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理财》2003,(5):21-21
纪念《数术记遗》刻本出版790周年学术讨论会于2002年12月21日至23日在西安市举行。这次会议是在李培业同志倡议下,得到了中国珠算协会、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珠算协会的大力支持,由中国珠协珠算史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 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珠算协会副会长郭启庶、李培业,中国珠算协会副秘书长王妍玲,陕西珠算协会会长、珠算史专业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今年 8月 6日是中国珠算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姚耐同志逝世十周年纪念日。姚耐同志也是上海市珠算协会筹委会主任委员、第一届理事会会长、第二、三届理事会名誉会长。他是原上海财经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姚耐同志 ,190 9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早年就读于北平朝阳大学经济学系 ,后留学日本 ,参加我们党领导的地下革命组织———社会主义同盟。 1937年“七·七”事变后 ,他毅然回国投身于抗日烽火。翌年 5月 ,在抗战教育研究会工作时 ,参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姚耐同志先后担任山西民族…  相似文献   

3.
华(印椿)老离井我们已经数年了。他从年青时代起,就热心于珠算的教学与研究。本世纪60年代初,曾与几位珠算界同志发起组织全国珠算座谈会,后上书教育部,筹建中国珠算协会,编写了珠算教材多本。晚年用了14年时间,编著了我国第一部论述珠算史的《中国珠算史稿》(以下简称《史稿》)。生前曾任中国珠算协会顾问,为国内外珠算专家,被誉为“珠算泰斗”。《算学宝鉴》水平是比较高的华老生前曾详细阅读过明代王文素编著的《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以下简称《算学宝鉴》)。他评价说:“明代珠算已流行于民间,……此时珠算已取代了筹…  相似文献   

4.
江志伟 《新理财》2003,(11):32-33
程大位,我国著名的珠算家和发明家,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人。他的珠算巨著《算法统宗》集珠算算理算法之大成,成为“海内握筹持算之士,莫不家藏一编”的畅销书,畅销时间竟长达300多年。程大位被珠坛誉作“珠算宗师”;又因其《算法统宗》“且传播东瀛,开彼邦珠算之先河”,而被日本称作“算神”。他在大量丈量田地的实践中创造、发明的“丈量步车”,成为世  相似文献   

5.
珠算是数学,是中国数学的杰出代表(上百年来虽在“数学全盘西化”的包围中,依然未被西洋数学吃掉)!相对来看,原数学会可以看成“西洋数学会”(象西医学会那样),因他们主要用西洋数学的思想方法研究数学(甚至包括研究中国数学史);中国珠算协会其实应是“中国式的数学会”(或“中国国算学会”、“中国算学会”),首先从珠算入手,用中国数学的思想方法研究数学,并进而用中西溶合的思想方法研究数  相似文献   

6.
大家荐书     
《深交所》2009,(7):45-48
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学年鉴》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珠算家、中国珠算协会一、二届副会长 ,因患肺癌 ,后转肝癌 ,虽经手术治疗 ,但未能维持多久 ,于 5月 7日病故 ,9日在八宝山火化。享年 87岁。其亲属仅女儿、女婿和孙子三人 ,殷生前曾嘱亲属丧事从简。参加追悼的有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姚遂 ,原副院长赵春新 ,中国珠协会长朱希安、顾问李新、副秘书长王秉钧 ,中央财经大学老干部处处长张志源、副处长崔洪涛等。中国珠算协会原副会长殷长生病故@李新  相似文献   

8.
陈珂 《财会学习》2015,(3):80-80
刘志远,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中国会计学会理事、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对外经贸会计学会理事《;中国会计评论》理事会理事、编委会副主编;天津市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天津市无形资产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会计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教委本科专业设置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审计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理事;天津市财政税务研究会理事;河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名誉理事;天津市对外经贸会计学会顾问。  相似文献   

9.
<正>杨纪琬先生生于1917年11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会计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社会主义会计制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会计学科创始人,为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特别是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会计行业监管、会计理论和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为纪念杨纪琬先生诞辰100周年,弘扬他勤勉敬业、严谨治学、自强不息、奉献不止的精神和崇高品格,《会计研究》、《财政研究》、《财务研究》和《财务与会计》等4家杂志以及《中国会计报》特此联合举办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杨纪琬先生生于1917年11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会计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社会主义会计制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会计学科创始人,为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特别是会计法规制度建设、会计行业监管、会计理论和会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为纪念杨纪琬先生诞辰100周年,弘扬他勤勉敬业、严谨治学、自强不息、奉献不止的精神和崇高品格,《会计研究》、《财政研究》、《财务研究》和《财务与会计》等4家杂志以及《中国会计报》特此联合举办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珠算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珠算》杂志主编胡静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5年8月1日18时在北京逝世。  相似文献   

