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不对称与独立董事制度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慧玲  李辉 《经济师》2003,(5):95-96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 ,股东无意对投资的企业发号施令或直接干预 ,他们希望通过资本市场和公司建立联系 ,希望通过充分的信息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来保护自己对公司的最终控制权。而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扭曲了公司治理结构。独立董事制度作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制度安排之一 ,也存在不少缺陷。文章即对信息不对称下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双向互动。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严重,公司治理的缺陷是其最主要的根源。文章在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缺陷及其对信息披露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以促进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会计丑闻与现代企业治理缺陷有着内在联系,公司生存理念偏差与治理结构的缺陷是产生虚假会计信息的内部根源,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管失灵提供了造假图谋得逞的通道,应采取有效的对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防治会计造假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4.
财务舞弊是企业有意识地错报漏报会计信息,伪造盈余的会计造假行为。财务舞弊的根源是什么?一些学者认为,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准则不健全是造成财务舞弊的主要原因。但笔者认为,我国财务舞弊与公司治理结构存在许多缺陷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缺陷。?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防范财务舞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内部控制中的信息不对称的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部控制作为实现企业一定目标的过程,是由构筑一系列内部契约以及履行这些契约来实现的。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使得信息在契约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而契约中不对称信息的存在,影响着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要降低由于契约中的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有效地抑制契经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公司治理结构中权力的制度安排对艳约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对抑制内部控制中的信息不对称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内部控制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5,(11)
在我国,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不及时、虚假、不系统等一系列问题,公司治理结构是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使会计信息供需机制均衡,抑制公司经营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本文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相互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公司治理结构的不足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并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2008年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与美国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密不可分.美国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公司股权过于分散、政府外部监管不力、美式激励刺激高管铤而走险等.国内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治理,也应从中吸取教训,借危机兴改革,抓治理促发展,加快形成健全有效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陈海声 《现代财经》2000,20(7):41-44
本文以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为切入点,从不同国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对比分析中,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国有股主体缺位等三大弊病以及证券市场不健全,使股东缺乏对经理的直接或间接的监督和约束,从而使会计信息的操纵者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相反还获得收益,由此说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永生 《经济师》2008,(4):167-168
目前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甚至一些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泛滥,其根源在于现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性缺陷。文章重点从公司治理面谈造成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合理分散股权、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几方面谈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机制与会计信息质量是密切联系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行的基础,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制度保证。虚假财务报告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股东的利益,违反了真实性原则,同时误导了财经信息,造成决策失误,容易诱发经济和金融风险。而造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真正根源在于公司治理缺陷,文章重点剖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借鉴国际上通用的研究方法,在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辨析并界定了公司治理结构、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等相关概念,阐述了相关理论,将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外构成部分划分为资本结构和组织结构两个层面,总结了保证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系列原则。评价了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及会计信息披露的状况,指出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育还不成熟,目前市场仍处于弱式有效阶段。提出了会计信息披露缺乏有效性原因包括有关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监管力度不够等,而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其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管理监督形同虚设。在最后给出相关建议,提出完善治理结构是提高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主要途径之一,股改后上市公司还需进一步调整资本构成,减少股权集中度,提高董事会、监事会等的独立性和管理职能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会计信息披露管制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披露通过缓解管理屡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效地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因而在公司治理机制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会计信息披露的均衡理解为满足公司治理所需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均衡.由于存在契约成本、信息成本以及第三方审计失灵等问题,市场不可能自动实现会计信息披露的均衡,政府管制成为保障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借鉴国际经验,健全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会计信息披露政府管制体系,对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提高资本市场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伟兵  易士佳 《时代经贸》2007,5(3X):132-133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会计本身的原因,而更主要是与我国企业治理不完善,缺乏对管理当局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造成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有关。本文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并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得出应当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减少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的操纵。  相似文献   

14.
刘珊珊 《经济师》2009,(11):147-148
文章就信息不对称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研究会计稳健性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于会计本身的原因, 而更主要是与我国企业治理不完善, 缺乏对管理当局有效的监督和制约、造成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有关.本文对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探讨,并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的特点进行分析,分析得出应当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减少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的操纵.  相似文献   

16.
百年来公司内部一直延续着股东会、董事会、经理人三层治理结构和监督激励双重治理模式,这种治理结构带来信息不对称并引发监督激励一系列弊端。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传统治理模式即将走到尽头,新的治理模式将以信息对称为基点,其最大优势在于重塑委托代理间非合作的博弈关系,再造公司治理模式,而实现信息对称的途径则是"九一十五"方案。论文认为通过对称方案的九大机制、一组数据库、十种技术和五项操作,能够有效制衡ERP信息生成过程,使之只能提供委托人认可的对称的信息,以信息对称摘掉代理人不忠不诚的帽子,消除对会计人做假账、出假表的怀疑,破解审计人事后审计、抽样审计的一贯传统,从而以崭新的治理模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在美国发生的安然、世通公司等上市公司财务丑闻案,令人意识到了会计信息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秩序和效率,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严重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性分析,并解释产生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的主要原因,来提出其相应的改善措施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胡玉可 《当代财经》2006,(11):126-128
利益相关者理论已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主流观点,其反映在会计领域就是会计的服务对象在不断地扩大。在公司经营中利益相关者可以是相互补充的或和平共处的,但是他们也经常是不相容的或甚至是极端冲突的。而且这种冲突经常表现在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及其处在强势的利益相关者利用会计信息不对称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上。因此,为了消除会计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侵害,必须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构建相应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信息质量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我国现有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缺陷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最后提出从完善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确保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与政府管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各种经济政策的制订和各种管制行为,都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持。本文在分析会计信息对政治决策影响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政府管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会计信息市场缺陷的存在,如外部性、公共物品、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并对政府管制的主要实现手段、可能存在的政府缺陷、以及政府缺陷的修正问题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