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季缺电,迎峰度夏缺电,迎峰度冬缺电,"缺电"贯穿了2011年的中国。继持续8年电力快速发展之后,电力装机达10亿千瓦,却还要面对全年性的大范围"缺电",社会不理解。开局之年的产业产能集中释放,用电需求快速增加;自然天气、煤电矛盾、电力输送、电力结构性矛盾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电力有效供给不足。对此,行业协会等有关机构虽然早就发出了预警,却无良策。  相似文献   

2.
2003年“缺电”的寒意没有完全褪去,2004年电网“迎峰度夏”已提前进入电力人的工作日程。  相似文献   

3.
缺电再思考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拉动下,我国电力需求依然旺盛。部分地区相继出现了用电紧张的情况。受自然天气、煤电矛盾、电力结构性矛盾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从3、4月份华东、华中等部分区域出现的淡季缺电,到7、8月份出现的迎峰度夏高峰时期缺电。再到今冬明春可能出现的季节性缺电,全国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东北、西北、内蒙古等地电力盈余,仍面临外送困难,“一方缺电,一方窝电”的矛盾客观存在。对此,社会各界高度关切,“缺电”问题成为各类媒体近期报道的热点和焦点。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本期“缺电再思考”专题,旨在通过回顾近几年尤其是今年全国电力供需的紧张形势,进一步阐明当前全国电力供需的主要矛盾,深入分析矛盾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社会公众及媒体客观认识当前的缺电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电力供需形势经历了从总体平衡到全面紧张再到总体紧张趋于缓和的过程后,2006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全面缓和,总体基本平衡,但区域性、时段性、电源或电网结构性缺电特征表现更为明显。缺电范围明显缩小,缺电程度明显减轻,拉限电条数和损失电量比上年大幅下降。拉限电原因主要为气候因素影响和电网“卡脖子”,主要发生在尖峰负荷,全国尖峰负荷最大电力缺口在1000万千瓦左右,比2005年同期减少1500万千瓦以上。  相似文献   

5.
数字     
1800万千瓦:今夏电力缺口明显减少 6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召开2012年全国电力迎峰度夏新闻发布会。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高峰时段最大电力缺口在1800万千瓦左右,与往年相比明显减少,属轻一级缺电,  相似文献   

6.
刚刚走出夏季“电荒”,我们却又迎来了一个缺电的冬天。而且,据专家预测,“电荒”在短期内还不能很好地解决,甚至有的地区将由时段性、季节性缺电变为全年性缺电。这不但使社会各界对电力这个“先行官”又有了新的认识,也使电力企业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7.
<正>又是一年迎峰度夏。对于电力行业而言,尽管每年的度夏之考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挑战,但当下我们谈论迎峰度夏,所探讨的绝不仅止于今年的夏,和当前的峰。进入“十四五”以来,电力保供的复杂、艰巨程度明显加大:2020年岁末,湖南、江西等地先后进入“限电”模式,局部地区电力“硬缺口”初现;2021年下半年一次能源价格飙升,中国多地出现大范围拉闸限电;2022年长江流域遭遇气象干旱,云南、川渝等传统送端地区出现持续性限电;2023年春,云南电解铝企业再度被限电……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我国已历经多轮或局部、或大范围的缺电,“运动式减碳”、一次能源价格高企、极端天气加大供需双侧不确定性、能源供需时空不匹配等影响供应安全的风险因素不断集聚。今年夏季,令人担忧的大面积缺电并未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远离了缺电风险。当前电力供需紧张的本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能源转型驱动下的供应格局失衡,和新旧混搭的电力系统  相似文献   

8.
一场始于今年3月的“淡季缺电”席卷我国华东、华中、南方电网等地,江苏、浙江、湖南、贵州、广东等多个省份相继发生大面积缺电,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大电力缺口超过3000万千瓦。近期,各地政府、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尽力增加电力供应能力,但电力供需持续紧张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解决,根据中电联预测,今冬明春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将达3000~4000万千瓦,尤其是华中和南方地区将进入严重缺电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虽然各地仍时有缺电预警和限电举动,但在这一个用电负荷屡创新纪录的夏天,关于“电荒”的喧嚣声已经明显弱于往年。忙而不乱的“有序”状态,也许可以作为今夏电力迎峰度夏的凸显特色,留待人们总结回顾。  相似文献   

10.
缺电!缺电!!缺电!!!近年来,拉闸限电状况在全国各地频频上演,尤其是在迎峰度夏之际,处处可闻“电荒”之声。2004年夏季,为首都供电的京津唐电网最高负荷达2204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87%。为了预防大面积拉闸限电,今年夏季,北京市制订了黄、橙、红三级电力预警制度。然而,对京城的老百姓来说,感受缺电更多的是在电视和报刊上,人们的生产生活并没有因为缺电而受到太大影响。在电力供应如此紧张的局势下并没有完全体会到缺电之苦的京城老百姓们大多数并不知道,在远离京城的内蒙古自治区,有一个叫托克托的地方,在那里,一座在荒野中拔地而起的现代化电厂———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03、2004年连续两年提前实现了60万千瓦机组双投产,源源不断地为首都提供了电力供应保障,为北京连续两年安然迎峰度夏解了燃眉之急,立下了汗马功劳。近日,记者赶赴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亲身感受了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8台6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已投产240万千瓦、在建240万千瓦)的丰采。  相似文献   

