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证券导刊》2010,(22):21-21
分级基金3.0时代的标杆产品——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基金在6月7日上市首日便出现双溢价,其两类上市份额银华稳健、银华锐进分别溢价1.49%和1.95%,成为中国基金业史上首只在上市首日出现"双溢价"的分级基金。从交易信息看,沪深基指下跌,40只交易的  相似文献   

2.
《证券导刊》2013,(16):66-66
自2月18日调整以来,近期市场渐露企稳迹象,作为风向标的指数分级基金杠杆份额开始率先启动。以信诚500B为例,该杠杆份额自4月15日开始企稳反弹,成交量也逐步放大,日均交易量超过1亿元,博反弹资金开始逐步介入。一个明显的信号就是,随着信诚500B的走强,信诚500分级基金自4月19日以来连续出现整体溢价。  相似文献   

3.
马子舜 《新金融》2015,(7):53-59
分级基金在设计上借鉴了结构化产品的分级理念,通过对基金净资产的分解,将基金份额分成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子份额,以满足投资者差异化的投资需求。本文将从结构设计和条款特征等方面对分级基金的投资价值进行全面解析,实证研究分级基金折溢价、杠杆、折算套利机制与机会,并通过模拟交易在真实环境下测试套利策略的运行情况。实证研究发现,目前市场中较为活跃的融资型分级基金大部分存在溢价交易,但由于溢价套利涉及到的相关交易成本较高,加上套利过程中母基金净值波动风险并不能完全通过股指期货进行对冲,因此高频套利的alpha收益并不显著,且净值回撤较大。另一方面,实证发现通过预测上折而建立的B份额事件套利单次收益高达30%左右,鉴于目前市场中有相当部分的分级基金处于潜在的上折触发期,建议重点关注上折套利机会。  相似文献   

4.
温钟 《投资与理财》2014,(19):68-69
从2007年分级基金问世开始,就一直受到投资者广泛关注。分级基金的价格市场波动强,经常在几个交易日内爆发性的上涨百分之几十,也可能一周内下跌20%。作为一种基金的创新品种,很多朋友可能都对分级基金不了解,或者是有知道一点点,但是对分级基金的杠杆系数、稳健份额、进取份额、母基金、溢价折价等概念不甚理解。今天,我就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来带你去了解一下什么叫分级基金。为了帮助大家的理解,先举一个杠杆系数为2的简单基金模型。  相似文献   

5.
4月19日,由金融界网站主办的"创新基金产品研讨会之白话分级基金"在京落下帷幕。本次研讨会邀请的嘉宾有长盛同瑞中证200指数分级基金经理王超、工银中证500指数分级基金经理何江、天弘基金高级策略分析师刘佳章、  相似文献   

6.
《证券导刊》2010,(12):81-81
银华基金3月29日发布公告,旗下首只分级产品——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基金将于4月1日起正式发行,投资者可通过场内、场外两种渠道进行认购。在日前举行的"分级基金发展与创新研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交易量较大的40支分级基金为样本,论证如何通过"三维熵模型"来对分级基金组合面对的风险进行度量,并挑选出合适的分级基金形成证券投资组合,结合现代投资理论中的均值—方差模型进行投资组合优化。为论证该理论的有效性和预测性,结合沪深300指数以2016年9月1日至9月30日的日收盘价数据对这些分级基金组合的收益和Va R风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过风险度量构建的分级基金组合在投资风险更小的情况下有更高、更稳定的收益。  相似文献   

8.
2014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自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降息激起千层浪,全面引爆金融板块行情,金融分级基金接连触发"上折"。继中欧盛世、富国军工、申万证券、鹏华非银等4只分级基金完成向上折算后,2014年12月5日,信诚中证800金融成为市场上第5只上折分级基金。此前,市场强烈反弹,券商、银行等金融板块领涨。相应的分级基金也大幅上涨,其中分级B由于杠杆原因,涨幅更是惊人,如信诚800金融B(150158)在折算前的一个月(2014年11月1日~12月5日)里,涨幅达  相似文献   

9.
余音  姚彤  张峥  江嘉骏 《金融研究》2018,455(5):154-171
本文发现中国公募股票基金存在报告期末溢价,且这一现象与基金家族策略有关,是基金家族内部协调基金业绩的新手段。研究发现,基金在季度末比平时有更高的超额收益,且在下一季度初反转。基金重仓股在季度末也有类似的超额收益与反转,表明基金在报告期末拉抬股价从而产生期末溢价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内部规模大、成立时间长和往期业绩好的基金在季度末的溢价现象更严重。这类“高价值基金”与同家族“低价值基金”在季度末的净值收益率之差显著为正,而与不同家族的 “低价值基金”在季度末的净值收益率没有显著差别。此外,我们发现在家族内共同持股现象更严重的基金中,期末溢价更为显著。这些证据表明,基金的期末溢价是基金家族策略的一种新手段,会进一步扭曲基金收益排名,损害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10.
《证券导刊》2013,(29):56-56
从房地产行业指数、资源指数,到医药指数、有色指数分级基金,今年来行业指数分级基金“渐成气候”。在信诚中证800医药指数分级基金发行日期还剩最后一周时,信诚基金同时又推出了信诚中证800有色指数分级基金,该基金将干8月5日-8月23日在中国银行等渠道发行——行业指数分级基金“双箭齐发”。  相似文献   

