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震  李莉 《企业活力》1991,(4):45-47
<正> 一、儒家文化的社会管理思想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封建社会里一直占统治地位。过去我们对它的研究,往往是作为剥削阶级的统治术来进行的,忽视了它作为一门古代社会管理学说的科学价值。中国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的文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学家预测: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冲击的世纪,企业的文化力将成为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文化管理是企业发展进程中一面永远高高飘扬的旗帜! 现代管理是一门需要中国管理者奋力追赶的学科。管理科学的发展不是哪个学派的主观臆断,更不是个别人对时髦的追逐,而是原有的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  相似文献   

3.
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学科。正如余绪缨教授所言,其不仅体现着一种技术观,也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文化观。本文将从文化的角度,就管理会计在中国应用现状进行分析。主要观点如下:管理会计源于西方,它的出现是建立在西方管理思想之上的,一定程度上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它在中国的应用,实际上是在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下的应用,从而必然会受到中国文化,尤其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本文认为,当前管理会计在中国没有得到很好地应用,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管理会计在中国普及运用,应该考虑我国特有的文化因素,趋利避害为正道。  相似文献   

4.
管理文化是一门科学,更重要的也是一种艺术。作为艺术,它掌握在不同的人手里,基本上是无规可循,因人而宜.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会有所不同,并且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状态,需要永不停顿地创新。最近一个时期,企业管理的形势变得多姿多彩,非常复杂.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又是中西合璧、古今并用,并且已经成为很重要的一个支流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文化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打破所有的边界、规矩和局限.呈现各方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大碰撞、大融合与互补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一、中西传统管理比较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文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概括地讲,中国人是以情感的眼光看待世界,西方则是以理智的眼光看待世界,这种差异表现在经济活动和企业管理领域,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6.
文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它倡导企业重视人性特征、强调感情沟通、树立企业精神、塑造英模形象、形成团队板块,充分依靠全体员工提高生产效率。实施文化管理日渐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的潮流。笔者认为,企业实施文化管理要抓住五大关键。关键之一:依托人性特征是文化管理的坚实根基。文化管理的着眼点是人,它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文化管理的高品位、深层次也集中表现在人性的复归以及使企业这种“文化机关”成为文化人的精神家园上。管理学上对人的不同看法、判断和假设,产生了不同的管理对策。泰罗的科学管理把人当作物,产生…  相似文献   

7.
于国斌 《企业导报》2009,(4):180-181
<正>一、建设普光气田文化的重要意义企业文化指的是一个企业中所有员工共有的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准则,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模式。从一定程度上讲,企业文化是一门管理哲学,是把精神文明建设同企业发展要求结合起来的一种重要形式。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企业,其管理  相似文献   

8.
中西企业管理文化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希平 《企业经济》2003,(11):48-49
企业文化是文化与管理的共生体。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决定了迥然不同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中国文化属人文文化,西方文化属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差别,反映在企业管理文化上主要存在决策方式、管理理念、治理结构和判断管理效果的标准等四个方面的差异。中西方企业管理文化各有利弊。中国企业应扬长避短,把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战略管理是 2 0世纪 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门新的管理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企业战略管理主要集中研究组织如何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企业战略 ,以保障组织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 ,重视企业文化 ,实行战略管理 ,追求战略创新 ,实现战略制胜 ,对企业、特别是大企业 ,不仅是必要的、重要的 ,而且是紧迫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成员共有的信念、期望值和价值观体系。它确定企业行为的标准和方式 ,规范员工的行为。其中 ,价值观是它的核心和基础。经营思想、伦理道德、企业精神、厂纪厂风等 ,都是它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人说企业文化是管理文化,其实,何尝不是文化管理?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区别仅在于谈论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企业文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传入我国,是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文化,它不是为我国的文化界、而是为我国的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首先接纳。据国内管理学界的专家考  相似文献   

11.
谈到“中国式管理”,似乎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认为只有中国式管理才符合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个性特点,是先进的、独特的,西方管理理论与实践是无法在中国这片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土地上落地生根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式管理实际上是对现代科学管理的否定,是把中国传统的权谋文化与帮派主义加以放大和传承,是不应该大力提倡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紧密松散”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两个文化维度,研究了上市地文化对中国海外或H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紧密型文化”抑制应计盈余管理而促进真实盈余管理,而“个人主义文化”则增加应计盈余管理而减少真实盈余管理,证实了文化迎合现象的存在;(2)当上市地文化与中国大陆文化差异较大时,这种文化迎合行为更为显著;(3)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市地文化对中国海外或H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作用逐步减弱。从文化迎合视角讨论了某类文化对起源于不同文化的公司行为的影响,丰富和拓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并为中国大陆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如何应对异国或异地文化差异这一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蔡一 《质量春秋》2014,(7):15-20
一、治求功效 中国传统文化称管理为“治”,“治就是管理。”(《孙中山选集》1956版,下卷66页)现代管理有宏观和微观之分,按中国传统的说法,宏观管理称“治国”或“治世”,微观管理称“治生”或“治产”“治产业”。管理文化作为管理实践的产物,它高于管理实践,是关于管理的指导思想、原则、战略策略的总和,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美国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对日本企业管理实践的研究,发现以往的管理理论只注重企业中存在的人员、资金、技术设备和组织结构等要素,却没有注意到企业文化要素的存在,于是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中存在文化,文化中存在力量。这个理论的发现在管理界引发了一场根本性的革命。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文化。随着人们对企业管理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管理文化成为我们的共识。实施科学的企业形象管理,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企业形象管理的成果又会凝结成企业文化,融化在员工的思…  相似文献   

1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推动企业管理不断升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企业的兴衰在于管理,管理的活力来自于企业文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管理思想开始由理性模式向非理性模式、由崇尚以物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化。管理界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 "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美国《幸福》杂志强调指出: "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即价值观和哲学信仰,再高明的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16.
晋商是明清时期最大的商帮,其兴起和衰败都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观念是相对稳定的,但在不同的历史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影响却不同。文章以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结合内外部因素的互动,研究传统文化在晋商兴衰历程中产生的影响,为现代本土企业的文化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杨辉 《中国质量》2010,(4):46-47
企业文化管理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管理的主体,通过对具有统一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心理特性的企业群体意识的培养和企业制度文化、物态文化的构建,形成最佳经营管理机制的一门管理理论.  相似文献   

18.
<正>正如中医留有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一样,中国式企业管理也不能不考虑传统文化的作用,管理方式存在着适合不同类型企业实际的课题。换句话说,任何曾经成功的管理工具的运用,都要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或"中国模式"的特别关注。折射到企业领域,是否存在着中国式企业管理呢?此前台湾的一位教授提出的"中国式管理",并认为,管理哲学有中国式,而管理没有中国式。而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式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通过双盲编码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领域归纳为“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家领导方式”及“企业危机应对”五个领域。通常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是指儒家、佛教及道家文化,即儒、释、道,这三家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也是中华文明的瑰宝,给予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随着我国经济一起蓬勃发展,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也日渐丰富。在这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管理的创新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文化概念来源于西方,引进我国仅有20余年。现在,有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有一定成效,海尔、同仁堂、宝钢、娃哈哈、五粮液等企业,都建立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要使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并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决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有多项,而企业文化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企业文化创新的跨文化因素一是经济全球化需要中国企业文化创新。美国管理学者约翰·B·库伦指出:“全球化是商务超出本国范围的世界性趋势。全球化意味着,整个世界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