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三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建立计量模型,利用中国1990~2011年间的宏观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既有增加效应又有挤出效应,产业发展对劳动就业有二重性作用,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与产业发展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据此从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和延长中国劳动力红利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劳动就业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处理好这一问题,对于一国经济的增长、礼会的进步以至政治的安定,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具有十亿人口、四亿多劳动力的经济不发达的大国,劳动就业问题还将是我国长时期面临的一大问题。搞好劳动就业的宏观决策,对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对劳动就业决策模式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劳动就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变量,理论分析表明三者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具有累积性、双向循环式的作用机制,产业结构与劳动就业具有作用与反作用关系。构建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个变量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但是由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间及其内部的非均衡发展割裂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劳动就业间的互动,需要从产业结构优化角度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劳动就业的扩大。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笔者在剖析三者耦合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间的联系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三个变量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但由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间及其内部的非均衡发展割裂了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间的互动,故需从提升产业发展角度来推动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劳动就业的扩大。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计量经济学模型关注名义价格粘性和名义工资粘性不同,本文为排除“货币幻觉”的影响,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范式出发,设定价格和工资粘性的相关参数,构建符合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状况的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然后观察实际工资、劳动就业对技术冲击、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实际工资和劳动就业对技术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脉冲反应的经验特征.根据失业的历史方差分解,发现总需求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在推动失业波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显著的“失业回滞”现象,这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相对较小的根本原因,也是抑制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就业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同时本文提出,在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制定相关政策时,一定要密切关注产品和劳动力市场中的实际工资粘性等非完全竞争因素.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适应性差”的表现及原因承包企业劳动力的“适应性差”与企业承包经营形成了一种尖锐的矛盾。其根本原因,可以归结如下:从宏观上看,一方面资金和生产资料的总供给小于总需求,随着劳动人口的增长,国家为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将劳动力安置到企业,使企业存在着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就业问题,在考察国内关于影响劳动就业文献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三个因素方面选取出可能影响城镇劳动就业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VAR模型对影响城镇劳动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从影响劳动就业的三个因素中提取两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宏观经济因子和技术进步因子。实证表明:影响劳动就业的主因子为宏观经济因子和技术进步因子。在宏观经济因子中,对城镇劳动就业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消费、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在技术进步因子中,对城镇劳动就业影响起主要作用的是技术进步水平,而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应该将各种促进就业措施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城镇劳动就业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正> 1、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依靠经济扩张带动劳动就业,但是目前我国在城镇劳动力供给不断增长的同时,劳动力需求量出现了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业弹性平均值为0.11。而在80年代,我国的就业弹性平均值为0.32。也就是说,在80年代,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平均能拉动增加就业岗位240万个,  相似文献   

9.
石炳元 《经济师》1992,(11):30-31
<正> 劳动就业服务经济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的发展战略,为国民经济的振兴确定了指导方针,同时也为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社会条件。十多年来,我国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一支异军突起的经济力量,并。以其安置就业和吞吐调节劳动力的特殊社会职能,开拓了一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以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创业之路,形成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独具特色的劳动就业服务经济体系,促  相似文献   

10.
从建国后到六、七十年代,在人口密集的苏南,城乡劳动者就业逐渐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劳动就业取得巨大成就。乡镇工业的崛起,于80年代中期完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转移;90年代以来“三资”企业的勃兴,使大量劳动力与外资结合;近几年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为公有经济的下岗者和新增加劳动力开辟了就业新路。但是,由于长期计划体制的积弊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磨擦,苏南三市的劳动就业面临着劳动力供给总量大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现状入手,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与人力资本提升角度分别阐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素质提升有利于社会经济增长。关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提升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效度测量的各种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新成长劳动力与上年积压的劳动力达千万人。目前全国的劳动力资源数量已高达8亿多。到2030年左右,全国人口将达到16亿,也导致劳动力资源将进一步增长。因此,我们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相应对策,解决好两者之间的矛盾,实现我国劳动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以开放劳动力市场为重点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开创我国劳动就业管理的新格局,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对于广大锐意改革的经济工作者,则是一场新的挑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并进而开放劳动力市场,是一个重大的历史突破,是改革新形势下必然提出来的新课题。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对开放劳动力市场的有关理论问题进行一番探讨,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拟就我国劳动力市场开放的最佳时序设计和相关战略措施构想等问题浅陈管见。一、劳动力市场开放目标模式的最优选择最优设计我国劳动力市场开放的时间程序,首先必须明确劳动力市场开放的  相似文献   

14.
对于劳动就业环境和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目前存在着一些不同看法。有观点认为,劳动就业环境建设在现阶段并不重要,主张用低水平的劳动就业环境去谋求经济发展。该文分析认为,牺牲劳动就业环境的做法对区域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不利,并从劳动力资源分析入手,探析了劳动就业环境促进区域竞争力提升的机理,提出了改善劳动就业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劳动就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出现的问题。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体制是历史的必然,但存在不少弊端。培育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改革劳动就业体制能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优化组合,提高劳动力素质,解决就业问题,扩大就业门路.  相似文献   

16.
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从量的方面探讨这种规律性,来考察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196年197年劳动就业形势分析预测□国家信息中心范芹一、当前就业基本格局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劳动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从90年代开始,我国劳动力资源以每年1000万左右的速度增加,1995年未达到83亿人,年末城镇新就业人员720万人...  相似文献   

18.
当前劳动就业的几个认识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劳动就业方面存在着以下认识误区:经济增长能够带来就业需求增加;视第三产业为社会富余劳动力的“收容所”,认为提前退休或低龄退休能缓解就业压力;把政府购买就业岗位看成是促进失业者再就业的可行方法等。走出认识误区,是制定有效政策、促进中国就业和再就业及实现可持续就业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面临当前劳动就业状况,我国亟须选择一种能够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就业战略。笔者认为这一战略应该是充分就业型市场导向战略:以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市场调节为手段,通过刺激劳动力需求,抑制劳动力供给,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使失业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具体内容如下:1·刺激劳动力需求。(1)以逐步减税方式刺激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资本投资,从而扩大生产、增加就业。因降低税率减少的财政收入可通过就业率提高增加的课税基础予以弥补。(2)实施有节制的货币政策,使货币增长与长期经济增长实力相一致,从而确保投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增长中劳动就业效应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淑英  吴新文 《经济师》2003,(11):65-66
文章利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和奥肯定律 ,对我国经济增长中劳动就业效应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和实证分析 ,得出经济增长是解决我国当前就业压力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