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贸易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相关数据,阐述了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的现状,分析了对日出口农产品面临人民币过快升值、日本设置农产品贸易壁垒、企业出口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相关机构与企业两方面提出促进山东省农产品对日出口的发展对策,使山东农产品出口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亚五国蔬菜生产与出口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测算分析了中亚五国蔬菜及各类蔬菜的出口竞争力,并得出以下结论:吉尔吉斯斯坦的蔬菜出口竞争力最强,且呈持续快速增长趋势;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蔬菜出口竞争力较强,并也呈增长趋势;中亚国家在番茄、卷心莱、萝卜、黄瓜等蔬菜品种上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以姜、蒜为代表研究调味蔬菜的出口竞争力,结果表明中国调味蔬菜总体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出口优势明显,但在出口贸易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深加工产品少、产品销售价格低、出口市场集中、无序竞争严重、受到进口国的不公平待遇、产品出口受阻等问题,提出通过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健全调味蔬菜质量标准体系、加大调味蔬菜的科技研发与引进的力度及建立有影响的中国调味蔬菜品牌等策略来解决。  相似文献   

4.
结合有关数据分析山东省关于农产品出口的现状,解析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过程中存在的结构问题、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山东省农产品面临问题并积极寻求应对策略,扩大农产品的出口,促进山东省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蔬菜一直是黑龙江省优质的农产品,也是黑龙江对外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带一路"等政策的实施,立足于黑龙江省蔬菜出口的实际条件,黑龙江省实施蔬菜向西出口战略。该文分析了黑龙江省蔬菜向西出口的动因,分析了当前黑龙江省蔬菜出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黑龙江省蔬菜产业向西出口提供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东蔬菜产业出口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等全国主要蔬菜出口省份蔬菜产业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主成分分析,认为山东蔬菜产业出口竞争力的综合水平远远高于其他省份,有许多重要的促成因素和经验,但同时面临出口竞争方面的潜在压力,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和不足。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VEC模型对山东省GDP、FDI、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GDP、FDI、进口和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这说明山东省FDI、进口、出口和经济增长之间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相互影响。但FDI和进口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是太大,出口的影响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经济增长对FDI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孙科 《中国-东盟博览》2012,(10):10-11,21
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蔬菜的出口量增长迅速,关于研究蔬菜贸易的文献主要集中在度量蔬菜出口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方面。本文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及其它蔬菜出口大国蔬菜出口量的波动情况和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模拟的时间趋势曲线表明未来我国蔬菜的出口在波动不是很剧烈的情况下,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9.
利用山东省1990~2007年的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进行协整分析,验证了山东省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并提出在当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山东省可以通过鼓励对外直接投资来带动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出口贸易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省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关系进行协整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到如下结论:山东省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山东省出口贸易规模的发展既影响着能源的消费量,又受到能源消费量的制约。在当前能源供给压力趋紧的情况下,为保持山东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山东省需要采取积极措施,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降低高能耗产品出口比重,同时,还应促进出口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降低出口产品生产的能耗。  相似文献   

11.
2006年5月29日,日本开始实行《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这是被称为世上最苛刻的技术标准,大大抬高了对日农产品出口的门槛。日本作为山东省首要的农产品出口国,这一制度的出台对其农产品出口影响巨大。本文以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为背景,结合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现状,系统分析了“肯定列表制度”可能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造成影响的因素,提出了山东省应对由此带来的出口压力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由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主办,山东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承办的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农产品电子交易专业委员会暨"全国农产品电子交易模式创新交流会"于2014年3月30日在山东省寿光市召开,中农办张冬科局长、商务部电子商务司蔡裕东副司长、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许波副司长、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戴中久会长,寿光市委常委、市政府王惠玲副市长、天津易特集团有限公司李铁总经理等领导嘉宾出席成立大会,来自全国部分省市农产品电子交易企业负责人、农产品流通方面专家、金融机构负责人等2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高出口强度企业的资源能力和利润水平均高于非出口与低出口企业,资源能力与企业利润的相关性也最强;低出口强度企业的资源能力水平与利润水平与非出口企业相近甚至略低。  相似文献   

14.
运用2005—2008年中国14个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分析企业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中学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违背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自我选择效应不显著,并且存在“生产率悖论”;出口中学效应也不显著。虽然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出口规模正相关,但在控制其他影响出口规模的变量后,生产率与出口规模则呈现负相关;在控制其他影响生产率的变量后,出口规模与生产率同样也会呈现负相关。中国企业出口的自我选择效应不显著的原因在于其加工贸易等现实条件与经典理论假设的背离;而中国企业出口中学效应不明显的重要原因则在于其自我选择效应的不显著和规模报酬递减。  相似文献   

