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津冀都市圈是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形成的又一经济增长极,实现京津冀都市圈区域一体化发展,不仅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且对促进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推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京津冀都市圈中,保定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从软环境与硬环境两方面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推进"对接京津"的发展战略,实现保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层面,保定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方面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在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保定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下,保定如何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保定在对接京津产业转移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也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是,在此过程中也面临着自身的一些劣势和外部威胁。为此,我们结合实际,对保定对接京津产业转移劣势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提出保定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政府、产业、园区、金融四个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农村工作通讯》2023,(8):44-45
<正>河北省保定市连接京津石,处于雄安新区战略腹地,距北京140公里,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京雄保率先联动发展的核心区。保定是粮食生产大市,是京津冀最重要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基地。近年来,保定市立足“京雄保”一体化战略定位,勇担京津冀粮食安全重任,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在京津冀地区先行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为示范引领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树立“新标杆”,为进一步夯实区域粮食安全基础贡献“保定力量”。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的背景,该文分析了京津冀区域3地市三大产业中农业的比较优势。首先,利用统计数据,计算了京津冀各产业的区位商与农业产业内部农林牧渔业的区位商;其次,应用农产品产值、产量或规模比较分析了京津冀3地的农产品生产优势。结论显示:在三大产业中,河北省农业占优势地位,北京市的第三产业有比较优势,天津市的第二产业较有优势。在农业产业中,河北省农牧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在农产品供给中,河北省粮食、蔬菜、水果的人均占有量远远超过人均消费量,而京津两市的人均生产量不能满足消费自给,河北省的农产品自给所余可以供给京津两大城市居民消费。所得启示为:在农业产业发展中,京津冀区域应当构建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市场运行体系,建立京津冀农业社会服务一体化体制,构建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业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生产服务和消费的经营体系。有利于实现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河北农业经济发展定位的基本视角,而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县域发展是重点也是难点,河北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是河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方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视域下,分析近年来河北省11个市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整体上提出对接京津的顶层设计方案。进而从县域发展角度,以县域为突破口,将河北省173个建制县分为两类:距京津较远的146县以及环京津27个交界县,分别提出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模式。[结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县域农业经济发展需注重以下几点:(1)高度重视顶层设计;(2)以特色农业为抓手,科学规划农业功能园区,对接京津协同发展;(3)利用市场机制与科技机制,打造农业产业化模式,通过河北县域与京津农业协同大数据网的技术保障作用,提升河北农业经济整体实力。[结论]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找出推进河北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德国是世界都市农业的发源地,在都市农业发展方面具有宝贵经验。从德国都市农业生态体系的环境保护、农业种养、文化休闲3个维度进行分析,重点选择德国首都柏林——勃兰登堡都市圈对京津冀都市圈构建体系作为借鉴对象,对京津冀都市圈构建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京津作为京津冀城市群的两个核心城市,其一体化发展一直是京津冀城市群乃至环渤海地区崛起的核心问题,而京津双核的独特空间结构也决定了其发展方式的特殊性。本文将根据双核结构的特有现象,在理论上对经典的点轴理论进行一定的补充,并通过重新认识京津之间的廊坊,将其定位为京津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节点,对京津一体化拓展为京津廊一体化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保定承接首都养老产业转移具有地域、交通和低养老成本等明显优势。随着北京市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实施,保定养老产业将迎来良好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0.
京津冀区域“三生空间”分类评价与格局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国土空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识别和定量刻画“三生”功能空间结构及其演变规律是进行国土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方法]研究引入土地三生功能评分矩阵,通过GIS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基于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对1900—2015年京津冀区域三生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京津冀区域三生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规律性。生产空间主要分布在东南平原区,生活空间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廊坊等都市圈,生态空间主要分布燕山—太行山山区。1990—2015年京津冀区域生产空间保持稳定,生活空间呈扩张态势,生态空间略有减小,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廊坊等都市圈三生空间变化最为活跃,具体表现为生产生活空间快速扩张、生态空间大幅度缩减。[结论]利用土地三生功能评分矩阵法,可以快速有效识别区域三生空间,不仅能体现土地的多功能性,更能反映不同地类功能的差异性。京津冀区域应严格控制人口、城市用地规模,划定耕地数量底线,河北应充分发挥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作用,构建结构合理的绿色生态屏障,加快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发展节水型农林业,加强湿地和农田保护。增加生态用地数量,重点建设成片森林和恢复连篇湿地,扩大生态空间,为京津等大城市发展提供生态空间保障。  相似文献   

11.
保定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关节点,自身的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就成为制约整个区域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保定作为一个文化底蕴深厚、革命历史悠久、文化名人辈出的地方,应紧紧抓住这次区域发展的机遇乘势而上,结合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切实找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路径,在提升自身实力、加快发展的同时,也起到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国家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为唐山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京津冀一体化格局中,唐山主要是突出比较优势、强化分工协作、合理承接产业转移、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这不仅给唐山市滨海城市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也对京津冀区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都市圈城乡复合型农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快京津冀都市圈农业现代化进程,凸显不同地域的农业多功能性,将有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该文利用实地调研与统计数据,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农业发展态势及其存在问题,构建了城乡复合型的农业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以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促进种植业的基地化和规模化生产;围绕都市圈城乡居民的生活需要和市场需求,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以构筑绿色屏障和发展生态农业为核心,促进生态林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促进水产业的产业化发展;凭借都市郊区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  相似文献   

14.
"环京津贫困带"是全国生态安全保证程度最低、特大城市周边贫困程度最严重的地区,该区域对于京津冀都市圈乃至环渤海区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正确的认识环京津贫困带产生的原因和基本特征,加强对环京津贫困带旅游精准扶贫体系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实现区域可持续的发展和生态稳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保定市以产业创新为主导方向,推广应用股权投资基金以及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但目前保定市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资金的制约。本文结合我国及保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对保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加快环京津区域绿色产业是贯彻中央指示,顺应国内外产业升级新趋势,适应京津冀地区加速崛起,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促进河北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就申奥背景下河北环京津地区绿色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保定因其区位优势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首当其冲,而承接园区是保定能否顺利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本文在分析保定承接园区建设现状及软环境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府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12月9日,首届京津冀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北京举行。该活动由农业部牵头,来自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农业主管部门、生产者、采购商齐聚一堂,共商农产品流通大计,贸易洽谈取得4.73亿意向协议的成果。这是首次在京津冀区域层面,由三地共同参与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京津冀三地地缘相近、地理相似、唇齿相依,区域内农业生产合作由来已久。在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中,未来对京津的定位是都市现代农业区,要调减粮食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11个地级市所组成的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为指导,在高效、公平、可持续的协同发展准则指导下,构建由13个末级指标构成的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京津冀城市群实际数据进行研究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上,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水平呈非线性螺旋式波动上升趋势;在空间维度上,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重心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当前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程度较低,未来有关方面应进一步凸显京津两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促进京津冀协同高效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中各自比较优势及协同发展的可行性。结合三地农业发展总体情况,说明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现状。从顶层设计、技术、资金、市场、休闲农业、生态农业6方面,对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