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关村》2012,(8):14-14
日前,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调研时强调,把北京建成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文化创新之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发挥支撑作用,中关村特别要在科技创新中一马当先,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要牢牢把握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为我国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指明的方向,紧紧围绕提高首都创新驱动的贡献度、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2012,(8):15-15
北京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是“人文北京”、“科技北京”和“绿色北京”发展目标的升华。“五个发展”即“创新发展、包容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是内涵丰富、各有指向,又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是首善之区在新形势下制定的科学发展战略,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推动创新发展,就是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把首都发展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采。  相似文献   

3.
勒川 《中关村》2024,(3):44-45
<正>作为我国科技创新重要引领地,北京的“创新因子”正加速飘向津冀大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时代命题交上创新答卷。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明确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勠力同心,共谱新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4.
吴炜 《中关村》2011,(10):48-50
金秋送爽,9月29日至30日,北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科技创新盛会——“2011中关村论坛”年会。 这届盛会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共同承办。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视线     
萧惑之 《中关村》2011,(11):12-13
中关村用高科技为"文化强国"插上腾飞双翼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提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大做强首都文化企业,打造首都文化航母"已然成为首善之区发展经济的新亮点,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马文良 《中关村》2014,(10):41-43
中关村协同创新平台的建立和运营将为中关村、乃至京津冀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增添新的助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海淀区将与兄弟园区一起互动配合,共同支撑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这个首都新定位和国家创新战略。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本质上也是要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与兄弟园区一起互动配合,共同支撑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这个首都新定位和国家创新战略。推动"双创",海淀如何做一是聚要素,打基础。海淀区依托中关村创业大街,支持众创空间、大学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2013,(1):17-17
北京海淀区委书记隋振江满怀豪情地一再强调,“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海淀要做好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让人兴奋的是,“创新,海淀要素丰富,基础雄厚”。  相似文献   

9.
马文良  关邨 《中关村》2013,(8):30-33
协同创新聚焦突破示范引领全球融合在举国上下畅谈"中国梦"的氛围中,北京海淀区发布了《进一步加快核心区科技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3-2015)》暨落实这一方案的《海淀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方案"  相似文献   

10.
园区信息     
《中关村》2010,(3):76-77
2010年北京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2月1日,北京市科技工作会议隆重召开。2010年全市科技工作将紧紧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任务,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突破关键技术、振兴重点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民生科技,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首都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为首都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一度的北京科博会已然落下了帷幕。今年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主题是:凝聚创新智慧,做强实体经济。本刊连续7年承办了北京科博会的中国高新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从2011年起,又承办了北京科博会的主论坛之一--中关村创新论坛。两个论坛的主题都是:科技引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隋振江 《中关村》2011,(7):30-31
去年以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海淀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刘淇书记提出的"加快建设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高科技核心区"的指示精神,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目标,中关村核心区创新发展取得了新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勒川 《中关村》2024,(1):36-39
<正>2022年中关村新设科技型企业3.2万家,平均每天新设科技型企业90家;截至2023年底,中关村拥有独角兽企业114家,较上年增加12家,数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一。2023年12月26日,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中关村指数2023”。指数结果显示,中关村总体呈现创新强、结构优、运行稳、活力足的高质量发展特征,2022年中关村综合指数突破300大关,达309.5,较上年提升21.7。在五个一级指数中,创新引领指数增长最快,较上年提升58.5;开放协同指数、双创生态指数和宜居宜业指数稳步提升,产业发展指数与上年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4.
中关村视线     
萧惑之 《中关村》2012,(6):16-17
刘淇强调用好"1+6"先行先试政策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日前,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到海淀区调研,深入高新技术企业,就"坚持稳中求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首都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题,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用足用好中关村‘1+6’先行先试政策,继续深化改革,勇于创新,不断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企业的发展活力,为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推动首都科学发  相似文献   

15.
中外园区     
《中关村》2011,(5):78-79
北京成立中关村智能交通产业联盟 4月13日,中关村智能交通产业联盟揭牌仪式在京举行。联盟由千方集团、汉王、时代凌宇、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北京交通大学、交通部规划研究院等51家单位发起成立。据介绍,成立后的联盟将紧紧抓住首都以及全国在交通运输效率、交通拥堵、交通服务水平、交通安全、交通节能环保等方面对智能交通应用的迫切需求,创新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6.
程桔华 《中关村》2012,(1):60-61
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通过“政、产、学、研、金、介、贸、媒”等软硬环境指标对GDP过千亿、人均GDP排名前100的城市进行创新创业环境对比分析。以期为区域政府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5月14日。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的重点活动——中关村创新论坛在北京昆泰酒店举行。20多位演讲嘉宾围绕“如何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国际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科技园区的文化观与发展机遇”和“高新区的发展战略与协同创新”议题展开讨论。中央、北京市、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的领导和河北省科技界代表团、甘肃省科技界代表团、四川省科技界代表团,以及中关村和全国科技界、经济界、教育界、文化界、企业界的领导、企业家、科研工作者、专家、学者等600人出席。以下是嘉宾演讲内容精粹: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6月29日,由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组委会指导,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交通大数据论坛"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隆重召开。论坛以"开放·共享·创新"为主题,由赛文交通网总经理徐赫主持,特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委员姜广智为论坛致辞,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TNO-荷兰国家应用科学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陈玉森、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陈艳艳、航旅纵横创始人薄满辉、千方集团大数据中心总经理李旭阳、宇视科技智能交通产品线总经理杨齐期、Intel行业解决方案集团交通运  相似文献   

19.
马文良  白桦 《中关村》2006,(7):22-23
作为首都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先进、文化最繁荣、教育最现代、人才最密集的地区,北京市海淀区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区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海淀一直是中国高新产业发展的龙头,中关村海淀园的品牌也备受关注。2006年6月21日,海淀创新大会隆重召开,副市长赵凤桐、科技部火炬中心  相似文献   

20.
2014年6月18日,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交兴路)与IBM(NYSE:IBM)联合其建的车联网创新中心正式成立。此次双方强强联手,通过优势互补,加强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