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浅谈对会计委派制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会计委派制的含义、会计委派制产生的必然性,以及会计委派制试行中的利与弊展开探讨,略陈己见。  相似文献   

2.
关于会计委派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翔 《经济师》2005,(4):206-206
文章对会计委派制产生的背景作了阐述 ,并对如何做好会计委派制工作和实施会计委派制的好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任中喜  王建兵 《经济师》2002,(12):187-187,189
文章简析了会计委派制的产生背景 ,指明了几种切实可行的会计委派制形式 ,并阐述了新形势下会计委派制对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财政部、监察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根据会计监管要求和会计业务量选择适当的委派形式。”可见,会计委派制的实现形式不是一种模式,而是多种多样的。如果不正确地加以理解,必然会产生模糊的认识,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直接影响会计委派制的实施。实践证明,会计委派制切实可行的实现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直接委派制。该方式在具体实施中有以下几种常见形式:  相似文献   

5.
会计委派制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它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产生的新事物,是对会计管理体制所进行的重大改革和完善。党中央、国务院对此给予极大重视,国家领导人多次批示,要求积极稳妥地推选会计委派制。  相似文献   

6.
李瑞喜 《经济师》2009,(9):156-157
会计委派制,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所产生的新生事物,是政府部门和产权管理部门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和产权管理部门监督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情况的一种制度。落实和发挥会计委派制,对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建设,有着十分重大意义。针对当前我国财务工作存在的问题,文章对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对实行会计委派制操作应采取的措施和时效性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7.
会计委派制的基本模式主要有财务总监制、直接管理形式、主管会计委派制形式、零户统管形式等,从这些模式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委派制通过改变会计人员隶属关系来达到会计权力的重新配置,这是会计委派制的重要特性,它会直接影响到会计权力配置的效率。下面我们对会计委派制这种新型的会计权力所引起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旨在说明会计委派制对会计权力配置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会计委派制是政府部门、产权单位向其所属单位委派会计人员,并授权会计人员监督所在的单位会计行为和其他经济活动的一项制度。建设银行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对于防范经营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有着重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化解了分支机构网点的经营风险。但是,在会计主管的委派以及会计主管业务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详实地分析了银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郭纬业 《经济师》2009,(3):155-156
文章结合会计委派制在中国一拖的实际应用,阐述会计委派制在我国的产生、应用及存在的缺陷,从会计机构的职能和法律规范中探究会计人员定位,提出新形势下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会计委派是财产所有者向其所属单位统一委派会计人员,并对他们的任免、调谴、考核、奖惩、工资和福利待遇等进行统一管理的一种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会计委派制在我国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从经济上看,实行会计委派制,是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监管严重滞后和弱化的重大举措.故本文对事业单位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做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要建立以会计监督为中心的企业权力约束制度,必须实行会计委派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为会计委派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会计委派制不仅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也是遏制腐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会计委派制度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领域里经常使用的一种会计监督和管理的手段。在实践过程中,有两种不同的倾向和看法。为了对会计委派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可以从会计委派制的概念、产生的背景、形式、实际成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方面对会计委派制进行分析探讨。以便切实完善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3.
试论企业会计委派制与内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欣 《经济师》2005,(3):181-182
我国会计委派制在试行过程中取得一些成效 ,各单位也开始纷纷效仿。文章通过会计委派制的产生背景和利弊的分析 ,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基本要素及完善内部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实行会计委派制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以及负责人腐败等问题,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实行会计委派制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实行会计委派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但不可否认,在会计委派制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5.
石彩丽 《经济论坛》2003,(18):24-25
一、会计委派制的产生会计委派制又称会计人员委派制,是指政府或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由其代表政府或产权管理部门监督行政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资产经营活动的一种制度。会计委派制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从基层提出并发展形成的旨在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一项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也日趋严重,致使我国大量的国有资产和国家税收流失,导致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失误,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障碍。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是国…  相似文献   

16.
会计委派制是资产所有者向下属企业统一委派会计人员,并对他们的任免、考核、奖惩、工资等进行统一管理的制度。是加强会计监督和管理的有效形式,是为了在源头上治理违反财经纪律及经济腐败现象。本文主要阐述了会计委派制实施的现状与存在的弊端、制约会计委派制的“瓶颈”等问题。提出了明确会计委派制的实施范围和形式、对企业的监督实施权财分离模式等改进会计委派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会计委派制是在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普遍滑坡、严重亏损、财务监督弱化、会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被严重侵蚀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本文就会计委派制的作用、委派制的几种形式以及推行会计委派制须解决的问题等几方面对会计委派制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沈慕华 《经济师》2005,(9):220-220
会计委派制是政府会计主管部门对国有单位进行财务监督的一种新型财务制度,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强化会计监督功能、完善会计管理体制、提高会计整体素质的作用。但会计委派制仍存在许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方面,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正确认识存在的不足是继续改进和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易慧娟 《时代经贸》2007,(7Z):116-117
会计委派制,也称为会计人员委派制,它是政府部门和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和产权管理部门监督国有企事业单位或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会计情况的一种制度。实行会计委派制能够规范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一些地方进行会计委派制工作的试点,而今,在全国范围内已相当普遍了,而且许多地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会计委派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地推进会计委派制的做法不尽相同,各有特色。纵观会计委派制的发展过程,一直以来业界对此褒贬不一。在此笔者拟对高校推行会计委派制相关问题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会计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规范健全,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普遍存在,它扰乱了会计工作的正常秩序,阻碍了经济发展,因此,会计委派制应运而生,它是对现行会计监督机制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迫切需要。会计委派制有利有弊,只有提高对会计委派制的认识并加以完善,才能使会计委派制这一新生事物对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