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工智能技术逐渐被组织广泛应用,但员工人工智能技术采纳水平尚未达到预期,研究员工人工智能技术采纳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文献研究出发,厘清了人工智能技术采纳内涵及其测量和研究方法,梳理了技术采纳研究的理论基础,并按行业整合了人工智能技术采纳的现有研究,建立了组织及个体的人工智能技术采纳、持续采纳理论研究框架,在此基础上,整合技术-组织-环境框架、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及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探究了环境、技术及组织和个体因素对员工采纳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途径,构建了员工人工智能技术采纳多层动态影响模型,最后提出本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丰富了人工智能技术采纳的理论研究成果,为本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基础铺垫,也为企业采纳人工智能技术和激发员工持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7,(15):207-209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除险加固技术的研究,分析了自然灾害导致工程险情的主要特点,探讨了除险加固技术的安全性评价、应对方案的明确和应急技术预案研究,并进一步对水利工程除险加固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阐述了工程除险加固施工技术的重点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内容和常用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Eisenhardt 2000年以后发表的6篇经典管理案例研究论文为例,分析了4种主要的案例研究资料分析技术在管理案例研究中的应用:Glaser和Strauss的扎根理论资料分析技术、Miles和Huberman的质性资料分析技术、Yin的案例研究资料分析技术和Eisenhardt的案例研究资料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油田的深入开发,钻井技术有了质的发展,钻井工艺技术研究、破岩机理研究、固控技术研究、钻井仪表技术研究、保护油气层钻井完井液技术研究以及三次采油钻井技术等都取得了科研成果,施工技术逐渐多样化,目前已在水平井、径向水平井、小井眼钻井、套管开窗侧钻井、欠平衡压力钻井等方面获得了突破。一些先进的钻井技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计算机控制下套管技术、套管试压技术、随钻测斜技术、密闭取心技术、固控装备、钻井仪表、钻井液监测技术、MTC固井技术及化学堵漏技术等,本文就国内钻井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技术并购研究目前正处于第三阶段,即对技术并购模式、绩效等领域的多元化研究。技术并购已在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方面形成了重要进展,而关于企业技术绩效、产品绩效等的研究更日渐丰富。目前,中外学者就技术并购的内外部动因已经初步形成了共识,但在并购模式与并购绩效方面仍存在一些学术争论。未来技术并购期待着在技术并购对于并购企业的影响效果即技术绩效、财务绩效等方面的研究形成共识,在技术并购形成与作用机理的动态研究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6.
效率分析,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技术效率的测算在经济与管理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行技术效率的经验研究,必须基于某种适当的技术效率测度方法。文章综述技术效率测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历程。对技术效率测度前沿分析方法中的非参数方法和参教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指出现有方法的不足,并从研究思路方面提出技术效率测度前沿分析方法在中国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本文中,主要结合了乙烯装置分离技术的基本分离原理,并在进行乙烯装置分离技术的国产化开发研究,充分的结合了乙烯装置分离技术的分离特征,进而综合性的介绍了乙烯装置分离技术的国产化研究方法,并在进行乙烯装置分离技术研究的过程中,充分的结合了分离基本原理、乙烯装置内部的传质分离公式,为乙烯装置分离技术的研究提供了相应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对当前技术经济问题研究多样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在不断加快,知识经济初见端倪,面对这一新的形势,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技术和经济之间关系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交叉学科也面临新的研究任务。本文对近几年技术经济学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研究问题多样化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从学科和技术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解释。最后作者认为,虽然技术经济问题研究是多样化的, 但是技术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向可持续发展方向集中。  相似文献   

9.
