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回顾了2007年夏季以来国际货币期货交易市场上日元套利交易的变化特点,从货币利差;对冲基金交易损益点以及基金投资方式的变化等角度解释了影响日元头寸变化的原因,并就日元汇率的长期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宋将 《福建金融》2014,(6):34-38
日元国际化与日本经济国际化特别是金融国际化密切相关。本文梳理日元国际化进程各阶段的经济背景、政府行为以及日元的市场表现,从中归纳日元国际化的正反经验,并从资本项目开放与国内配套金融改革、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两个层面,阐述日元国际化对人民币"走出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后期,日本就已成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了缓解日元升值压力以及推动日元国际化,日本政府一方面放宽非居民在日本国内市场上发行以日元计价的债券即武士债券的发行限制,加快国内日元资金的国际输出;另一方面,放宽了在欧洲债券市场发行以日元计价的债券,即欧洲日元债券的限制,鼓励发展日元离岸债券市场。然而,由于日本国内债券市场改革滞后,欧洲日元债券"反客为主",不仅非  相似文献   

4.
2012年2月份以来,日元大幅贬值,市场对于日元是否已进人中长期贬值通道展开了热烈讨论,日元贬值论也甚嚣尘上。文章在分析导致日元历史与近期贬值趋势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尝试对日元汇率的未来走势进行判断,指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日元存在短期内温和贬值的可能,但尚未发现足以推动日元中长期贬值的市场力量,目前判断日元已进人中长期贬值通道还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5.
殷小茵 《中国金融》1993,(11):49-50
日元汇率自今年4月份以来,节节上升,在6月15日升至1美元兑104.80日元的高点,但很快回落到1美元兑110日元上下。此后一直在1美元兑107日元上下波动。从7月下旬开始,日元汇率又开始大幅猛升,8月17日上升到新高点101.05日元,瞬间峰值曾达1美元兑100.4日元。促使日元汇率再次上升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钟乃仪 《新金融》2001,(3):29-31
新世纪伊始,日元的颓势依不见减,5日东京外汇市场的日元汇率已经跌到自1999年8月的1:116以来时隔17个月后的回归,短短月余时间,日美汇价(日本战后自始至终以此为汇率基准)中日元贬值了6日元。日本政府和央行容忍眼下具有景气支持效果的日元贬值加速了市场抛售日元。尽管日元的贬值加强了出口企业的利好趋势,扩大了它们的收益,但是,通过进口价格的抬高,给进口企业以及消费都却带来了负效益,与此同时,还将有可能减弱与日本有着竞争和合作关系国的竞争力。如果从日亚间产业结构调整后的亚洲各国对第三国的出发,即便作为短期行为的这种粹碎依赖职口而忽视国内经济的振兴以及亚洲各国利益的短视观点是否可取,已经引起日本舆论的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7.
"软日元"政策的成因 "软日元"政策是今年初日本政府在总结过去10年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失灵后推出的日元汇率政策,其核心是维持目前日元的低汇率水平,其目的是利用汇率工具拉动日本经济走出低谷.要分析"软日元"政策,得从近10年来的日本经济状况及其财政、货币政策失误开始.  相似文献   

8.
李亚芬 《国际金融》2010,(10):23-25
在国际外汇市场一致看好日元,日元对美元汇率连创十五年新高后,日本政府9月15日出其不意地出手干预市场,导致日元大跌,日元对美元汇率最低报85.51:1,当日最大跌幅高达3.1%。此次干预是日本过去六年多来首度干预,并发生在日  相似文献   

9.
近来,日元套利交易成为国际金融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日元套利交易又称"携带日元交易"(Yen carry Trade),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在对冲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当中开始流行的一种投资手法,即从日本借入低利率日元,兑换为其他币种,再投资到高利率的地方。作为当前最盛行的套利交易,日元套利交易的动向正日益受到国际市场、金融机构和有关当局的密切关注。那么,当前日元套利交易异常火爆是基于怎样的背景?对东亚地区汇率和贸易格局有何影响?与全球流动性有多大程度的联动性?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怎样的新风险?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本刊特约四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相关问题展开系统深入的解读和剖析。  相似文献   

10.
日元近期大幅度贬值受到国际市场的关注。3月12日,美元/日元汇率在96.4,相对于2012年年初贬值了20%以上。日元汇率最低出现在2012年年初的76.03,最高点为94.75(见图1)。日元贬值的事件不能孤立视之,需要多方面综合考察。至少有五个问题需要回答:一是安倍近期能够成功推动日元贬值的原因何在?二是日元未来一段时间内  相似文献   

11.
十年来,套利交易赋予了日元特立独行的走势,市场情绪取代了经济基本面,规划了日元的走向。日元正试图挣脱,向正常货币回归。  相似文献   

12.
李军 《中国外汇》2008,(10):52-53
由于市场对美次货危机的担忧进一步增强,东京外汇市场上美元兑日元汇率大跌,继3月20日美元/日元破百以来,日元相对于美元一直保持强劲升值态势。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9日,日本央行结束了持续五年之久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外汇市场上日元小幅上升,但随后兑美元的回落走势抵消了前期的涨幅,整体行情呈现振荡走势格局,远不如市场预期般强烈。这主要是由于市场对结束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早有预期,行情在预期中消化。其次,美国和欧洲外汇市场人士预计,结束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日本利率会立即大幅上扬,美元和日元之前的宽幅息差仍将存在。焦点在市场中落定,情绪主宰日元汇率变动方向。  相似文献   

14.
十年来,套利交易赋予了日元特立独行的走势,市场情绪取代了经济基本面,规划了日元的走向。日元正试图挣脱,向正常货币回归。如果说20世纪的最后十年是日本失去的十年,那么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则是日元汇率被绑架的十年。在这十年中,尽管日元汇率波动性较高,但交易员几乎不再关注日本经济的基本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汇》2014,(6):70-71
货币政策和利率前景继续打压日元,短期资金流动转向和市场极端看空倾向引发的回调风险为日元提供着支撑,而估值分析则显示日元不具备贬值潜力。  相似文献   

16.
日元套利交易的形成机制及其波及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收益率平价”的角度,探讨了日元套利交易的引发机制,认为日元套利交易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同涨同跌,但同时日元也将承受更多的无序波动;由于日元相对低利率的局面还将维持,日元套利交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17.
9月15日,美元兑日元触及82.86的近15年新低点,日元汇率再攀历史高峰。日元短期走强,与市场避险情绪的升温以及日元干预前景的模糊息息相关。只不过,从中期来看,强势日元根基并不稳固,贬值危机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8.
日元和马克的国际化比较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回顾并比较了日元和马克的国际化,马克在退出流通前的国际地位之所以明显超过日元,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和币值稳定是两个重要因素。为此,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有两方面的启示:一是统筹协调资本项目可兑换与人民币国际化,区分市场类型,加快推进境外人民币资金投资国内金融市场;二是加强区域经济货币合作,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实现区域化与国际化的点面结合。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日元套息交易一直是市场交易的主旋律,只是在全球低利率的环境下,日元套息交易的角色才被美元取代。  相似文献   

20.
《武汉金融》2007,(3):F0003
由于日元并未大幅下挫,日元的持续疲软并不会阻碍亚洲新兴市场的进一步升值。其实从2005年上半年起,亚洲新兴市场货币对日元就已经开始走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