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李生同志作为天津市河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始终将"推进社会建设、保障民计民生"为己任心系群众,无私奉献。在他的带领下河东区就业工作迈向一个新台阶2010-2011连续两年新增就业指标全市排名第一,就业窗口被评为2008-201年度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就业经验在全市就业大会上做典型发言。李生同志曾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河东区优秀领导干部"荣誉称号,2004-2011年连续8年人力社保工作在全区党政目标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2011年,局党组织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被评为全区十个模范党组织局领导班子被授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听到韦思彪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上,他却留下了一个"村官"的时代风范和不朽身影.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中,艺术与企业经营分割太远,仿佛一部分人在云端,一部分人在地下.但,他是一个例外,他是一个文化商人,在他的生命中充满着梦想与激情. 记者初次见到他,是在郑州高新区特色产业发展--"中国新材料城"建设研讨会上.他的着装吸引着众人的目光,与众不同,骨子里透射出一股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4.
采访盛军博士是一种精神享受. 他的思维有点怪,当人都不看好国企的时候,他却觉得国企正是发挥个人才能的最好天地.当记者与他探讨他从事的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时,他却大谈"生物中药".当记者问他"你的理想是什么"时,作为一个国有企业的领路人,他却出语不凡:"我的理想是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真正搞出点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东西."在一次中央媒体组织的关于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座谈中,他又出语惊人:"冥冥之中,我就觉得东北肯定要有所作为.二十年前看南方,二十年后看东北……"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新区》2012,(1):58-59
回眸2011,蚌埠高新区回荡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收获了"加快发展,跨越赶超"的累累硕果。回眸2011,高新区管委会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便是这累累硕果中最大的一颗。2009年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2010年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蚌埠高新区人铿锵前行,努力奋进。回眸2011,"十二五"开年匆匆而去。我们从一个个数字的变迁中读出这座开发区的"追求卓越、永不停息",在一个个亲历者的叙述中读出这座开发区的"负重致  相似文献   

6.
宜君县在考核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引领方向、转变作风、推动落实"的工作思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推动发展.2011年综合考核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等次,并荣获全省"2011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争先进位奖",综合排名由2010年的53位跃至2011年的43位.  相似文献   

7.
3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近25分钟的讲话中,9次提及"中国梦",44次提到"人民".他对"中国梦"的阐释,触动并点燃了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的"民生梦",是强国富民、改善环境的"小康梦",也是追求和平发展、睦邻友好的大国和平崛起之梦,更是人民的梦、百姓的梦. 中国梦,复兴梦 袁隆平:粮食安全就是我的"中国梦"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一个是希望亩产1000公斤的目标能尽快实现.这就是我的梦——粮食安全的梦.  相似文献   

8.
在麦戈文的第102次中国之行中,他收获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惊喜。1月30日揭晓的"2007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中,评委会将一个新增设的奖项——  相似文献   

9.
据说英国诗人拜伦一次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盲人胸前挂的牌子上赫然写着:"自幼失明,沿街乞讨."可他手里乞讨用的破碗里却空空如也.诗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灵机一动,在他的牌子上加了这样两句:"春天来了,我看不见!"立即引起了人们的同情心,过往行人纷纷解囊相助.  相似文献   

10.
在柴达木西部一座荒山上,有"一个太阳、一个人、一本书、一首歌"的故事.说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钻工,隆冬时节一个人守着钻井队的事情.他个子不高,钻工兄弟都叫他尕娃.那年是尕娃要求留守的,因为他几次回家乡都没找到对象,说还是把机会让给兄弟们吧.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发展是硬道理",为了答好这一"硬邦邦"的命题,他总结历史,放眼世界,立足现实,领导和指导着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发展奇迹,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崭新模式--"台阶式"发展模式,这一模式象一根有着强大张力的杠杆把中国经济的金球不断推向新的高度.江泽民接过邓小平的接力棒,以其沉稳、开拓、创新的精神,高举旗帜,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的伟大事业,把中国经济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当他面对新世纪新的挑战,大胆地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为制定第十个五年计划指明了方向,确立了主题,这一新思路在中国经济跨人新世纪的发展中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谢霞 《宁波通讯》2012,(22):56-57
他目光敏锐,总能捕捉到"下一个市场";他潜心研发,以自主品牌决胜市场;他亲和力强,视员工为家人。作为一名企业家,他无疑已足够成功,2011年初,凭借"大功率中速船用柴油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创新项目,他为宁波捧回一个沉甸甸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国内柴油机行业获得的最高荣誉。它的意义,绝不仅是一个企业获奖,透露的是国家对装备制造业发展方向的重视和期望;它所带来的影响,也绝不仅是助推中策未来发展,更是吹响了整个柴油机行业迈向自主创新的集结号。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他又觉得自己肩上的任务还很重,要走的路还  相似文献   

