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美轮胎特保案及其背景分析(一)中美轮胎特保案事件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其在诉状中声称,从中国大量进口轮胎损害了当地轮胎工业的利益;若不对中国轮胎采取措施,到2009年年底还会有三千名美国工人失去工作。  相似文献   

2.
近期的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将贸易保护主义的话题再次推上世界经济舞台。2009年6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宣布,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提出了对乘用车、轻型货车用中国制轮胎在三年内分别征收55%、  相似文献   

3.
美国对华轮胎特保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美国频繁对我国出口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实施特保,尤其是2009年发生的中美轮胎特保案最为引人关注,美国对从我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美国轮胎特保措施的实施对我国轮胎出口和轮胎行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作者通过对美国对我国车轮胎实施特保的影响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应对美国特保案切实可行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进出口经理人》2009,(9):10-10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2009年7月发布了对中国产轮胎特保案的裁决报告,决定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并提出对中国产轮胎征收3年特别关税的方案。这是截至目前针对中国的最大特保案,涉及金额达22亿美元。裁决一旦通过,将会对中国相关企业造成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的调查结果,宣布自2009年9月26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乘用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特定产品保障措施。此案是中国入世以来美国政府第一次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6条采取的特保措施。由于中国输美轮胎在中国轮胎总出口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本文将着重分析特保措施的实施对全球轮胎贸易及中国轮胎产业所带来的可能效应。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后,我国的轮胎业面临着出口额严重下滑的不利境地,而2009年9月份美国横空出世的特保案又使我国轮胎业雪上加霜。本文通过分析美国特保案对中国轮胎业的影响,从政府、行业协会以及企业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轮胎业如何在未来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7.
海外来风     
<正>美国针对中国轮胎提出"轮胎特保限制"建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009年6月底针对中国进口轮胎提出"轮胎特保限制"建议。2009年8月7日,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和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共同组织代表团出席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行的相关听证会。在8日的听证会上,美国的代表团有九位成员,除了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以及律师以外,其他7位成员都持反对态度,美国轮胎自由贸易产业联  相似文献   

8.
经济危机下,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或明显或隐蔽的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新重商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在最近一起美国针对中国轮胎"特保案"中,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9月11日宣布对中国输美轮胎加征3年关税,标志着又一浪"新重商主义"下贸易保护浪潮的兴起。阐述特保案背后的新重商主义思想,分析美国此举措施的动因,最终落脚于揭示新重商主义对美国、中国及世界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此次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征收特保税的案例,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中美两国之间的一次影响重大的贸易摩擦事件。文章从中方的视角出发,对此次轮胎特保案造成的消极影响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0.
“轮胎特保案”与新贸易保护壁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9月11日决定,对来自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这是美国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发起的首例特保调查案结果。与此同时,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表示,目前他们正在关注造纸、玻璃、水泥、钢材等其他行业的美国国内市场情况,并可能呼吁政府发起更多抵制中国制造的行动。之后,巴西和阿根廷两个拉美国家也宣布对中国的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面对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来袭,如何应对并化险为夷成为我国开展对外经贸活动的当务之急。本文对"轮胎特保案"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该案产生的深刻根源,为我们应对新一轮贸易保护壁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开始频繁实施。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协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对中国输美商用轮胎的特殊保障措施案申请,要求美政府对中国出口的用于客车、轻型卡车、迷你面包车和运动型汽车的2100万个轮胎实施进口配额限制。4月29日美国启动对中国轮胎产品的特保调查。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全球范围内贸易冲突加剧。被称作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第一案的"中美轮胎特保案"备受关注。从新重商主义视角分析中美轮胎特保案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6月3日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来自中国的乘用车及轻卡轮胎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美国时间6月3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代表美国国内产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和美国商务部(USDOC)正式提交申请,要求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轿车及轻型卡车轮胎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采取"双反"措施。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对进口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阻碍了中国轮胎行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削弱了中国轮胎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限制了中国对其他国家的轮胎出口;降低了中国的社会福利水平。为应对美国轮胎特保措施,中国应从战略高度采取措施,即提高轮胎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贸易保护的预警和救济机制,实施市场多元化和走出去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2009年9月12日,奥巴马政府批准对中国输美轮胎连续3年加征特别关税的法案,这使中国轮胎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本次轮胎特保案可能带来的后果,本文对我国轮胎行业发展的弊端进行分析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陈刚 《中国海关》2009,(11):60-61
美国特保案看似偶然,实则是中国轮胎产业之必经一槛,中国轮胎工业目前已经步入、也必须步入结构优化调整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17.
何章琪 《消费导刊》2009,(20):148-148
美国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这项举措有引发一系列贸易保护战的可能,甚至可能加重经济危机。本文思考了美国轮胎特保案的原因,并提出了中国的应对措施。在当前环境下,中国的反贸易保护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2009年9月的"中美轮胎特保案"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我们的视线又回到了2001年中国入世时递交的《入世议定书》中的专门针对中国的歧视性的"特殊保障措施"(以下简称"特保措施")。我们知道"特保措施"自产生以来就是美国专门在其国内法中规定的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贸易救济措施,但结合美国对中国的反补贴、反倾销及保障措施实际运用来看,美国却在不断上演既承认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又排斥的自相矛盾逻辑。针对美国因自我利益膨胀而致的反复无常,我国应辩证的看待以应对。  相似文献   

19.
今年2月中旬,美国商务部再次发布立案公告,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卡车和公共汽车轮胎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此次“双反”调查涉及中国100余家出口企业。这是继2009年输美轮胎“特保案”、2014年轿车及轻型卡车轮胎“双反”案后,我国出口轮胎产业遭遇的又一次严重贸易措施。针对美国对华轮胎频频使用“双反”调查造成的影响,轮胎出口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20.
熊娟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119-120
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回顾中美近几年的贸易纠纷,从纺织品的进口配额、2002年的钢铁特保案、2004年的木质卧室家具反倾销案,到如今的轮胎特保案,中美贸易进入了摩擦多发期。数量不断上升的贸易纠纷不仅影响了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更给世界经济的复苏造成了阻碍。以轮胎特保案为例,从重商主义的视角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分析,寻找摩擦激增的潜在原因,指出现行重商主义表现的弊端所在,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