12.
1998年10月9日至10日,由中国珠算协会、山西珠算协会和河北珠算协会共同主办的王文素《算学宝鉴》研讨会在王文素的故乡——山西汾阳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珠算专家学者及领导约70余人出席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领导有:中珠协会长朱希安、副会长香德才、张连...  相似文献   

13.
中国珠算协会应新加坡、马来西亚珠心算学协会的邀请,派出了以副会长兼秘书长香德才为团长,姚逐副会长为副团长的珠算技术鉴定学术交流代表团一行20人,于9月25日至10月4日赵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进行珠算技术交流和珠算等级鉴定活动。9月27日上午,我代表团与新加坡珠心算研究会在欢宴楼会议厅举行了学术交流会。会上,新加坡珠心算研究协会理事长黄靖智致欢迎词后,香德才团长和黄靖智理事长先后讲话,介绍中新两国珠算组织概况及珠心算的普及发展。然后,两国珠算科技工作者相互进行了关于开展心算教育的学术交流。学术交流结束后,举行了…  相似文献   

14.
从西周宫室遗址出土的陶丸探索算盘的起源日本户谷清一王尚林译一、关于西周遗址出土的陶丸中国珠算协会主编的《珠算》第4期上刊登了李培业的《对西周宫宝遗址出土陶丸之考察》和刘亮的《试说周原遗址出土的陶丸》两篇论文。根据以上论文所知,1976年3—11月在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珠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根据规划任务,经中国珠算协会批准,于2003年8月21~27日在南戴河友谊宾馆举办了珠算、珠心算高级理论培训班。这次培训班的具体要求是:以《古今珠算法的评价和优选》为基本教材,聘请了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五位专家:郭启庶教授、王令九教授、苑玉敏教授、武万亮教授、刘芹英博士(副教授)讲学。刘盛昌、朱俊亭两位教授为培训班的组织、管理、服务作了大量的工作。参加这次培训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共83人。包括一些省市珠算协会秘书长、研究工作者,财政局分管珠算协会的干部,教委干部、教研室教研员,小学校长、…  相似文献   

16.
(日本)平山谛、阿部乐方、户谷清一联合撰写的《关于杨辉算本法中的方阵》。典国屏先生译自1984年11月第58期《珠算春秋》。1985年第1期《新珠潮》刊载。在论文《前言》中介绍说:杨辉的续古摘奇算法中记载着……中国最早记载有方阵研究和其成果的书……最初解说杨辉方阵的是李俨(1892-1963年,中国数学史奠基人之一),他在《中国算史论丛第一集》(1928年)中发表了研究文章;196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斯凯勒·卡门博士撰写的长篇论文中解说了杨辉的方阵。三君合著的论文指出:杨辉《续古摘奇算法》(…  相似文献   

17.
据说六十年代从日本传入采用“借商法”处理“过大商”得到连高商。我国著名珠算家华印椿与余介石教授也有类似的研究发现,但均未提及其算理,因此留下了疑点,再者现在日本也不用此法了。可是,近年来,我国珠算界都常提到连位商,有的专家、学者曾长篇大论阐述其算理,...  相似文献   

18.
简讯三则     
简讯三则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列奥·理查德博士来我国参加黄山国际珠算学术研讨会到北京,于5月21日上午来中珠协访问。中国珠算协会会长朱希安、副秘书长李国青、编辑部主任晁金泉、《珠算报》主编高平以及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分局赵鸿升等同志在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专家...  相似文献   

19.
关于贾康贾康,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著名财经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研究》主编,北京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特聘教授等等。  相似文献   

20.
姜克华老先生的大作《试论我国算盘发展的阶段》见本期。笔者拜读后 ,对算盘发展的阶段论这一论点深表赞同。早于 1 990年 1 1月 1 9~ 2 1日在临沂召开的全国珠算史研究会第三次年会上交流的拙文《对珠算史研究的几点思考》(载《齐鲁珠坛》1 991年 3期 )中就曾提出“珠算盘似应以有无横梁作为分期”的设想 ,并指出 :《珠算》一词 ,最早出自东汉徐岳《数术记遗》一书 ,已故珠算前辈华 (印椿 )老曾称作《游珠算板》。笔者曾在《山东出土文物为珠算的起源佐证》(载《齐鲁珠坛》1 983年 4期 )拙文中指出 ,这种游珠算盘既是现代有档串珠算盘的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