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能顺利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要求,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改革学校教学与管理的方式,构建适应学生就业需要的学校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高职学生就业难点,福建商专根据难点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就业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教育理念;坚持“一把手”工程,从校企合作和人文关怀两方面突破就业难点,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使全校学生就业工作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收了一些残疾大学生,然而在“不包分配,自主择业”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大背景下,高职残疾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更加具体。本文介绍高职残疾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困境,分析高职残疾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提出解决高职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本文就教师是高职教育中的指导员、教练员、协调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高职学生就业指导现状体现为就业指导课程内容针对性不强,学生主动参与性差,学校与企业联系仍然不够紧密,就业实践平台不完善等方面.对此应结合就业指导的“全程性”,有针对性地建设专家化的教学队伍,改善指导内容,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评价体系,同时改变学生就业、择业观念,促使学生成功就业.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各类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重要任务。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能否不断提高高职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既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也关系到高职院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提出“三结合、分阶段”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不同于普通高校注重学习“陈述性知识”,高职院校结合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工作岗位,开展“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及项目化教学,注重“过程性知识”传授和职业能力培养.以文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基础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技能训练》为例,从课程项目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教学评价、教师培训等角度进行应用研究,为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课程开发、项目化教学、教材编写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订单培养”模式在国际金融专业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是困扰着高职院校的大问题。为了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实现高职教育向“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教育机制的根本转变,对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重中之重。“订单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生培养模式,其推行以来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勃勃生机,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条可行之道。该文从金融企业的用人机制、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的办学实际出发,探究在我校金融专业实施“订单培养”教育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高职课程"实践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高职课程教学必须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必须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新模式。本文围绕构建“理论、技能、素质”培养的实践型教学内容;建立“以实践型课业为评价工具,进行全方位评价”的考核体系;采用“具有实战性、强化学生动手”的实践型课业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9.
略论高职就业基地建设及其多功能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就业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高职生的就业率,有利于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及其正确的教学选择,有利于高职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岗位需要,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高职就业基地建设,应遵循实效性、紧密性、互补性原则。应大力进行高职就业基地的多功能拓展,把就业基地同时演绎成学生技能培养的实训基地、校企产学结合的合作基地、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基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地和学生企业文化的熏染基地。  相似文献   

10.
以就业为导向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是保证“零适应期”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学院在培养“零适应期”高职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勇于实践,先后在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中开展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形成了“产学研结合、实训就业相关联、岗位就业零距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毕业生上岗的“零距离”接轨。  相似文献   

11.
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适应为企业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使企业和高校能各取所需。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需要更深层次地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只有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才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要高度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积极转变学校、教师观念,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以便培养社会所需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两课”教学在实现高职学生充分就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调整、充实“两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同时结合社会实践教学、注重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训导,探索“两课”引导学生就业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社会背景下,积极开展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同时也是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展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本文就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原则、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双师型”会计教师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没有优秀的会计教师就很难培养优秀的会计学生,这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如要培养能适应用人单位需要的会计学生。先要培养适应用人单位的会计教师。本课题组针对高职会计学生主要就业的行业,采用“四位一体”+“六行业循环”模式培养高职会计教师,为全国高职会计教师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对全国10个省14所高职院校17435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十三种不同群体高职学生的就业期望进行分析研究后,可以发现,学生的就业期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比如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来自城市或者农村、学生生源地以及高校所在地等.这五个因素对高职生的就业期望影响显著,可据此做好高职学生的就业引导工作,让学生能就业并就好业.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的办学特点日趋明显。高职院校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出人才培养计划,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合作,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是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难题。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应针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全面了解社会需求发展趋势,分析主观原因,明确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指导高职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就业咨询、加强就业指导,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提供思路,为学生就业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办学理念、教育体制、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探索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上成果显著,高职生自主创业比例日益提高,呈现出高职生就业途径多样化的趋势.这无疑有助于提升高职生竞争力,确保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通过探索高职房地产专业人才自主创业的环境、困境及其建议进行探讨,从而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高职学生“厌学”现象,认为高职学生“厌学”问题除学生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较差外,也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注意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齐抓共管,从严治校,想方设法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这样高职学生的“厌学”现象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激增,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就业指导的需求也就越来越迫切.辅导员对学生最了解,非常有利于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因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现状及特点,就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