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本违约这一法律概念并不直接推导出法律结果,该制度存在的根本目的在于明确不同违约情形下的不同补救方法。根本违约的构成必须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要件,所谓主观要件是指违约后果的可预见性;所谓客观要件是指违约后果的严重程度。但是实践中对损失严重到何种程度才能构成根本违约的问题很难把握。这就需要结合具体案件中的违约情形及其相关因素,正确把握相关条文之间的链接关系。  相似文献   

2.
洪瑜 《中国经贸》2010,(18):73-74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我国与世界各国(地区)的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国际贸易纠纷也随之大量增加,其中尤其以国际贸易合同纠纷最多,主要体现在违约方面。根本违约是对违约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的一种描述,它通常是指合同法中最为严重的违约形式。本文分析了各国及国际条约中根本违约的概念、构成要件以及具体形态,并结合我国合同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合同法中根本违约制度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姚芃  刘名旭 《科技和产业》2022,22(9):201-205
目前中国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转型阶段,发行债券对于企业来说是重要的融资方式。但随着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债务违约问题也愈演愈烈,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选取永泰能源与永城煤电债务违约案例,以二者的还款意愿与还款能力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探究民企和国企债务违约的成因,以及债务违约对发债主体、市场和投资者所造成的经济后果,并针对债务违约的防范工作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希望为债务违约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翟淑萍  缪晴  甦叶 《南方经济》2022,41(12):42-59
文章以2009—2020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抱团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抱团可以降低企业违约风险。影响机理的检验证实,机构投资者抱团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经营风险对企业违约风险产生影响。进一步从信息、资源和风险的视角探讨两者关系的异质性发现,机构投资者抱团对企业违约风险的治理效应主要体现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资源获取较难和风险较高的样本中。文章的发现有助于深化机构投资者抱团的经济后果与企业违约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也为进一步完善机构投资者的制度设计、持续优化公司的内外部治理结构,防范化解企业违约风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第25条定义了"根本违约"的概念。尽管该条语言简短,但却意义重大。对公约第25条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该条在形式和实质内容上存在的问题以及该条所反映出的立法意旨,以期能够对正确理解公约关于根本违约的规定以及统一适用公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论旅游违约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亟待建立以旅游违约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旅游合同法律制度。旅游违约具有主体身份方面的特殊性、违约形态方面的多样性、损害后果方面的精神性以及法律责任方面的竞合性特征,立法上应加强对旅游者的保护,并强化对旅行社的管制。旅游违约责任应采用严格责任与过错责任的双轨制归责原则,并在责任范围方面规定精神损害赔偿与惩罚性赔偿。  相似文献   

7.
论根本违约     
根本违约(Fundamental Breach Substantial Breach)是英美法规定的一种违约形式,又称为根本违反合同(Fundamental breach of contract).这也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是与合同的解除密切相联的.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对贯彻执行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更广的角度来说,债务违约也是检验美国是否有能力领导世界的试金石。大家依稀记得2011年那场"财政悬崖"闹剧,现在,这一幕重新上演了。2013年10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JacobLew表示,"国会需要在10月17日前提高美国的举债上限(目前是16.7万亿美元),否则美国手上的现金将少到危险水平,且可能违约。"如果美债真的违约了,后果是灾难性的,美元将断崖般下坠,利率则会像火箭般蹿升,负面影响将波及全球,造成同2008年一样或更为严重的  相似文献   

9.
媒体速览     
寻找经济救星盖特纳的时代已经差不多结束了,谁将成为他的替任者,有可能成为奥巴马最重要的一次任命。从年初开始,盖特纳就曾公开警告,如果美国债务违约,将会造成灾难性的经济后果,并积极采取货币政策与市场操作,尽量推迟国家债务超过法定上限的到来。同时,他还不断向公众暗示共和党人绝不会鲁莽到为这种灾难性后果涉险。  相似文献   

