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2.
我国目前对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对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的问题 ,一直是我国管理学界探索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最近 ,我国学术界对股票期权激励谈论得比较多 ,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股票期权是消除“道德风险”,对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的较好方式。那么究竟什么是股票期权呢 ?它的激励特点是什么呢 ?我国目前适不适合搞股票期权呢 ?本文对此作一个简要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激励约束机制理论和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有机协调为出发点,文章阐述了股票期权制度内在作用机理和激励约束逻辑,通过理论基础论述,指出股票期权的实质是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化的有效实现形式,是一种具有激励与约束双重功效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效激励机制,其有效运行可以将经营者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的真正统一,从根本上解决公司治理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实现低成本的“工效挂钩”,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现状,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实际,就股改前后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理论及实践基础进行分析,揭示我国上市公司选择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股票期权激励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激励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近年来我国有一些企业引进了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对企业业绩提高 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国有企业在股票期权激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 策,以期股票期权激励在国有企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一、股票期权及其由来 股票期权是一种旨在解决企业委托代理矛盾. 报酬和风险相对称的长期激励计划,其主要内容 是,公司董事会授予经理人员在未来的某一段时间 内以一定价格购买公司股票的选择权,持有这种权 利的经理人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自行决定何日以 行权价格购买公司股票,以获得行权当日股票市场 价格和行权价格之间的差价。在行权以前,股票期权持有者没有收益。在行权时,如果股票价格下跌, 股票期权失去价值,持有者将放弃行权以避免损 失;如果股票价格上升,股票期权持有者将获得可 观收益,这样就将经理人员的个人利益同公… 相似文献
8.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薪酬制度,为企业改革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带来了生机。它以其独特的激励作用,使企业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趋向长期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业绩,降低企业对人才的激励成本,吸引人才,稳定经营队伍。我国企业虽然引入了股票期权制度,但是由于体制的不健全,使股票期权的实施受到了限制,削弱了股票期权的激励价值。 相似文献
9.
股权激励中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是我国股权激励最为主要的两种方式,文章对两种方式能够达到的实施效果、对激励对象的资金需求程度、定价机制、价值评估、个人所得税收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探讨,并对证券市场反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限制性股票方式对激励对象相对有利,但证券市场对限制性股票几乎未作出积极反应,相反,股票期权方式下,证券市场反应积极。 相似文献
10.
股票期权激励效果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证明了股票期权的真正激励效果主要在于其降低员工的离职率(第二种激励效应),而在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方面的效果很小,且员工努力的效果是增加公司价值,还是降低公司的价值还很不明确。而大量关于股票期权的文章都在强调激励的第一种效果,几乎完全忽视真正有意义的股票期权的第二种激励效应;这些观点误导了目前许多推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企业的实践。文章将要证明希望用股票期权来激励公司的大量关键管理人员和关键技术员工(即把激励的员工面尽量扩大)是不可能的、是矛盾的。笔者想以此来引起有关人员的注意,对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要有正确的认识,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多法人联合体,企业集团的治理与单体企业不同.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上市集团公司的董事会规模并没有对集团绩效产生积极效应,独立董事也未能有效发挥监管职能;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集团公司绩效负相关;合理有效的报酬制度与公平透明的股权激励环境有助于集团公司绩效的提高,而股权激励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政府控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投资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政府控制的制度层面因素出发,以大股东资金侵占为研究载体,考察中国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机构投资者已具备股东积极主义的动机和能力,能抑制大股东资金侵占行为,从而客观上保护投资者权益;然而,相对于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来说,在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采取股东积极主叉行为受到更多的限制,其抑制大股东资金侵占行为,客观上保护投资者权益的效果较差;并且主要是体现在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这意味着制度层面的政府控制因素对公司层面的机构投资者的股东积极主义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公司股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集了29家上市公司在首次披露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前后各3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并运用Excel和Eviews5.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披露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后存在股价的超常波动,市场上存在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4.
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股票期权制度的建设刚刚起步 ,因此有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股票期权激励模式。本文将对西方国家有关的股票期权激励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 ,并对我国股票期权激励模式选择的现实背景进行剖析 ,在此基础上 ,提出我国应选择以业绩为行权条件的指数化股票期权激励模式 ,并对该模式的设计、优势及实行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依据行权条件和行权有效期将股票期权激励方案分为"高标准型"和"低标准型",利用2006—2013年中国沪深两市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考察了两类样本组中股票期权激励与高管风险承担的关系,以及媒体关注对两者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标准型"股票期权激励与高管风险承担之间存在呈倒U形关系;"低标准型"股票期权激励与高管风险承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媒体关注度越高,"高标准型"组中两者倒U关系的拐点越滞后,同时"低标准型"组中两者的负相关关系越弱。 相似文献
16.
股权激励、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公司治理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第3季度季报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其业绩与股权激励之间的关系、股权结构对二者关系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业绩与股权激励比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但不同的股权激励类型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程度不同。此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业绩与股权激励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影响,而第一大股东的控制力对公司业绩与股权激励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99,自引:0,他引:99
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来考察公司治理特征、经营者股权激励与公司经营业绩提高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 )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 ,在实行股权激励前业绩普遍较高 ,存在选择性偏见。 (2 )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与由第一大股东选派的董事比例显著正相关。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兼任的公司 ,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显著高于两职分离的公司。 (3 )成长性较高的公司 ,公司经营业绩的提高与经营者因股权激励增加的持股数显著正相关。 (4)强制经营者持股、用年薪购买流通股以及混合模式的激励效果较好。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 ,对于那些内部治理机制弱化的公司 ,经营者存在利用股权激励机制为自己谋利掠夺股东利益的行为 ;成立相对独立的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等类似机构作为股权激励的实施主体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企高管的"政商"双重身份的视角,研究其在晋升和薪酬激励下的行为差异,指出晋升和薪酬的激励目标是不同的。研究发现:国企高管的晋升与业绩不相关,而与非经济指标相关;不同的晋升途径导致高管的行为不同,政治晋升与公司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非效率投资正相关,非政治晋升与关联方占用正相关;在高管晋升前的任职期间即晋升激励较强时,薪酬与业绩正相关,而与非经济指标不相关;晋升激励非经济目标,而薪酬只激励业绩。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营绩效的相关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研究者得到董事会与经营业绩关系的结论是不同的。本文认为其原因主要是不同的研究者所采取的样本不同,或者是他们所研究的董事会因为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法律、制度、文化等方面不同,所以董事会对经营业绩所产生的影响也就不一样。本文通过采用平行数据方法对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并提出了改善董事会与经营业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