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宋朝是我国钱币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南宋钱币上的文字承袭了北宋时期钱币上的书法审美,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字体上虽不及北宋花样繁多、百花齐放,但在风格上各领风骚、个性独具.南宋钱币书法鉴证了"宋体书"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是我国钱币发展史乃至书法史中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2000年下半年六期<钱币研究>拜读之后,有如下质疑异议与感想,现提出共探讨. (一)第十期"广东新会市出土宋钱精选"一文,作者判定该窖藏属元兵追剿至新会时,南宋流亡王朝覆灭前,匆忙人埋之"国库"钱或"各路勤王"钱.但该文称窖藏品下限为"正隆元宝"(1158年)(实应为"乾道元宝"),而乾道元宝始铸于1165年,离南宋灭亡1279年尚隔一百多年之久,为何窖藏品中竟无"淳熙"直到"咸淳"诸多年号之南宋钱币入藏,足见该论点实难成立.  相似文献   

3.
浅谈宋朝书院教育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教育组织模式.它出现于唐朝,兴起于唐末五代,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持续了千余年.书院教育在北宋时期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书院制度,南宋时期达到了极盛.  相似文献   

4.
刘克庄散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对刘克庄散文创作特点的分析及对刘克庄散文编年的增补考订,将有利于学界进一步深入、细致、全面地研究刘克庄散文,更准确、更客观地认识刘克庄在南宋文坛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古代汉语在文体意义上使用的"散文"一词,出现在南宋.散文是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文体.唐宋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期.散文发展到唐宋,可谓真正从经史子中分离出来,由应用性向文学性转变.散文于传统的著书立说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写景、抒情、言志的广阔园地,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有了其独自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纵观两宋词的发展,基本上可归结为婉约、豪放两大派别。在风云变幻的社会背景下,大家竞起,北宋以婉约词为主流,北宋后期豪放词异军突起;南宋则以豪放词为主流,一直到南宋末豪放与婉约词相继走向末流。  相似文献   

7.
2008年8月12日,武威市博物馆在对武威塔儿湾西夏遗址进行勘察时,在距地表1米多的一处灰层中发现了大量摆放整齐的铜钱币.经专家现场清理,此次出土的钱币涉及唐、北宋、南宋、西夏时期30种(不包括无法辨识者)共计259枚古钱币.  相似文献   

8.
刘克庄被誉为"言文者宗焉,言四六者宗焉",其散文在南宋后期深受时人重视。相较于诗词研究,刘克庄散文研究总体上被学界冷落。回顾近百年来刘克庄散文的接受与传播过程,刘克庄散文研究具有诸多不容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1985年,江苏省高邮市在拓宽大运河工程中,出土了大批古代铁钱,其中绝大部分是南宋铁钱.在这批铁钱中,发现一枚面文篆书旋读"乾道元宝",背文真书上"春"下"拾"的折二铁钱(图1),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因为我国古代钱币背铸数字纪年,是从南宋淳熙7年开始的,在此之前的乾道时期,钱背尚未铸数字纪年.  相似文献   

10.
南宋钱自建炎始,绍兴、隆兴、乾道、淳熙等各个年号钱皆延续北宋钱的风格,多光背无文,篆楷成对.而淳熙七年以后,开历代之先河,在钱背铸有纪年数字,又称为纪年钱.至于为何在钱背添加纪年呢?<永乐大典>据<宋史>记载:"淳熙元年,铸钱曰淳熙元宝.七年后,因盗铸者多,遂令诸监逐年于背上铸年号以别之,其弊遂止.故记年自柒字始."从而可知在钱背添加纪年,主要是为了预防盗铸.由于私铸者一般不掌握面背合范准确合拢的技术,私铸的钱背轮廓模糊不清或成平背状,与官铸钱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易被人们识别、拒用.在钱背添加纪年这一防伪盗铸的技术手段对于禁绝私铸钱的确具有一定的效果,这从史书记载的南宋后期私铸钱逐步绝迹可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