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收利用外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美国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外资来源国和贸易出口国,已对促进中美贸易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中美双边贸易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本文从投资与贸易关系的角度出发,通过定量分析检验美国在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以及双向或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最终结果表明,美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增长确实促进了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及中美贸易差额的扩大。针对新形势下中美贸易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促进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美贸易惠国待遇问题魏宗雷,申华最惠国待遇是中美关系的基石。美国国会一年一度关于是否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MFN)的讨论,已成为中美双方关注的焦点。最惠国待遇是一个国家在贸易、航海、税收或侨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一国享受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相同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经济传真     
《审计与理财》2005,(11):61-61
周小川香港放风,人民币业务11月可能再开新闸;亚行称中国油价太低,政府控制不如给穷人发补贴;中美纺织品第6轮磋商举行,将决定窗帘布是否设限;美财长认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成果“非常积极”。[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正>2月14日,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在华盛顿发布了“美中贸易关系报告”(USTR),警告中国如果不在诸如知识产权(IPR)保护等领域做出实际行动,将考虑向WTO对中国提起申诉。中美贸易关系又一次紧张起来。  相似文献   

5.
一、中美纺织品贸易发展概况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纺织品贸易的发展是从上世纪70年代——新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得到普遍认可开始的,而中美纺织品贸易也差不多是从那时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繁荣时期。具体而言,是从中美1972年正式恢复邦交开始的。  相似文献   

6.
朱新颜  刘伟 《现代企业》2006,(12):30-31
在中欧贸易中中国至今仍被认定为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原因在于中国在入世谈判时为打破中美入世谈判的僵局,同意在入世后的15年内,美国及其他成员国可以继续将中国视为非经济市场国家。从而维持入世前对中国相对不利的反倾销的机制。即第三国的替代制度。在严格意义上说。这种规定本来就违反世贸的基本原则。或许从那一天起,就为以后“是否承认市场经济地位”这一问题埋下了伏笔。在这一条款下,世贸组织成员对中国反倾销调查中倾销幅度的确定。在中国未获得“市场经济地位”时。反倾销案发起国的调查当局可以引用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即替代国)的成本数据计算所谓正常价值。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而不使用中国的相应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7.
中美商会近日发布的《2008年度美国在华企业白皮书》显示,在中国投资的美国企业持续看好中国作为其投资目的国。89%的公司表示,对未来5年在中国的发展“乐观”或“谨慎乐观”。进入中国市场仍然是在华经营的美国公司的主要目标和战略。《白皮书》对中美两国政府应该如何加强两国间的经贸关系、改善商务环境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中美商会认为,中国应该继续保持并加速营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中美经济合作程度的日益加深和双方国际贸易逆差的逐渐加大,中美贸易冲突愈演愈烈。以中美贸易冲突为经济背景,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了企业在核心技术及重要制造元件和产品出口销售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从企业内、外部两方面提出了企业东方管理策略:(1)“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注重人才价值,提升专业素养;(2)“革弊,须从源头理会”,聚焦核心技术,推动自主创新;(3)“上下同欲者胜”,人心归一,竞合共赢;(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关注市场趋势,及时调整战略:(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顺应“一带一路”,拓展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9.
“丝绸之路”这条中国古代的贸易通道被微软赋予了另外一层特殊的含义:为中美两国的研发团队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的局面,中美之间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对外贸易主体和贸易合作伙伴,同时中国正处于人口年龄结构转变时期,中美贸易差额逐年增加。本文用人口红利说等理论探讨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机制,同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中美两国贸易收支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关系,结果肯定了人口年龄结构、汇率以及工业增加值等因素对于中美双边贸易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具体阐述人口年龄结构影响中美贸易失衡的现状。其次,全面分析中美人口年龄结构和贸易的现状。最后,根据前文的理论基础和中美人口年龄结构和贸易现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中美两国贸易收支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关系,结果肯定了人口年龄结构、GDP、工业增加值和汇率等因素对于中美双边贸易不同程度的影响。中美贸易差额变动与中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有反向变动关系,即随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增大,中美贸易差额将会缩小。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分析,为完善人口年龄结构,协调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于入世多边谈判中的焦点———中美关于农业问题的谈判,龙永图说,农业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入世谈判中,我们做了特殊的处理,如在承诺放开贸易经营权,特别是进口经营权时,我们紧紧把握了一条:对于事关国计民生的粮食、棉花、植物油、糖等重要产品的进口采取国营贸易的做法,确保农业贸易不至于影响中国农业发展的大局和人民生活。他说,入世谈判的结果并不影响我国继续对农业生产实行“绿箱补贴”,而这类补贴占到我国对农业补贴的2/3以上。在“黄箱补贴”方面,通过争取,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达成一个共识:中国今后对自己…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和争端也开始不断增多。由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有着本质的区别---货物贸易与实体货物相关,而服务贸易则与本国意识形态以及文化战略有关,本文以中美出版物准入案为突破口,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最终结果进行分析,并对中国应采取的措施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2023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在北京开幕,在9月4日举行的服贸会“服务示范案例”颁奖典礼上,得物App以“先鉴别,后发货”创新服务模式和保障品质消费成效,入选“中国服务实践案例”。服贸会是全球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的服务贸易平台,由商务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世贸组织、  相似文献   