11.
截至2003年底,湖南省累计拖欠电费30多亿元。如果说去年的夏冬缺电是湖南供电的“阵痛”,那么长期的巨额欠费就是湖南电力的“痼疾”。电费回收,不仅成了湖南省电力公司眼下的头等大事,也令湖南省政府不能不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电力市场供需形势2004年综述及2005年分析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全国电力缺口预计最多在2000万千瓦左右,一、三两个季度缺电比较严重,三季度迎峰度夏期间仍然是全国缺电最为严重的时期。华东还是全国最紧张的地区,但程度将有所减弱,浙江、江苏缺口较大,福建受来水影响明显;华北总体供需基本平衡,河北南网、山西南部和内蒙西部等地区仍将缺电;  相似文献   

13.
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成长起来的我们,深知舵手对于航船的重要性。当电力的航船在大海中迷航,却还在全速前进,是十分危险的。当前电力是“缺电”还是“电荒”?明年、后年不会缺电还是会有更大的缺电?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电力迷航怎么办?  相似文献   

14.
最近,郎成平教授先是在电视节目《财经郎眼》中抨击我国电力行业是“垄断暴利”之地,指责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是“无良”企业代表;之后又在《理财周刊》撰文《谁在忽悠电力紧张》指责发电厂“消极怠工”是造成严重缺电的“罪魁祸首”,并声称发电企业嫌钱赚得不够,“忽悠加价”而导致电力紧张。郎教授如此口诛笔伐的直接原因,是在他看来,延续的电荒和持续的电价调整呼声都是在“忽悠”。  相似文献   

15.
黄河 《中国电业》2011,(6):14-15
无论中国电力采取什么发展模式,中国式缺电始终在周而复始的怪圈里轮回。尽管“十一五”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突飞猛进,但缺电却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再度粉墨登场,就连“重灾区”也一如既往,华中、华北、华东多地“无一幸免”。缺电周期现象俨然已成常态。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呈现“前紧后松”、逐步缓和的趋势,由2004年的持续性、全国性缺电墨迹为区域性、季节性、时段性缺电。2006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将时宜一步缓解,但局部地区、局部时段缺电的特点将更加明显,预计全国最大电力缺口出现在一季度,总计约1000万千瓦,缺口主要发生在南方电网和华中地区;夏季最大缺口出现在三季度,总计约500万-700万左右,缺口主要发生在华东和华北地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缺电再思考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拉动下,我国电力需求依然旺盛,部分地区相继出现了用电紧张的情况。受自然天气、煤电矛盾、电力结构性矛盾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从3、4月份华东、华中等部分区域出现的淡季缺电,到7、8月份出现的迎峰度夏高峰时期缺电,再到今冬明春可能出现的季节性缺电,全国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东北、西北、内蒙古等地电力盈余,仍面临外送困难,一方缺电,一方窝电的矛盾客观存在。对此,社会各界高度关切,缺电问题成为各类媒体近期报道的热点和焦点。鉴于此,本刊特别策划了本期缺电再思考专题,旨在通过回顾近几年尤其是今年全国电力供需的紧张形势,进一步阐明当前全国电力供需的主要矛盾,深入分析矛盾成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社会公众及媒体客观认识当前的缺电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十五"以来特别是2006年电力供需形势"十五"期间,电力供需形势经历了从总体平衡到全面紧张再到总体紧张趋于缓和的过程后,2006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全面缓和,总体基本平衡,但区域性、时段性、电源或电网结构性缺电特征表现更为明显。缺电范围明显缩小,缺电程度明显减轻,拉  相似文献   

19.
电力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下半年,尤其是1997年上半年以来,全国电力工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力供需紧张关系趋缓,电力发展速度的增幅不断下降,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从缺电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电力生产开始从“卖方市场”逐步转向“买方市场”。面对这种形势,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这是一个暂时现象,随着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状况的好转,将会重新出现缺电局面;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在宏观调控取得成效,随着电力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过去那种严重缺电局面将不会再出现。对今后电力工业供求形势的预测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但我们要认真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业》2005,(1):14-14
《光明日报》2004年12月17日刊登了题为《专家:“缺电最高峰”已成过去“局部过剩”将接踵而至》的文章。专家分析认为,我国电力紧缺最严重的时期已经过去,2005年电力缺口将大大减少.到2006年局部地区将会出现电力相对过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