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项目工程施工的设备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行项目工程施工是国家对施工企业深化内部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经营机制和加强科学管理提出的明确要求。在实行项目工程施工中 ,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体制将面临从传统的“小而全”、“大而全”的封闭型管理向以工程任务为导向 ,以项目需求为轴心的开放型管理转变。如何发挥项目施工中设备的最大效能 ,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是施工企业设备管理人员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因此 ,在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 ,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将迎接新的挑战。一、项目工程施工对设备管理的要求实行项目工程管理时 ,应根据投资规模、施工特点、施…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使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有了明确的目标.在企业中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在过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和管理下所形成的管理职能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了,在贯彻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过程中,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市场经济就其本质来说一是高度的资源配置效率;二是高度的劳动生产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简言之,就是依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通过最有效的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达到企业效益的最大优化,而这项工作首先应体现在企业内部的计划管理上.  相似文献   

3.
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宏大基础工程。《条例》颁布实施一年多来,这项工程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条例》赋予企业的14项经营权逐步落实,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得到加强;转变政府职能的步代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社会环境有所改善;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优胜劣汰机制进一步发挥作用;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进展明显加快,内部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随着贯彻《条例》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贯彻《条例》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当前面临的问题包括思想认识不到位,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滞后,企业经营权落实的难度依然很大,不少企业缺乏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4.
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目前企业产权关系还未清晰、外部条件还有待创造的情况下,作为国有施工企业来说,应该继续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加大改革力度,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为企业稳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创造条件。我们在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探索企业“四化”(即企业集团化、项目法人化、要素实体化、内部市场化)发展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颁发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这对深化企业改革,推动企业进入市场具有重大意义。它给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走向市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和强有力的法律依据,为企业改善了外部环境。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除了外部环境的改善,还必须有企业内部改革相配套,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以适应市场的要求,使企业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这里想就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必须注意的几个内部因素提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国务院已明确提出企业改革要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深化企业改革使企业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实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除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外,最关键是要在企业内部找出突破口,掌握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主动权。作为在城市各业中首先进行全行业改革,最早被推向市场的是建筑业,这个突破口就是“项目法施工”。“项目法施工”是各部门和各地区的建筑施工创业,尤其是被确定推广鲁布格工程管理经验的  相似文献   

7.
《施工企业管理》1992,(12):8-8,7
1992年我公司从深化企业改革入手,狠抓经营机制的转换,不断深化项目管理,推动了我公司“质量求信誉、管理求效益、改革求发展、服务求市场”企业方针目标的实施,在外部环境仍为困难的形势下,实现了企业经营目标。总结1992年工作,我们重点突出了以下三项工作。一、以项目法施工为重点,深化内部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按照上级关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部署,我公司紧紧抓住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这个  相似文献   

8.
供电企业如何转换经营机制,走向市场?我认为,行业特征比较明显的供电企业仅注重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是不全面的,应该从管理体制与生产经营发展相适应的大方向出发,进一步贯彻局长负责制,改变目前供电企业是“内部核算单位”的现状,落实《企业法》,使企业成为自  相似文献   

9.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是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热点问题。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前提是政企职责分开。把企业推向市场,就必须给企业充分的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要增强企业活力,必须使改善外部环境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同时配套进行。  相似文献   

10.
关于军工大型企业建立内部市场经营机制的探讨李虹(沈阳新乐精密机器公司)党的十四大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务院于1992年7月颁发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要求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1.
新疆建设兵团第一建筑公司,是八十年代初组建的年青企业,公司原依赖于兵团内部的计划任务,近几年由于兵团内部任务不足和建筑市场的全面开放,迫使该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竟争,提高以项目管理为核心,以转换经营机制为突破口,进行全面改革。1992年公司各项经营、技术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荣获兵团“先进施工企业”称号,连续两年荣获“乌鲁木齐市优秀企业”称号。 一、加速机制转换,确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2.
深化国有施工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是当前我国施工企业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国有施工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内部外部条件和多方面配套改革,但归根到底还在于重建现代企业制度,使它既保持全民所有制性质,又有适合  相似文献   

13.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颁布以后,对于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既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审计工作如何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服务,成为内审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去年,我局审计部门坚持“解放思想,改进工作,突出重点,服务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指导思想,深化内审工作,抓住延伸审计、审计调查、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重要项目,为我局加快转换经营机制的步伐做出了积极努力。全年完成了52个审计  相似文献   

14.
我厂总装机容量1050兆瓦,现有职工2500余人。几年来,我们结合“双达标”活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的“双效”,主业稳步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企业要增强活力,提高“双效”,关键是要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一)改革检修体制开展“双达标”活动以来,我厂在设备整治与设备技改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现行检修体制活力不足,一方面检修工作量不饱满,另一方面又有不少项目外包施工,劳动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一、现代企业需要责任会计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和保证。责任会计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控制系统。它是以企业内部责任单位为主体,实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划分责任单位,明确责任目标,进行核算、控制和考核,是加强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重要手段和有效管理方法。因此,大力推行责任会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发挥内部审计优势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武钢(集团)公司审计处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中,武钢的内审工作,从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等方面,都得到了加强,内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适应武钢经营机制转换的需要,拓展经济效益审计1992年,...  相似文献   

17.
江苏海洋工程总公司是江苏省唯一的水下工程施工企业,从1991年起,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经过数年艰苦探索,终于闯出了一条适应市场竞争,持速、高效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4年来,产值、利税连年翻番,1992年至1995年,连年被省建委评为  相似文献   

18.
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的探讨刘宪忱企业经营机制是决定企业经营功能的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总和。它是多种机制的组合,企业经营机制决定企业的活力,企业活力是经营机制的反映,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需要从多方面整体上转换。一、实现经营机制转换的目标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根...  相似文献   

19.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当前的热门话题。要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企业经营机制。由于笔者的阅历所限,至今尚未见到明确的定义。本着“敢闯”的精神,大胆地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什么是企业经营机制?简单地说,企业经营机制是一种关系,它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企业内部上级与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所发生的各种关系,我们可以把这些关系的总和看成一个体系或系统,这个系统就是企业的经营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施工企业能否占领市场,取得竞争的胜利是与内部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紧密相关的。转换经营机制最敏感的问题,又是分配制度的改革。因此,施工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必须围绕市场,占领市场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