面主要是农户的履约能力可能出现问题而贷款人却无法及时了解,贷款人方面则主要是因为内部人员素质较低,不能科学、系统地处理信贷资金发放和收回过程中的调查、计划、决策、信息处理和风险管理等工作导致对农户的信用信息无法充分掌握。针对这两方面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袁苑 《消费导刊》2014,(6):62-62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信贷成为一种新兴的民间信贷模式。传统小额信贷供给机构只能满足很小一部分的资金需求,而P2P网络小额信贷利用网络技术对小额信贷进行了创新改进和发展,本文通过研究P2P网络信贷的运行模式,从不同方面分析网络信贷存在风险及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黎 《商场现代化》2012,(33):184-18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并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个人消费信贷产生的风险也成为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经营空间、拓展市场份额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现状,找到个人消费信贷风险产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防范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