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中国的主体信用评级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使得社会信用体系尚处于不完善阶段,信用评级行业也在扭曲的状态下蹒跚前行。鉴于此,需要通过推动主体信用评级,夯实中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确立信用评级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推动中国经济和金融的进一步国际化、全球化,加速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国际化进程,缓减国内外金融交易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缓减金融产品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国经济、金融国际化的安全程度。  相似文献   

2.
3.
4.
信用评级业的收费模式和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娟 《中国金融》2006,(16):28-29
信用评级是专业信用评级机构运用科学的评级方法,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对受评企业或债项的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级,并用信用等级加以反映。信用评级作用的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用评级机构自身的“信用”。对此我们可以从评级机构“能力”和“意愿”两方面进行分析。信用评级机构获取信息的能力、科学的评级方法、规范的评级程序以及合格的信用分析师,是其市场公信力逐步树立的基础。但就评级机构“意愿”来讲,有观点认为向被评级者收费这种模式存在制度性缺陷,使得其“意愿”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的保险企业正处在市场培育的初级阶段,存在营销误导和理赔服务不及时等现象。创建保险企业信用体系应从如下方面入手:发展信用中介服务市场、确定对保险企业信用评级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7.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加强企业信用评级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人民银行从监管的角度、商业银行从防范控制信贷风险的角度、企业从加强自身信誉的角度都深刻认识到信用评级的积极作用。2003年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在颁布的有关金融产品指引中,都提出了对相关市场主体进行信用评级的要求,例如,要求对债券发行人、对贷款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等,以便投资人以及商业银行在进行投资和授信活动时参考中介机构的信用评级报告,控制防范投资风险和金融风险。为了加快发展信用评级业,特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没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是难以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而信用评级是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10.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凸显出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种种弊端。该文指出,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高度垄断,为此应通过加强内部治理和外部监管推动现有评级行业的改革,并推动国际信用评级行业新秩序的建立。中国应从宏观政策层面出台措施,扶持和推动本国自主信用评级体系的做大做强,并参与到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重建中。  相似文献   

11.
关于信用评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现代市场经济,没有一个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是难以健康、快速、稳定地发展的。信用评级是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发展信用评级业对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防范与化解信用交易风险、降低市场主体的融资成本、提高市场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优化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对信用的需求源于信息的不对称,信用评级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的。文章分析了在我国信用评级比较被动的情况下,评级需求仍比较被动的原因,并对目前信用评级的客观需求进行了分析,最后为扩大评级需求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敏 《银行家》2012,(5):60-62
信用评级行业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行业,2008年金融危机后三大评级机构的表现引发了世界各国对评级行业的重新审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中国的评级行业也随之与全球市场接轨。本文分析了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以及中国评级行业发展的最新现状,试图找出评级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中国评级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建立适合我国特色的信用评级体系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信用评级是解决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在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运行中起着风险揭示、市场定价、防范信用风险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国际信用评级领域形成了以美国三大评级机构为主体的寡头垄断格局。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凸显出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存在的种种弊端。本文分析了现行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所存在的缺陷,探讨了国际社会及我国政府为进一步完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所采取的措施、信用评级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作用及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枫 《上海金融》2003,(6):52-54
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用评级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备受指责,被认为是危机的重要推手,社会各界均呼吁加强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欧美迅速出台了新的法规强化监管。但加强评级行业的监管能否改善评级质量,学术界却看法不一。本文的研究发现,通过加强监管,可以改善评级质量,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非对称性监管优于对称性监管。美国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力度不足是次贷危机前评级泡沫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各国需要采用非对称性监管模式,加大复杂性金融产品评级的监管力度,防止评级高估,提高评级质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降低信息成本、便利外部监管、缓和委托代理关系等方面归纳对评级角色与功能的研究,从周期稳定性、评级模型构建等方面梳理对评级及评级转换影响因素的研究,从社会声誉、评级惯性、评级偏好、利益冲突等方面综述评级质量的影响因素,从信息价值等方面分析评级变动的影响,强调多重评级、评级监管、评级在衍生品市场的特殊地位等因素在影响评级质量以及推动危机形成和传导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加强了对信用评级业的监管。近年来,我国信用评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外部监管缺失会使评级机构自身利益动机和负面行为难以得到有效控制,规范信用评级业发展已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了现行监管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现阶段完善我国评级监管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既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借款企业资信评级是征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而有效的监督管理又是资信评级市场和谐、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次贷危机后对信用评级业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评级业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在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筹资成本、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等方面积极作用明显。但是近年来,特别是在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暴露出许多缺陷和不足,饱受社会质疑。本文深入剖析了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表现欠佳的原因,介绍了欧美国家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从中得出了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