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称为弱势产业、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共同投入,而其中财政和金融应在资金上给予倾斜;信贷资金效用的显现始终同金融机构自身效益相关联,选准投入的着力点至关重要;政策引导和补偿机制的建立是激活信贷资金持续投入的关键;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机制始终是保持信贷资金良性循环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解决“三农”问题在于实现“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农”问题存在的原因入手,分析了改革开放后,国人最为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认为“三农”问题的症结是“三弱”使然,即农业的“弱质”,农民的“弱势”,农村的“弱位”;解决“三农”问题要靠“三化”即农业问题要靠农业的“产业化”解决,农民问题要靠农民的“非农化”解决,农村问题要靠农村的“城镇化”解决。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乡镇是我国农村及城乡结合部最为基层的一级政府,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兼有发展经济、社会管理、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的综合体,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权建设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做好农村工作,解决农民问题,村级是基础,乡镇是关键。开展乡镇内部审计,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是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的关键,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者,加快对农村智力建设的开发程度,是事关提高农业生产率,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科技向农业生产力转化,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的重要保障,因此要求我们高度关注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问题,改革和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率,加大农村教育的总量,内外结合,政府统筹。外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开发模式;内部充分发挥农村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源的自我开发。同时改革农民培训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建立和完善农村人才的挖掘、培养和发挥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总是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相对贫困人口和绝对贫困人口,这种社会经济现象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均同样存在,不论是在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存在。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同样存在着相对贫困人口和绝对贫困人口。因此,广东农村的扶贫开发问题也要依据这种现实来考虑。一、扶贫的政策思维(一)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中的贫民是最困难的阶层农村中的贫困人口,是社会贫困人口中最困难的阶层。处于弱势群体中的贫困农民既不能享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两类“三农”问题及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存在着新老两类三农问题,一类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另一类是农民工、老人农业、空心村问题,而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又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推进农业就地产业化、农民就地职业化、农村就地城镇化、户籍就近镇﹙市﹚民化,应该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的十七大再一次重申“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作的工作报告从回顾成绩、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到剖析存在问题,从阐述科学发展观到提出奋斗目标,从论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直到党的建设,直接涉及三农问题多达二十余处。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是前所未有的,作为从事三农工作的同志更应该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好,在认识上做到四个深化。  相似文献   

8.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求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广大农民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农村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突破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说农村的局限、打破城乡经济二元结构,跳出“三农”看“三农”,树立“大农业”的观念,统筹农村  相似文献   

9.
白云 《山西农经》2022,(3):82-8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体现。在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农业、农村、农民是3个焦点问题,为有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市场经济持久增长。农村的健康发展是确保广大农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条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对农业经济管理中不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并做出相应调整,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的同时,还要持续完善农业产业自身结构,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乡镇农业农村基层站所处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前沿阵地,直接面对农村,面对农民,为广大农民提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等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服务,是贯彻落实国家农业农村政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但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市乡镇农业农村基层站所在机构编制、人员结构、人员待遇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在下一步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中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论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建设的同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在全国各地兴起的农业产业化,在有效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与繁荣。本文拟就如何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对小城镇建设的推动作用,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建设的同步发展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是指在农村地区居住的人,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靠种田维持生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等现象越来越突出。"将来谁种田"和"怎样种好田"成了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实现从传  相似文献   

13.
李滨 《农业经济》2005,(7):11-11
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就业同题又是来自城市化滞后。这就必须突破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探讨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新途径。即不仅要在农业、农村、农民内部做文章,而且要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农业、农村、农民外部做文章。这就不难理解,十六大报告因何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指导方针,以及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大刀阔斧乱砍乱拆,不能急功近利图形式,统一模式,千篇一律。社会主义新农村,突出的关键词是“新”。怎么“新”?内容是什么?胡锦涛总书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确定六个方面:“一是全面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粮食综合产生能力建设,加快科技进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二是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问题,基本上可概括为两种观点:一种是主张“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即就地转移模式。其主导思想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应在农业和农村内部解决。另一种是主张“离土离乡”进厂进城,即易地转移模式。主导思想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在农业和农村内部解决,必须从社会总劳动的按比例分配出发,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大系统中求得解决。其中,对农民“离土”的看法是一致的,分歧的焦点是农民  相似文献   

16.
1、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南方农村》2006,(6):1-1
在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2007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会议的提法是: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各项任务丝毫不能放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力度丝毫不能减弱。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建立工农协调发展的机制。特别要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  相似文献   

18.
一、农民增收问题,是关系农村繁荣、社会稳定的带全局性的大问题,抓好了这一问题,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增收的速度反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决定着农民生活富强的程度。如果农民收入不能稳步增长,不能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就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其次,增加农民收入是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实现国家宏观经济适度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农村市场广阔,把扩…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和谐.但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仍然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问题,科学地分析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保障金融机构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十二五规划也有类似提法。目前的现状是农村大量资金在流向城市,仍然留有80%的金融资源服务20%群体求的非普惠金融的感觉。如何扭转这趋势是当前面临的大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放在发展普惠金融体系的构想中落实。对三农的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的根本所在。因为普惠金融就是支持弱势的金融,农村相比城市是弱势的,农业跟工业相比是弱势的,农民相比城里的多数人是弱势的。因此,农村是普惠金融的重点所在地,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