11.
王印国 《理财》2012,(7):49
分级基金是国内市场中出现的新品种。作为金融创新产品,分级基金给投资者一种神秘的感觉,而每一次的创新,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投资机会。那么分级基金有哪些特点?分级基金具备怎样的投资价值?投资分级基金应掌握哪些诀窍呢?  相似文献   

12.
《证券导刊》2010,(12):87-87
4月1日,银华基金旗下首只创新分级基金产品——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基金正式发行。这是目前国内市场上首只跟踪指数的分级基金,也是国内前十大基金公司首次推出分级基金。  相似文献   

13.
自2007年第一只分级基金——国投瑞银瑞福分级基金问世以来,分级基金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并实现了由封闭向开放、由复杂向简单、由主动管理向被动跟踪指数以及由股票向债券的演变.随着分级产品的发展,其在投资标的、期限以及能否配对转换等方面出现了大量的分化,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但在分级产品最本质的特征——如何分配收益这个问题上,现有的产品间的同质性还是非常高的,除了最早的一批分级产品外,目前市场上的公募分级基金大都采取优先份额获取约定收益,进取份额获取剩余利润的机制进行利益分配.而最近随着中欧基金推出第一只沪深300多空分级基金,分级产品投资收益的分配模式也开始出现分化.  相似文献   

14.
一问分级基金还会那么牛吗分级基金毫无疑问成为2014年基金市场最火的基金品种。受2014年11月底蓝筹股行情催动,带杠杆效应的分级基金B份额出现暴涨,成为投资者获取牛市超额收益的利器。与此同时,分级基金规模迅速膨胀,总市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证监会网站信息20151  相似文献   

15.
林永钦 《证券导刊》2014,(32):90-95
投资聚焦:分级基金多样化的杠杆工具和投资策略 2007年7月17日,第一只股票型分级基金国投瑞银瑞福面世,截止到2014年7月11日,市场上的分级基金共有54只,总规模427亿无,其中母基金规模83亿元,A、B份额规模合计344亿元。分级基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体量不小的市场。  相似文献   

16.
张棪 《时代金融》2013,(18):260
方兴未艾的分级基金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满足了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在过去的一年里受到大量投资者的青睐。然而由于分级基金产品结构的复杂性,被投资者称为基金中"带刺的玫瑰"。分级基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杠杆性,而折算机制是控制其杠杆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分级基金的折算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帮助投资者更加了解分级基金产品。  相似文献   

17.
魏冬 《理财》2012,(6):46-47
分级基金是通过对基金收益分配的安排,将基金份额分成预期收益与风险不同的两类份额,并将其中一类份额或两类份额上市进行交易的结构化证券投资基金。自从2007年第一只分级基金国投瑞银瑞福面世到2011年12月31日,分级基金份额净值已经达到638亿元。在去年整个基金行业的规模快速缩水的情况下,分级基金的规模增长了将近50%。而在最近,分级基金市场高高低低的变化也引起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证券导刊》2013,(33):5-5
富国基金公告显示,国内首只封闭式分级绩基——富国汇利基金于2013年9月8日封闭到期,并自9月9日起正式转型为两年期定期开放分级基金。届时,该产品将更名为富国汇利回报分级基金。富国汇利的转型之路由此正式开启,或为国内同类产品提供了运作模板。  相似文献   

19.
《证券导刊》2013,(37):9-9
近期,市场风格转换之声悄然升温,具备杠杆特性的分级基金再度成为时下关注焦点。享有“分级基金专家”之称的银华基金再推分级新品,旗下第7只分级基金——银华中证800等权重指数增强分级基金于本月9日开始正式发售,投资者可通过中行等各大银行、指定券商渠道以及银华基金网上交易平台进行认购。  相似文献   

20.
王霞 《金融博览》2002,(10):26-27
我国发展指数基金选择ETFs的必要性 我国发展指数基金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形式:封闭式、普通开放式和ETFs形式. 封闭式指数基金投资者选择指数基金的主要原因,是希望获得指数收益,保证其收益与指数收益的一致性.从基金业的实际情况看,封闭式基金的折溢价始终存在,并且各基金的折溢价程度不稳定,投资者无法获得稳定的指数收益.正是由于这一点,海外发展指数基金时没有采用封闭式的形式,我国也不应采用这一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