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既是原作的读者也是译本的创造者,身兼双重身份的译者在翻译时必定会受到其文化传统、思想潮流、语言功底、价值观、翻译观的影响,从而引起创造性叛逆。解构主义的翻译观是把译文从屈从于原文的处境中解放出来,从崭新的阐释角度,把译文当作独立的文本来阅读,从而赋予原文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张奎志 《理论观察》2008,(6):125-126
所谓体验批评是指在批评过程中批评家要像作家在创作作品时一样,全身心地去体验和感受文本,通过对文本感受和体验,来最大限度地把握并传达作品的内涵。体验批评认为,只有对文学文本有了深切体验的批评,才是真正的文学批评,那种不是来自对作品的阅读、感受的批评,都不属于体验批评,也不是一种真正的作品批评。  相似文献   

3.
周晓燕  丁媛 《魅力中国》2010,(23):295-295
文学是座语言宝库,文学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语言精华所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语言;阅读和学习优秀文学作品能培养语感,发展形象思维,培养文学鉴赏能力,不但能发展个性,健全人格,陶冶情操,而且能够提高文化素质和语言修养。我们提倡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要以丰富的文本阅读量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林立 《魅力中国》2010,(16):68-69
刘勰与伊格尔顿是两位不同国籍、不同时代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比较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文学观和文学发展观之异同,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文学的本质与文学的政治性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赵颖 《发展》2013,(10):91-92
作家在文学场域中的地位问题常常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语言学对文学理论阵地的渗透与深度浸润,作家的身份也在发生着裂变。在俄国形式派看来是作品决定一切;英美新批评却认为文本是自足的;结构主义们建构作者;解构主义消解作者。他们都借助语言这一强大的武器,认为作者已被语言所遮蔽,富含个性的他们几乎没有言说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新批评派重视文本,关注诗歌语言,其多方面的探讨对解读诗歌有如下启示:文字的本意、比喻义及其在新的语境下获取的独特意义,三者之间存在动态的关联,诗歌语言的魅力来源于这些复杂多样的意义的矛盾统一。对诗歌语言多个层面含义的考察有益于对诗歌的深入解读。先锋诗的"反懂性"特点,给阅读与欣赏带来难度,如果用新批评的"反讽"、"张力"等理论去分析先锋诗《剧情》,就为其意义的理解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语言在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把语言学引入国际关系研究,为人们深入理解和说明世界政治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这一跨学科努力的学术意义和价值,除了有赖于语言视角在经验层面提供更多具有解释力的实证分析之外,还需要人们从理念上对语言视角给予适当的讨论和说明。在纷争繁杂的中外哲学传统里,至少有三种重要的语言观可以作为语言视角的哲学根基。它们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语言哲学、20世纪西方语言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语言观。语言视角提出并强调了一组包括话语、文本、互为文本、语境、话语分析在内的基本概念,它们是从事话语政治研究的基本要素。语言视角还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以及价值论方面,提出词语与世界政治之间密切联系的基本观点。从哲学基础、基本概念和学术观点方面探讨语言视角,旨在为国际关系学科的话语政治研究搭建一个基本分析框架,从理念上说明把语言学引入国际关系这一跨学科努力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翻译研究的语用学转向,翻译批评的重点也应从文本转向文本生产的相关因素,把视角转向语言使用与语用价值,着重考查语用学转向对翻译批评的作用。文章探讨语用学转向翻译批评的哲学渊源,探讨开展语用学翻译批评的层次和标准,指出批评标准体系是一个动态多元的开放系统,以多维度、综合性、描写与规范相结合,以描述、解释翻译现象为主。  相似文献   

9.
吴宗义 《魅力中国》2011,(12):272-272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目标,在理念上有了较大的变化。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改变教学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俞冰 《黑河学刊》2010,(12):31-32
在中国文学史上,汉末建安时期的《典论.论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篇系统的、有创见的文章。《典论.论文》论述了文学批评问题,对文体作出了比较科学的分类,提出了不同文体对文章风格和修辞的不同要求、"本同"范畴、著名的"文气说"、文学的社会作用和价值等问题,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叶晖 《理论观察》2004,(5):96-97
我们正处于一个媒体时代,传媒即生活,生活即传媒。大众传媒以积极的姿态不断的生产需求,制造“幸福神话”和充当“生活牧师”,并通过对具体的商品和生活方式消费的诱导以及新的意义空间的开拓使大众在不知不觉当中成了完美的“消费机器”。  相似文献   

12.
山之肖像     
  相似文献   

13.
洪扬 《中国经贸》2007,(8):48-48
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台商投资的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成立于1991年,专业从事自行车零配件和运动健身康复器材的研发、生产及销售。2006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8亿元,全年出口总额为7349万美元,其中,健身康复器材销售总额达2.3亿元,为国内运动健身器材产品主流制造厂商之一,  相似文献   

14.
海子--一位生活在功利的现实世界中的具有哲学家气质的诗人,在无尚的精神追求中与功利的科学精神发生矛盾与冲突,丧失了精神的家园,信仰荒芜而导致诗人自觉地结束了被叔本华称为"梦境"的人生.  相似文献   

15.
袁慧  陈泽宇 《中国经贸》2008,(16):52-53
自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以来,聘任制作为改革的亮点之一开始在深圳、上海两地试行,并且因为公务员的“临时身份”以及高薪聘请备受争议。聘任制作为以打破公务员永业制和稳定性为目的的改革方式,由于利益冲突、实际制度的短缺、改革步伐过小等原因导致聘任制的实施遇到种种困难。  相似文献   

16.
自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以来,聘任制作为改革的亮点之一开始在深圳、上海两地试行,并且因为公务员的"临时身份"以及高薪聘请备受争议.聘任制作为以打破公务员永业制和稳定性为目的的改革方式,由于利益冲突、实际制度的短缺、改革步伐过小等原因导致聘任制的实施遇到种种困难.  相似文献   

17.
18.
在营利和公益之间的社会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中国,"NGO"已是一个被众人知晓的名词。它的全称是"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意为"非政府组织",指独立于政府之外、不以营利为目的的自愿者的组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非政府组织开始在中国出现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8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1.4万个,且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9.
The remarkable economic succ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1990s led many observers to talk about a ‘New Economy’.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main issues, includingfaster productivity growth, the stability of inflation despitevery low unemployment, the reduction in output volatility, therole of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boom in the stock market. Thepaper also considers whether or not the acceleration in productivitygrowth can be sustained, and the possible implications for therest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20.
熊怡 《今日重庆》2010,(12):66-66
2005年10月,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在重庆召开来自41个国家(地区)的124个城市近千名来宾会聚一堂,积极探讨创新城市发展模式.这是重庆继“AAPP”会议之后承办的又一次规模大、规格高、影响广的国际性会议、会议的主题为“城市·人·自然”,紧扣主题,会议设计了喧嚣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