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各地酒类市场存在着较严重的假冒品牌现象。俗话说,假货猛于虎,市场是把双刃剑,如果不能妥善把握,效益和损失将会使人震惊。它给国计民生造成的损失显而易见。虽说防伪是假货的一大克星,但如果高举打假保真大旗的防伪产品也假货横行,那么给消费市场形成的冲击则是惊人的。如今,防伪市场上的假防伪、不防伪、难防伪的防伪产品大行其道,并没有真正起到防伪的效果。为此,我们采用专家评说的方式,从专家的角度来透视五粮液防伪,透视其他品牌的防伪技术,也希望通过五粮液防伪的多视角、多观点能对防伪企业和厂家起到激励与引导作用,真正做到品牌防伪,减少或杜绝假冒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真假美猴王"、"真假杨六郎"、"真假李逵"……一个个传统故事告诉我们,假冒自古有之。从辩证学的角度分析,有真的存在就会有假的出现,有真与假的共同存在,所以才需要识真断假。当肉眼难以识别的时候,就需要凭借一些特殊的技术或手段,这是防伪产业发展的初衷。防伪技术是为了达到防伪目的而采取的在一定范围内准确鉴别真伪的技术。防伪技术产品则是采用防伪技术制成的具有防伪功能的产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防伪史,防伪技术自古有之。"虎符"、"印信"就是早期的防伪技术。但在我国,"防伪"形成一个产业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  相似文献   

3.
相当多的人认为:防伪制造难度在,仿造的难度也大,即:制造难度等于仿造难度。因此,防伪应尽量选择高新技术类防伪技术。高新技术类防伪技术在制造时难度都非常大,高难度必然造成高壁垒。但从整个防伪领域的实际情况来看,制造难度并不等于仿造难度,至少一部分技术是这样。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例一,某计算机制作防伪标识。其标识上布满密密麻麻的网点,人们凭肉眼什么也看不出来。但是将一块光栅片盖上去,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方便消费者对假冒打印耗材的辨别从而保护消费者利益,爱普生六月给自己的墨盒贴上了“变色身份证”,由原来的激光防伪标贴,改变为变色防伪标贴。新的变色防伪标贴上涂有一层特殊油墨,这种油墨在变换观察角度时会呈现铜红色或墨绿色。鉴别方式有变化据爱普生公司将原有的激光防伪标贴逐步为变色防伪标贴所取代,因此近期市场中将会出现单独贴有激光防伪标示的墨盒,或者单独贴有变色防伪标示的墨盒,但绝对  相似文献   

5.
1995年,中国防伪行业协会正式成立,由此拉开了中国防伪产业发展的大帷幕。 10年,斗转星移,防伪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发展速度之快, 变化之巨,令人欢欣鼓舞。而其在保护品牌及品牌经济上立下的汗马功劳, 更是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转眼,时钟指向了2006年,防伪产业又将沿着怎样的方面继续前行? 本刊记者就此话题专访了相关领导、专家、学者、防伪企业,请他们与我们共同探讨,共同预测防伪行业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6.
一言 《华糖商情》2000,(50):20-20
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酒商的钱越来越难赚。除了正常竞争因素外,假冒手段的逐渐隐蔽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正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造假手段的提高,生产企业也必须进一步加大造假的难度和成棰,从而适应目前新的防伪形势。从这个角度讲,防伪技术的整合工程,应该是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利用结构和(或)包装达到防伪目的的防伪技术产品。1.一次性破坏防伪包装结构为了防止不法分子通过回收旧瓶灌入劣质酒坑害消费者,许多厂家目前采用的一次性破坏防伪包装结构。用于外包装的破坏性酒盒,一旦开启外包装就会将酒盒破坏;也有用一次性防伪酒瓶和拉断式、扭断式防盗盖、一次性塑胶封口等防伪设计,烟包采用紧身收缩膜及防伪拉线等,总之一次性破坏防伪包装结构成为首选防伪技术。  相似文献   

8.
许多名优产品生产厂家多在其产品上应用一项或多项包装防伪技术,以达到打击假冒、保护真品的目的,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企业采用的包装防伪技术本身根本不能有效遏制假冒产品;另一方面,则是因其采用的防伪技术使用位置、使用方式不当,导致防伪作用难以有效发挥。所以市场上一旦有假冒产品出现,厂家就不得不寻求其他的防伪技术更换包装,这样不仅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不利于消费者进行识别,或增加其消费负担。  相似文献   