14.
《中外管理》2015,(4):20
3月12日,美国副贸易代表何礼曼透露,习奥已在上次会面时承诺,把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作为双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TPP谈判的结果,我很乐观,我相信各国将会放弃分歧,求同存异。"并目何礼曼表示:"我们预计今年内(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会达成协议。"邱震海:TPP是美国发起的一个贸易机制,其动机是否在于"围堵"中国?我不倾向于这么认为。但它会改变中国曾经赖以成功的WTO的游戏规则,使中国的全球化之路变得略微动荡和艰难。  相似文献   

15.
人物     
《审计与理财》2010,(6):60-60
中美经济人物评选揭晓。姚明成最知名中国品牌。以“危机中的商机”为主题的2010年中美企业峰会在洛杉矶开幕。会上,环球网联合中美企业峰会推出的“中美经济30人”以及“美国人心目中的知名中国品牌”和“中国人心目中的知名美国品牌”的评选结果,  相似文献   

16.
BOOK     
梁冬梅 《英才》2007,(5):19-19
合作中保护知识产权;“原罪”成中国时髦词;中美贸易再次较量;福特家族困境.  相似文献   

17.
中美贸易摩擦:历史、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经济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中美贸易关系总能够不断往前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竞争因素和政治因素在中美贸易关系中交替出现,又使中美贸易摩擦和争端总是伴随着中美贸易的发展而发展。在中美贸易的摩擦和争端问题上,美国起着主导作用。商业竞争因素、政治因素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干扰和制约中美贸易关系的正常进行。要解决好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最重要的是需要双方政府建立一种常规化的交流、磋商机制;企业要提高国际营销观念,建立公平贸易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8.
使用2003—2016年中国与5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基于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从总样本和分样本层面实证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层面上,对外直接投资可以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分样本层面上,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替代中国与东盟、印度和俄罗斯三大经济体的出口贸易,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其他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在中美贸易摩擦凸显的现状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针对性地投资对于加快我国“走出去”步伐和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美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几年,中美之间的高技术产品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并且出现了对美高技术产品顺差,于是有学者认为,中美贸易结构互补性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中美贸易正在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转向产品内贸易。本文借助于G-L指数、修正后的G-L指数及Aqui-no指数等分析工具,通过对中美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和国际比较,认为得出上述结论尚为时过早,中关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0.
艾华 《广东审计》2006,(3):22-26
今年4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会晤。此次中美首脑会晤举世瞩目,美国国务卿赖斯用“一个列满问题的、长长的清单”来形容胡锦涛访美双方要讨论的问题之多。在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两国需要商讨的议题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国际热点问题,在众多的问题中,中美之间贸易失衡问题,无疑将是此次会晤的一个重点。加之2006年是美国国会的中期选举年,中美贸易自然成为了美国两大政党争取选票的最好话题,也预示着中美贸易纷争将经历一个多事之秋,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中国企业,均须小心应对。2005年中美纺织品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