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新发展阶段,如何调整现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保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使中国由中等收入国家转变为发达国家,避免落入中等国家陷阱意义重大.基于此,文章在重新考察比较东亚—拉美模式和苏南—温州—珠江模式等典型国内外区域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总结提炼了几点关于在新的历史阶段创新中国现有区域发展模式的政策启示,即,经济增长须内需与外需均衡拉动,利用外资的同时应注意资本的内化,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社会公平,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要动态调整和有效结合,产业调整应本土化、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刘波 《西部财会》2011,(4):78-80
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个阶段是能否完成产业升级步入高收入国家的敏感阶段,即"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如何跳出"中等收入"的陷阱,进入发达国家至关重要。中国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有来自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等方面,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获得长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30多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但投资、消费、净出口“三驾马车”的“失衡”却成为众矢之的。然而,中国仅用10年时间就从低收入国家跨越下中等收入国家,到2010年跻身于上中等收入国家。令人不禁发问:支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真的是脱离国情的严重“失衡”吗?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进行总结,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借鉴,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结玉 《价值工程》2014,(12):175-176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把"中等收入群体继续扩大"作为重要战略措施。本文认为"中等收入群体"应该向"中等收入阶层"成长,并分析了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建立允许和促成中下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的社会机制和环境;要关注、研究和建立如何稳定和扩大农村人口中中等收入阶层的培育和扩大的社会机制和环境;要研究税收对中等收入阶层收入、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建立激励中等收入阶层稳定和扩大的税收制度和政策。  相似文献   

6.
中等收入陷阱一直是国内国外研究的重点问题。目前中国也到了从低中等收入国家转变为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关键时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悬殊、经济增长缓慢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重中之重。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有很多,但其根源是人力资本的匮乏,而要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就要通过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以后,配套的经济转型没有完成,从而使后期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严重乏力;而且由于转轨时期分配制度的失衡,导致近十年来居民收入严重两极分化,堕入拉美化陷阱的风险在日益积累。另一方面,在"低收入"向"中等收入"阶段转化完成后,体制性障碍越来越成为制约中国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瓶颈。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中等收入陷阱"不可避免地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东南亚及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在诸多风险因素中,收入分配不均是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诱因。基于库兹涅茨假说视角,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互动机理分析出发,探索以收入分配与陷阱跨越之间的均衡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理论分析构架。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路径要从收入分配制度的顶层设计出发,十九大前的近七年时间是我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中国社会已经跨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同时也面临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种种风险。文章着重围绕如何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分析了中国目前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存在的主要风险,总结了国际社会跨越陷阱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之路。  相似文献   

10.
先发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经济社会快速走向现代化的时期,往往也是社会分化和矛盾剧增的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多元复合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成功的案例往往传递着促进社会融合的经验,失败的故事大都重复着放任社会断裂的教训。当前中国正处于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艰难爬坡阶段,也正处于传统  相似文献   

11.
何浩 《中外企业家》2013,(6Z):35-35
我国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同时也面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本文通过利用陷入与成功走出"中等收入陷阱"12国2008-2010的数据,建立线性概率模型,估算出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为56%。同时得出了创新不足,腐败与贫富差距巨大是诱使中国陷入陷阱的三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王丹 《企业导报》2012,(12):29-3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国民生产总值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已经从一个低收入国家逐步过渡到中等收入国家,随之而来的是面临应如何发展的问题,因此中等收入陷阱这个词逐渐被大家关注。正确应对中等收入陷阱,一方面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能够体现社会文明与进步,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王一鸣 《秘书工作》2014,(10):10-13
正党的十八大召开,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十年。今后十年,中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但随着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的变化,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明显增多。在经历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人均国民收入进入中等偏上收入阶段后,原有的增长动力开始减弱,支撑高速增长的一些有利条件逐步消失,潜在增长水平趋于下降,经济增长发生阶段性变化。中国能否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既定发展目标,由中等收入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由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成功地实现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4.
巴西在上世纪70年代就成为了中等收入国家,但持续深陷“中等收入陷阱”,很难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特别是贫富分化、过度城市化等社会现象严重更影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把现有的产品直接出口欧美转为借道东盟的间接出口,可以化解当前出口企业的危机同时有助于实现中国增长方式转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综合解决方案包括以下3个方面:私募基金、境外产业园区建设运营和企业境外生产销售。  相似文献   

16.
小志 《中国就业》2012,(2):16-16
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世界各经济体按年人均国民总收入可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组。2010年8月数据显示,低收入标准为年人均国民总收入995美元及以下,中等收入为996美元一12195美元,高收入为12196美元及以上。其中,中等收入标准又以3845美元为界划分为“下中等收入”和“上中等收入”。以此标准划分,全球230多个经济体中只有60多个成为高收入国家,有104个经济体处于中等收入阶段。  相似文献   

17.
"历史的探索,对于立志为人类服务的人来说,从来都是服务于改革当前现实和规划未来方向的。"顾准(1915~1974)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能否再接再厉,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地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引起了社会各界普遍的热议。各类研究对于中国能否进入高收入国家、何时进入高收入国家、怎样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给出了莫衷一是的判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阶段,中国已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1万美元的"中等收入陷阱"发展阶段。中国要避开陷阱的唯一出路在于深化改革。而针对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9.
李冬玉 《新远见》2011,(4):10-14
在中央党校学习研讨时.经常会涉及这些问题: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水平仅在低中等收入国家之列.甚至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资源环境都给亮起了红灯.现有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使世界对我们在资源、能源方面的需求忧心忡忡:多年发展靠的是低成本生产要素,性价比极高的劳动力优势还能保持多久?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世界工业化已经进行了250余年,近200个国家中只有少数发达国家?为什么许多国家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而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究其原因在于"中等收入陷阱"这一魔咒难以破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