15.
运用1999—2007年中国160多万家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检验出口贸易是否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分析表明: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存在显著的工资差异,出口企业的工资比非出口企业大约高7.1%;出口企业未出口前与其他持续非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别,甚至低于非出口企业。因此,出口贸易的确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2005~2007年418家浙江省企业面板数据,分析浙江省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内在关系。比较分析FE方法、RE方法和L-P方法在估计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结果,然后分别运用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比较分析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浙江省企业生产率与出口之间的关系支持"自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  相似文献   

17.
使用2000—2006年海关和工业企业数据,从企业出口水平角度对2003年以来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效应进行评估,并且分析了政策影响企业出口水平的微观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研究发现:(1)转型升级政策降低了加工贸易企业的平均出口水平。从微观层面发现,企业生产率和出口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出口水平的重要渠道,政策通过降低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进而降低了企业的平均出口水平。(2)政策通过提高企业的进入、退出概率和降低新进入企业的存活概率,进而降低了企业的平均出口水平,市场调节机制的结果与不同经营主体企业的动态调整过程有关。(3)加工贸易企业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效应和转变贸易方式提升企业出口水平,但是提升幅度没有超过企业进入和退出带来的降低幅度。研究认为,转型升级政策降低了加工贸易企业平均出口水平,内在原因在于企业面临调整成本,进而降低了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与企业动态变化的市场调节机制密切相关。政策促进了贸易方式的转化,这说明转型升级政策优化了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出口企业的国内空间位置与目的国选择之间的关系,探索企业在国内空间布局对其选择出口到遥远国家与邻近国家的影响。研究发现:位于中国内陆地区的出口企业因具备劳动密集型特征,采用铁路运输方式更有可能出口到资本密集型、具有高外部需求的遥远国家;与此相对,位于中国东部地区的出口企业因具备资本密集型特征,更有可能出口到劳动密集型、具有较低外部需求的邻近亚洲国家。从微观层面而言,布局在城市外围的企业通过运输成本及生产要素对企业出口到遥远国家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制度质量为视角,构建产业集聚对中国企业出口决策影响的理论机制。同时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针对理论机制的三个研究假说进行验证。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方法以及Heckman选择模型对理论机制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促进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产业集聚通过教育发展和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通过对不同行业类型、不同窗口期样本以及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的计量检验发现,三种研究假说依然稳健。同时,对知识产权保护和法治建设的制度质量视角的进一步讨论,再次验证了产业集聚通过制度质量对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有重要影响。在对渠道进一步识别时发现,金融制度通过融资成本影响企业出口决策,教育制度通过企业的创新活动影响企业出口二元边际,因此,产业集聚通过金融制度与教育制度促进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微观渠道是企业融资成本与企业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20.
企业出口不仅取决于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且受到国内市场环境的影响。要素价格扭曲导致的资源错配会对出口企业产生不利影响,进而有损其出口竞争力。然而,现有文献较少研究要素价格扭曲对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尤其缺乏相关经验分析。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扭曲税”的理论框架分析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关系,认为:要素价格扭曲会阻碍企业间的资源再配置,削弱更替竞争的效率提升效应,使得大量低效率企业不能进行市场出清,同时还会抑制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进而不利于企业通过效率提升和技术进步来提升出口竞争力。同时,国内需求增长产生的本地市场效应、需求引致创新效应、经济集聚效应等不仅能促进企业出口竞争力提升,还会弱化要素价格扭曲对企业出口竞争力的负面影响。采用中国1999—2007年工业企业以及2007—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发现:企业的要素价格扭曲(包括资本价格扭曲和劳动价格扭曲)程度与其出口竞争力显著负相关,同时,要素价格扭曲程度与企业的市场退出和技术创新概率也显著负相关,表明要素价格扭曲会显著抑制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其中存在阻碍低效率企业市场退出和抑制企业技术创新的传导路径;内需增长对企业出口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且能显著弱化要素价格扭曲对企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抑制作用;要素价格扭曲对企业出口竞争力的负向影响存在企业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表现为资本价格扭曲对融资约束较低的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影响更为显著(相比私营企业),而劳动价格扭曲对劳动报酬占比较低的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影响更为显著(相比国有企业),要素价格扭曲对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影响更为显著;此外,劳动价格扭曲对企业出口竞争力的负向影响比资本价格扭曲更大。相比于以往文献,本文拓展和深化了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效应以及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并从内需增长的角度为深入认识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要素价格扭曲的企业出口竞争力抑制效应及其微观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各地应持续深化各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切实缓解各类微观经济主体(尤其是私营企业)的融资约束,并持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