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习牧歌 《中关村》2011,(8):32-33
史玉柱是个奇才,奇就奇在他曾经是中国最著名的"失败者"之一,因为计算机软件和保健品快速起家,却失败在一个巨人大厦项目和管理等问题上,一夜之间负债2.5亿。他的失败案例曾经被作家吴晓波收入畅销书《大败局》之中。  相似文献   

2.
冯婷婷  任涛 《中关村》2010,(7):88-89
"我没有多牛多厉害,就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对我永远最光荣的称呼就是‘保老师’,或者叫一声Byron。"  相似文献   

3.
杨红兵   《中关村》2010,(8):77-77
无论是对"状元"来说,还是对普罗大众以及教育良性发展而言,公布"状元"之弊远远大于利,不公布"状元"体现了理性的教育观,是教育的本真回归,凸显一种全面的人才发展观,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4.
“孔方兄”打造“张悟本神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惑之 《中关村》2010,(7):54-54
初夏时节,首善之区"最有价值"的"中医"张悟本成为众矢之的。先是"吉祥三宝"——绿豆汤、长茄子加苦瓜的"治病理论"遭到批驳,接着是"中医世家"的幌子被业界挑落,最令人惊愕的是"卫生部首批营养专家"的桂冠乃杜撰,更让公众愤懑的是“悟奉堂”根本没有行医资格……。这场震惊神州大地的骗局终于“浮一走白”,坊间的“神话”变为世界的“笑话”。  相似文献   

5.
毛志成 《中关村》2014,(9):109-109
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称谓越少越好。只有名字本身而别无多余的泛称、誉称、诨称(绰号),就更接近于本身。什么叫称谓?简单地说就是名字,此外还包括在社会上担任的某种职务或被法定授予的荣誉称号。一个人必须有名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有名字,这是正常的也是应当的。什么叫称谓迷恋?就是陶醉于在真实的称谓之外附加上太多的形容词、修饰语,或刻意用华丽而不实的其它"爱称"、"誉称"来取代,并且以此为最大的快感。这样的事,无论是对一个国家还是对一个人来说,都未必有益甚而注定无益。  相似文献   

6.
萧惑之 《中关村》2013,(2):52-55
"北斗"是迄今为止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性最强、涉及面最广、技术最复杂和建设周期最长的航天基础工程,它既是国家工程、民族工程,也是地球上的一个人类工程。——"北斗"总设计师孙家栋  相似文献   

7.
萧惑之 《中关村》2010,(7):108-111
解思忠先生是当代"显达"的政府官员,官阶副部级,远非县令可比,即使致仕后,亦笔耕不辍。这部《人生篆刻》是先生对"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精髓"的解读,书海拾慧,画龙点睛;加之独具一格的"精美小篆书法艺术",更是吸引读者"眼球"。  相似文献   

8.
鲍烨童 《中关村》2014,(11):87-89
"对一个企业来说,竞争并不仅仅局限在你所做的这一行业,如何面对来自其他行业的竞争更为重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创新被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小公司依靠创新,摇身一变成为大公司,大公司因为失去创新,可能会在一夜之间满盘皆输,濒临破产。  相似文献   

9.
吴雪晴 《中关村》2010,(8):78-81
喀麦隆是个被原始热带雨林覆盖、拥有许多秘境的中非小国,被西方媒体誉为"非洲最美、最神秘的地方。"一位前来支教的中国女孩,该如何面对一系列奇异风俗?她为何会受到非洲大酋长的敬重?  相似文献   

10.
勒川 《中关村》2010,(12):42-56
互联网成就了一批"英雄豪杰",但也隐藏着不少暗流涌动。这次,腾讯QQ和360之争,其实是整个互联网暗战历史中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将这些年影响甚大的事件略做盘点,称为"八大经典暗战"奉献给读者,为互联网"黄金十年"提供另一个角度的审视,为互联网公司"野蛮成长"的故事背后提供思考的范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