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星 《中关村》2013,(11):90-93
在北理工科技园,资源整合被作为指导原则,贯穿于为企业服务的始终。  相似文献   

2.
明星 《中关村》2013,(9):84-87
真正的创业者要转变成企业家,必须变回创业者本身。"未来20年,我不提退休两个字,一定保持我的创业精神。"这是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面对媒体采访时,向集团员工做出的承诺。46岁的他给员工勾勒的企业愿景是——"将复星做到全球平台",它也是郭广昌这辈子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3.
王德禄 《中关村》2014,(9):84-84
当前,中国进入原创新业态的颠覆式创业的时期,新的想法在创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实现从想法到公司、从创意到创业的转变成为创新创业的关键,创业苗圃应运而生。新经济条件下,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我国科技创业活动日益活跃,科技型创业者和初创企业大量涌现。如何发现和筛选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想法和创意,并将之扶持和培育成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初创企业,成为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推动创新创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刘占远 《中关村》2008,(5):98-99
最近读一本叫做《亲历创业:从硅谷到中关村》的书颇得意味,本书作者张锡盛详致地将自己的创业历程记录在这本书里,然而,本书并非仅仅是记录自身创业过程的简单回顾,这里向读者坦陈的是作者的创业经验和对于经营理念的提炼。更为值得指出的 是,张锡盛先生敏锐地发现文化背景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在通常条件下,创业者更容易疏忽或无法意识到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条件给企业的发展带来的制时,漠视企业外部的文化环境有时甚至会使企业受到相当大的伤害,付出极大的运作成本。  相似文献   

5.
张维迎 《中关村》2014,(1):77-77
对我来讲,每个企业的生生死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人类的进步。因为不断有企业生生死死,所以才带来人类的进步。一代代新企业打败原来的老企业,这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最好的企业在几十年、几百年之后还是最好的企业,那就说明这个国家没有发展。这也意味着年轻一代拥有更多的创业机会。  相似文献   

6.
吴炜 《中关村》2014,(1):23-25
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沃土,中关村昌平园科技孵化体系从2001年建设起步,发展至今初具规模:拥有各类孵化机构30家,孵化总面积139.1万平方米,管理人员241人,在园企业1507家,累计孵化企业2443家。随着孵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昌平园孵化培育出一批优秀本土企业,如北控高科孵化培育的新时代健康公司以及乐普医疗公司,成为昌平区2个纳税大户。另外,园区20家上市企业中,乐普医疗、博新精仪、高德软件、汉铭信通等7家由孵化机构成功培育上市。昌平园通过孵化机构吸引与培育高端人才,其中共有8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29人选北京“海聚工程”和30人选中关村“高聚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