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Johnson模型研究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与支持行为,研究结论认为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支持行为并没有显著改善公司主营业务现金流量状况,只是一种账面上财务业绩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大股东对上市公司采取掏空或支持投资行为的关键在于双方的博弈,若大股东的综合资本成本较低,那么大股东和上市公司之间存在重复博弈,这种情况下大股东采取支持行为,为了获得更长远利益;反之,则两者之间就是"囚徒"模型,大股东选择掏空追求短期利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大股东重要行为方式——资产注入为研究对象,归纳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及资产注入方式对上市公司业绩和市场收益的影响,并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玻纤(600176)公司控制性大股东资产注入事件对上市公司的超额累计收益的影响程度,揭示大股东支持行为所产生的短期和长期收益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大股东支持行为为突破点,构建配对模型,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大股东支持行为的市场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支持行为的短期市场反应显著;不同支持方式的短期市场反应不一;国有股权支持方的支持效果优于民营股权支持方的支持效果。建议培育高效率的控制权竞争市场,增强财务困境上市公司自我造血能力,最终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5.
江妍 《财会通讯》2009,(1):34-36,39
本文以大股东支持行为为突破点,构建配对模型,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大股东支持行为的市场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支持行为的短期市场反应显著;不同支持方式的短期市场反应不一;国有股权支持方的支持效果优于民营股权支持方的支持效果。建议培育高效率的控制权竞争市场,增强财务困境上市公司自我造血能力,最终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6.
大股东控制上市公司,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获取私人利益,财务报告舞弊是隐瞒大股东行为的手段。本文从大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现象着手,研究股权结构与舞弊之间的相关性,从股权制衡与培育大股东诚信义务方面提出了治理大股东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控股股东掏空上市公司行为的研究成为资本市场研究的热点,文章就这一领域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内部资本市场刚性、董事会成员"羊群"行为以及政府干预是掏空行为的主要成因,并分析掏空和支持两种不同利益输送行为的选择与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盈利性、大股东持股比例和股权性质相关。通过对现有研究的主要结论、关键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阐述,以利于更好地理解大股东的掏空与支持行为、防范掏空危害、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后,资产注入成为大股东支持上市公司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期大股东支持行为的表现——资产注入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资产注入事件的短期市场价值增值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量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被曝光,使用案例分析这种行为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拥有上市公司绝对控制权的大股东通过资金占用、关联交易、提供违规担保等手段掏空上市公司.文章以?STYH的大股东YH天成集团对上市公司掏空行为为例,分析YH天成集团作为大股东?STYH所使用的掏空手段及其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最后为如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我国的制度背景,在代理理论框架下,就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股权再融资认购选择对承诺续扩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大股东是否参加股权再融资认购,上市公司都有承诺续扩的可能。但是,与大股东参加股权再融资认购相比,大股东放弃认购更容易导致承诺续扩行为的发生与恶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需要对上市公司及大股东的行为加强监管,尤其是需要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进行监管和抑制.根据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年报出具的审计报告,分析了大股东欠款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欠款的成因,并提出了抑制大股东欠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我国金融类之外的A股上市公司2006-2009年存在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研发投资、股权制衡与上市公司"掏空"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存在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公司披露了研发投资情况的比未披露研发投资情况的公司"掏空"程度要大。另外通过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存在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公司其研发强度与该上市公司"掏空"程度显著正相关,而存在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公司股权制衡与大股东"掏空"程度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郭倩  黎尧 《财会通讯》2014,(9):71-74
本文以2008年至2011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并根据终极控制股东的产权性质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控股和民营控股,考察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间大股东资金占用与企业财务风险的关系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发现:大股东资金占用程度越大,企业财务风险越严重;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国有控股股东的存在会抑制财务风险与大股东资金占用程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搜集了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政治联系和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数据,明确区分了民营上市公司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和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政治联系是否有助于抑制大股东资金占用.研究结果表明: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显著抑制了民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且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层级越高,对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抑制作用越强;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资金占用正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股权相对集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平均在40%以上,这种高持股比例导致大股东与其他投资者之间存在重大的利益冲突,其结果可能发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以2004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越集中,公司的应计利润越容易被大股东所操纵。还发现,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时更容易操纵应计利润。  相似文献   

16.
刘铭 《财会通讯》2021,(10):66-71
文章以2005—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存在大股东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其财务重述的倾向性更高,且大股东的质押比例越高,财务重述的次数越多、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以及大股东为自然人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导致财务重述的概率更高;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抑制大股东股权质押所诱致的财务重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公司治理水平较差的上市公司以及大股东掏空较为严重的上市公司,其财务重述的倾向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文章手工搜集了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02年-2006年大股东资金占用的财务数据,实证研究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掏空)→业绩困境→利用财务报表的盈余管理加以掩饰"的行为模式。研究发现:对于陷入经营困境的亏损公司而言,大股东资金占用越严重,上市公司越可能向上盈余管理、美化业绩。大股东资金占用的上市公司为了避免投资者、监管部门等将公司业绩恶化归咎于其非法的"掏空"行为,从而竭力延迟坏消息、进行盈余管理、虚增收益。  相似文献   

18.
刘华  曹阳 《财会通讯》2010,(12):17-20
中国资本市场上股权融资成本低的现实情况导致"先股权后债务"融资顺序的普遍存在,本文通过对公司债务融资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影响和大股东支持行为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发现,在上市公司寻求股权融资未成功后的两年内:国有股比例越高,则债务融资增长率越高;所在地区的政府干预程度越高,则债务融资增长率越高;大股东净占用资金的返还度越高,则债务融资增长率越高。。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基于大股东主导的股权结构,以及金融体系和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完善,大股东们难免做出侵害外部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因此大股东增持的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1年~2012年第三次大股东增持浪潮为背景,以254家存在大股东增持行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大股东增持行为发生前后的绩效进行配对分析来对比公司绩效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增持后公司绩效未升反降,持有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收益也未有显著增加。而对于IRII指标高的上市公司则相反。进一步的验证发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调节作用消除了大股东增持对公司价值产生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投资者利益保护视角,基于全流通大背景分析大股东占款行为是否会随着股权流通性的增强而有所抑制。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流通性对大股东占款行为有着显著性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大股东依然拥有较强的持股优势,大股东占款行为仍普遍存在,因此,建立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