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07年,赛迪顾问对国内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激励的调研中.有52%左右的被调查企业表达了有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或引进股权激励计划的意愿.尤其是高科技企业。但从国内上市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还为数不多,新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积极性相对更高。限制上市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张提 《辽宁经济》2007,(9):46-47
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及证券市场的稳步发展,一些上市公司开始引进股权激励机制,制定和实施了以经理股票期权激励为主要方式的股权激励计划。本文对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7-2012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能够明显促进企业创新投入,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股权激励强度和激励有效期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对企业创新投入影响间的差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满婧 《魅力中国》2011,(14):166-167
怎样建立对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直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纵观西方企业近30年的发展,尤其是经理股权激励,对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了下注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指出目前在我国推行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存在的一系列障碍,并就如何克服现存的一些障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铮 《上海国资》2008,(12):53-54
如烫手山芋般的股权激励计划如今更被企业弃之如敝履。“11月1日.股权激励方案待审核的中国中期公告取消股权激励,这是公告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中第28家取消股权激励计划。”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志聪对《上海国资》介绍。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的是在竞争市场上企业股权的激励作用。竞争是经理人员的努力程度和企业绩效相关的前提基础。但本文并没有将竞争本身引入讨论之中.而是将其作为影响在没有股权激励措施时经理人员确定的必要的努力程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才 《山东经济》2005,21(5):58-61
股权激励是我国激励性报酬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和具体形式,也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对经营者普遍采用的报酬激励制度,股权激励制度将经营者报酬与企业业绩紧密联系,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性报酬制度。本文以2001年-2003年1037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我国目前股权激励中经营者报酬和企业业绩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股权激励在我国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少数企业试行经理(厂长)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方式,可以继续探索。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持有股权激励方式的肯定。一时间,“经营股权激励”这个舶来品在我国各地(如深圳、武汉、上海、北京、杭州等)备受推崇,并呈现逐步扩大趋势。如今,对外争取债转股,对内实施股权似成了许多国企的时髦之举。  相似文献   

9.
自从股权激励诞生之日起,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就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颁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汁划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国内外文献中有关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性梳理,为国内股权激励理论研究和股权激励实践的开展提供综述。  相似文献   

10.
刘鹤 《中国集体经济》2012,(9X):100-101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手段很好地解决了股东与经理人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而限制性股票激励作为股权激励的一种表现形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外上市公司,国内上市公司也已经开始实施。文章以山河智能为例,对其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实施状况及股权激励计划终止实施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政府部门、企业及管理层等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提出应对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薪酬激励制度作为企业最为关键的制度设计之一,在促进企业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都不同程度的引入了股权激励政策。对企业高级管理团队进行股权激励有很多的优势,但是许多企业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政策的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文章的结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制定股权激励计划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管理层与技术骨干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就需要留住并激励这些管理与技术层的骨干人员,本文阐述了股权激励的基本作用及当前在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一些难点,就盐湖集团实行股权激励的可能性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3.
贵刊的封面文章《张裕改制罗生门》从张裕改制这个案例切入,对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很是发人深省。 一直以来,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计划和MBO,员工的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一直是互相纠缠的问题。股权激励既是最高等级的激励,对国有企业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国有企业内部,股权激励一直以一种遮遮掩掩的方式前进。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发达国家,CFO与CEO拥有相同的法律地位,负有监督CEO的责任,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拥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盈余管理角度研究我国CFO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并比较CFO与CEO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发现:尚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其CF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而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其CF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与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显著变弱;尚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其CF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对盈余管理抑制的程度显著小于CEO。这表明,正式实施股权激励会诱发盈余管理行为,其它类型的CFO持股则会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并且CFO股权激励的积极治理效应显著小于CEO。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乃心 《发展》2007,(2):88-89
股权激励制度近两年在我国成为讨论的热点.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股权激励制度已经受到我国政府和公司界的重视,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尽职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股权激励对于防止经理的短期行为,使其行为长期化具有较好的激励作用.从降低代理成本看,股权激励是目前可供选择的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现代公司发展提供多种形式的长期激励手段.  相似文献   

16.
股权激励是现阶段企业经营中常用的激励手段,有效提高企业的活力,促进企业更大发展。文章就股权激励展开探讨,并着重对股权激励的不同类型与股权激励的运用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促进股权激励的运用效果,避免股权激励走向误区,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出台后,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机制有了法规的指导,但这种理论上激励相容的机制设计现实中可能由于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而无效。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2006—2007年的经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披露事件为样本,分析了经理利用信息优势选择信息披露内容和时间影响股价,进而影响股票期权行权价格确定的机会主义行为,实证研究的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借此提出对我国经理股票期权实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走出股权固化陷阱完善股权激励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闲企业股权激励制度已进入了推广阶段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企业股权激励制度已走过“萌芽一探索一试点一推广”四个阶段,从试点探索到深入推广,企业自发进行激励机制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的热情始终有增无减。实施股票期权,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和分配方式的变化,它隐含着企业分配制度和产权制度的深层次变革。实施经理股票期权制度,不仅要结合我国公司现状与机制转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20日,中粮地产与中化国际同时披露了股权激励计划。在此之前,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是特变电工,而时间已是半年前的6月19日。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推动企业管理方式不断优化,管理技术也精益求精,目前,在公司股份分散化的趋势引领下,股权激励机制在各个公司开始广为推行,其好处是以这种方式来制约和激励经理人的行为。任何一种形式最初执行阶段都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股权激励计划也是如此,文章探究实施股权激励以来在实施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对如何有效的推进股权激励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