郭护 《东方企业文化》2013,(10):186-187
新兴技术相关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发展的很快。国内学者主要涉及新兴技术的管理措施、新兴技术的行业中的使用情况、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并区别新技术和新兴技术的不同之处,对新兴技术的商业化进行评价,研究这项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创造和发展的概念意义,但是在深度和广度研究新技术和新兴技术的创生与演化方面,尚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本文笔者将从新兴技术管理的概念和特征谈起,对新兴技术中项目管理、工业管理以及新兴技术管理的创新、整合进行研究与探讨,并对新兴技术管理的前景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世纪以来,对于社会技术系统研究中的技术研究开始从技术决定论和技术的社会构建论向着技术与社会共同影响论转变,这在某种意义上促使人们对工程伦理学研究进行深刻反思.因而,在工程伦理学的研究中,社会技术系统论有助于对传统工程伦理学的“外在主义进路”进行批判.本文对此进行了一系列阐述,介绍了社会技术系统论和工程伦理学,并对于社会技术系统论视角下的工程伦理学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标:估计中国工业部门投入体现的技术进步和非体现的技术进步。研究方法:利用中国工业部门30个行业2002~2014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基于动态StoNED模型估计了投入体现的和非体现的技术进步。研究发现:中国工业部门存在投入体现式技术进步,这在劳动要素上表现得最为突出;非体现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总体上比较低,行业之间差异明显。研究创新:根据动态StoNED模型估计了中国工业部门技术进步的根源。研究价值:对促进工业部门技术进步具有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罗财金 《价值工程》2022,41(2):194-196
当前国内外岩土勘察技术关注热点一直是岩土工程勘查智能信息化技术,国内外研究学者在研究此技术方面也获得了较多成果。本文主要对勘察智能信息化技术过程进行分析,并从互联网角度,对勘查技术痛点与岩土工程勘察智能信息化技术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勘察行业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标:由替代弹性σ入手改进中国技术偏向测度。研究方法:基于改革时期省际面板数据估计时变替代弹性,将其嵌入改进增长核算法测算中国技术偏向,并以O&R法探讨国民经济与三次产业技术偏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由于σ<1且存在净劳动增强型(γ>0)技术进步,中国技术变化整体呈资本偏向,但存在倒U形变化趋势及明显的产业差异;分解结果表明,1979~1994年中国技术偏向由结构变化(组间效应)主导,1995年后由实质变化(组内效应)支配。研究创新:以时变替代弹性刻画技术偏向时期变化,据O&R法揭示技术偏向的总分关系。研究价值:改进技术偏向变化趋势测度,推动技术偏向总分关系探讨,并可促进要素收入分配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史佩军 《价值工程》2022,(13):146-149
为了研究BIM技术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阶段技术、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的作用,本文通过笔者亲历的佛山地铁2号线某项目案例,分析研究了BIM技术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阶段技术安全质量进度等方面的应用,从施工方的角度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分析研究表明,BIM技术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场地布置、图纸审阅、现场交底、质量安全管...  相似文献   

15.
欺诈信息的嵌入导致企业信用风险出现失真现象,如何辨析欺诈信息、还原企业信用违约真实水平是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研究的热点。文章以孤立点挖掘理论为视角,综合分析了引发企业信用失真的欺诈信息的辨析技术:非线性滤波技术、聚类技术、分类技术、统计技术、信息论技术、近邻技术与混合技术,并基于研究企业信用失真这一目的,针对欺诈信息辨析技术的创新发展提出了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静力触探技术是一种原位测试技术,避免像传统分析取样方法对原土层结构的破坏,可以有效地获得施工土层工程性质参数,在工程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了静力触探技术机理,并研究了静力触探技术应用研究,本文的研究,对于工程勘察设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造纸工业充分利用我国木材资源,研究开发高得率、高白度的化学机械浆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各种非木材纤维原料的备料、净化技术和设备,加强非木材纤维配抄技术的研究,开发皮纸脱墨和分级利用的技术和设备。研究少污染、无污染制浆技术、漂白技术,如氧碱制浆漂白技术、生物制浆技术、溶剂法制浆技术等。开发低定量和高填料含量的纸和纸板产品制造技术,研究开发涂布技术、复合技术及无纺布技术。研制各种功能性用纸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生活用纸,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加强各种制浆造纸工业用的化学助剂研究开发,加强对节能降耗、防治污…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RFID技术进行了研究归纳和总结,就RFID技术在农产品物流系统中应用存在的应用技术研究、安全问题和规范标准制定等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对其未来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宁小玲 《企业研究》2006,(10):51-53
有关制度与技术的经济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技术创新学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发展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中都有研究:研究的角度各异,包括制度以及制度变迁、技术以及技术变迁、制度与技术的关系、制度与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等,研究的方法从静态、均衡到动态、非均衡,从定性规范研究到定量经验研究:研究的背景从发达市场经济环境到计划经济环境,再到转型经济环境。梳理清制度与技术经济理论发展的脉络,为研究在我国转型经济环境下,如何通过制度条件的完善,激励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微观企业层面综合研究了全球价值链下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框架,弥补了已有微观层面研究企业技术能力片面化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战略创业精神、企业内部技术积累、外部技术获取、企业外部市场和制度环境共同影响着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全球价值链上知识的转移对发展中国家企业经常是外生的,具有更高技术基础的企业更容易吸收复杂的、隐性的技术知识.全球价值链中发展中国家企业除了技术模仿提高技术能力外,还可以打破已有的技术范式,超越既有技术范式下技术资源和市场的竞争,建立新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