9.
从查获许多伪劣假冒名酒的案件中得到证实,酒类的防伪通过外包装、瓶贴、标签、瓶盖、激光防伪标识等单一防伪手段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目前假冒名牌、品牌酒类,已经可以在包装上做到与真酒包装一样惟妙惟肖,有的甚至连生产企业也难辨真假,给生产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极大损失。尽管许多生产名牌、品牌的企业,采用结构、外观、封装防伪技术,甚至不惜重金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防伪设备和技术,但防伪效果仍不尽人意。要从根本上解决酒类的防伪,只有结合内涵防伪手段,才能真正达到防伪抵御伪劣假冒酒类侵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征稿函     
《中国品牌与防伪》杂志是我国惟一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传输高端防伪理念,打造品牌保护平台”的高档次、全新版的权威月刊。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管,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主办。它是宣传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提高全民品牌保护与防伪意识,揭露打击假冒伪劣和侵害品牌的恶劣行径,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商品品牌免受侵犯,传播先进防伪技术和企业品牌攻略,交流品牌防伪、产品质量管理和创立品牌的经  相似文献   

11.
绿色食品标志防伪标签采用了以造币技术中的网纹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防伪技术,该防伪技术为纸制,便于粘贴。标签用绿色食品指定颜色,印有标志及产品编号,背景为各国货币通用的细密实线条纹图案,有采用荧光防伪技术的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主任刘连馥的亲笔签名字样。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有许多数码防伪公司,在运行的较大数码防伪系统有数十个,单一的数码防伪已经较普及,但是系统价值没有被充分使用,从技术角度来讲产品实现数字化管理后即可以对产品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可以衍生出许多的增值服务,数码防伪系统可以升级成为一个防伪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多种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防伪管理是一种商品身份管理,它从一开始就要求把管理客体个别化,在纹理防伪问世前,防伪管理仅仅把管理客体进行到类别一级,这是当时的技术不足所造成的。这说明防伪管理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超级管理模式,巧合的是未来出现的电子商标也将是一种超级管理模式,这为纹理防伪技术与电子商标技术的结合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4.
防伪包装不仅使企业达到遏制假货泛滥,方便消费者识假辨假,保护企业和消费者以及中间商的合法利益的目的,而且对于企业提升品牌形象、产品形象和公司形象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学会如何根据自身应用的需要和产品特点来选用性能可靠、价格合理的防伪技术,由防伪技术提供商来提供专业完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最近,河南新乡读者段德君给本刊来信询问,近年来,由于假冒伪劣商品泛滥,采用防伪技术产品对识别和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起到了一定作用,是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在自己的产品上印刷防伪标志用来自我保护的一种有效措施。希望本刊能够简要介绍一下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商品采用防伪标识的情况。如霞飞化妆品,红星牌二名锅头酒,计算机用3M公司生产的软磁盘等。现简要介绍如下,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数码防伪自1996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近十个年头,经过各界人士和防伪企业的不懈努力,它已经成为防伪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防伪技术之一,在商品防伪的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数码防伪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但系统能够实现多种查询手段,多种功能,而且标识也多种多样,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虽然如此,对于防伪效果的研究却一直是一块空白,既无理论上的依据又无统计学的验证,是行业的一大缺憾。本文意图通过概率论,从理论上来揭示这一防伪技术防伪奥妙和效果,也希望抛砖引玉,以此开启防伪行业的数学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的发展,技术的演绎及进步使得防伪商标开始有了新的改观。因此,防伪商标从量到质上都有了飞跃。应该说,防伪商标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内防伪技术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推广防伪技术,打击假冒品牌,防伪技术的服务对象就是品牌,它的本质是打击假冒品牌,目的是保护真正的品牌。品牌保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很多方面。打假与防伪只不过是保护品牌的两种手段。在品牌保护方面,二者之间应该是以防为主,打防结合,相辅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有很多企业和消费者都在问,防伪技术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是由哪个部门负责的,为什么迟迟不能出台?我想在这里一并告诉大家:根据《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办法》(总局第27号令)的要求,国家对防伪技术产品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为此,设立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防伪技术产品审查部。(以下简称审查部)。审查部设在。全国防伪技术产品管理办公室”,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的委托,承担防伪技术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的有关事宜。审查部自2003年2月成立以来,我们协会一直全力配合和支持防伪生产许可证的实施工作,目前,防伪标识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正在报批,预计今年6月份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企业对品牌保护意识的加强,利用数字技术的唯一性和通信终端的普及性来进行产品防伪的做法,已经为众多企业所认识。数码防伪使用防伪编码将产品从源头上一一对应,具有无需专业鉴别知识、操作简便、防伪编码只能查询一次、可有效收集客户资料等特点,以传统防伪的平面防伪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得到了众多企业的应用,成为了21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