13.
@@ 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讲话中指出,2011年民族教育工作重点主要有:筹备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十二五"民族地区国家及区域发展规划,明确和细化今后一段时期民族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思路、发展任务和政策措施.印发<关于加快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推进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推进区域创新,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便是发展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2011年,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以下简称"科技部火炬中心")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20多年实践与经验总结基础上,启动实施了"一个行动,两项工程",即"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其中,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作为科技主管部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国家高新区发展内涵、促进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结合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探索与实践,在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中引起了高度重视与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5.
4月23号,锦江小礼堂,上海市十大青年经济人物评比答辩在紧张地进行着,傍晚时分,名单揭晓,上海云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有毅以高票当选.一年前,他曾获得了上海市十大青年"精英奖",宽泛地说,他这一次也算是"蝉联"了.施有毅说:"是云都品牌造就了我的荣誉,我只是一个幸运儿."  相似文献   

16.
南通人的大港梦可追溯到1904年.这一年,亲手打造近代中国第一城的民族实业家张謇,在兴办纱厂、电厂、学校和博物馆的同时,在长江天生港边建造了"通源"、"通靖"码头,从而勾画出他实业兴国的完整蓝图.新中国建立后,南通历届政府都重视港口建设,使长江岸边的码头从几个发展到几十个.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的市领导带领全市人民建成了长江中第一个万吨级码头,为80年代初南通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市大小码头单位达到28家,带动了港口工业的大发展.第八次南通市党代会提出了"以港兴城"发展战略;南通市第12届人代会第1次会议作出了"建设大港口,营造江海共兴新格局"的决议,是在新形势下南通"依托江海,崛起苏中,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的战略举措,是南通在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7.
纵览     
《走向世界》2011,(34):10-13
科技德国机器人帮助截瘫患者实现"行走梦"German Robots Help Paraplegics to Realize Their"Walking Dreams"2011年10月27日,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截瘫试飞员Amanda Boxtel出席记者招待会。他在工程师的帮助下,借助便携式机器人行走。在"外骨骼"的帮助下,43岁的Boxtel能够站立和行走。Boxtel曾在一次滑雪事故中受伤,使他下半身截瘫。这个靠电池运转的设备能根据使用者手的运动情况帮助使用者行走。  相似文献   

18.
正当"十二五"开局之年,建党90周年大庆之际,全国全党正回顾光荣历史并展望美好未来之时,我们迎来了中国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2011年6月7日,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第七次代表大会在京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我第一次见到何伟哲,是在一个"求职路上的大学生"座谈会上,他静静地坐在会场的一角,听着大家的发言,直到座谈会快结束时,何伟哲才最后一个发言,他的发言很简短,但与前面的发言不雷同.  相似文献   

20.
张全 《中亚信息》2012,(4):27-29
在2011年10月31日举行的大选中,吉尔吉斯斯坦总理阿尔马兹别克·阿坦巴耶夫以62.88%的显著优势赢得本届总统选举。这是吉独立以来举行的第六次总统选举,也是2010年4月巴基耶夫政权解体之后的首次总统选举。他能否改变吉政权非正常更迭的"魔咒",将国家带上稳定发展之路?被冠以"亲俄派"的他,又能否在俄美间施展平衡外交术,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