10.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快讯》2011,(29):16-16
寻找经济救星 盖特纳的时代已经差不多结束了,谁将成为他的替任者,有可能成为奥巴马最重要的一次任命。从年初开始,盖特纳就曾公开警告,如果美国债务违约,将会造成灾难性的经济后果,并积极采取货币政策与市场操作,尽量推迟国家债务超过法定上限的到来。同时,他还不断向公众暗示共和党人绝不会鲁莽到为这种灾难性后果涉险。  相似文献   

11.
风险转移直接关系着买卖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和国际货物买卖的顺利进行,对风险转移进行明确的界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公约>下根本违约对风险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媒体速览     
美国经济或出现"W型"波动越来越多人担心,事实可能会证明,今年晚些时候的经济复苏将是短暂的,因为新冠病毒可能卷土重来并产生致命后果,随后,破产和违约现象将会激增。这是一种危险的组合,可能导致在春季封锁期间勉强幸存下来的家庭和企业在今年晚些时候被压垮。  相似文献   

13.
虞嵘 《四川经济研究》2006,(1):86-87,79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具有经济补偿性质的商业保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此引起了人们对保险索赔、理赔、保险人违约不赔时的补救,也即对保险人的契约责任等问题更加关注。本文依保险合同的特性对保险人契约责任的构成从主体资格、契约效力、义务确定及行为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并且采取将保险人义务分为法定义务和合同义务的方法,根据保险人所违反的义务不同而对其契约责任作出认定,从而对保险人的契约责任有一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4.
债务违约损失率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违约损失率的概念,对国内外违约损失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重点探讨了违约损失率的影响因素、量化方法、数据库建设情况,以及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三大全球性评级机构的违约损失率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我国开展违约损失率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近些年,多起低价竞标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热议,也引起了低价中标后必然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违约的质疑,甚至有专家学者质疑“最低价中标”规则的合理性并提出应予废止。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2015)×民申字第884号民事裁定书为例,对低于成本价竞标的认定与法律后果等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信用违约概率测度研究:文献综述与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企业违约概率的测度和评估已被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列为关键内容。本文从违约与违约概率的概念出发 ,按照违约概率测度与评估的两大渠道进行综述 :一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国际知名金融机构的高级信用风险模型对违约概率的测度研究 ;二是国内外学术界对影响违约概率关键变量的探寻及分类模型构建的评估研究。对违约概率测度与评估的各种方法及模型进行了梳理、评述和比较 ,指出了各种测度与评估模型的优点、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 ,展望了违约概率测度和评估在中国商业银行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张北 《中国经贸》2010,(14):24-25
服务补救是饭店服务的重要理念。本文阐述了服务补救的涵义,分析了饭店服务补救产生的原因以及正确采取服务补救的意义,并针对饭店服务实践提出了服务补救的原则和补救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违约”,是指契约当事人违反其在契约中的“承诺”的一种背信行为。以即期合同和远期合同为基础,违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既可以发生在即期合同中,也可以发生在远期合同中的违约;二是只能发生在远期合同中的违约。第一类违约为我国法律规范所确认,我国现行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违约也主要是第一类违约,在法学理论上将其具体分为一般违约和严  相似文献   

19.
内部服务补救系统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庆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8):156-157,160
服务补救包括外部服务补救与内部服务补救。由于外部服务补救研究起步较旱,针对顾客的外部服务补救理论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事实上,随着内部营销理论的兴起,内部服务补救已经成为服务营销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文章在对服务补救基本概念进行解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内部服务补救的概念内涵,进而构建内部服务补救系统,以期对内部服务补救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明菲  崔建立 《特区经济》2006,(12):361-362
本文基于服务补救的内涵,分析了服务失误的不可避免性及服务补救的重要性,从系统角度提出了服务补救体系构成的基本框架,探讨了服务失误预警予系统、服务补救子系统、服务补救管理信息予系统、服务绩效管理子系统的作用机理,以提高服务补救体系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