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效率从表面上看,是一种投入和产出的比较,其实它反映了各投入主体的权利,以及这种权利对投入主体的激励程度,即效率的基础在于权利的和谐配置,它以权利为基础,并受权利所制约;公平本质是对自身权利及其权利实现程度的认知,即公平是已有权利与期望权利的比较。因此,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是基于权利的统一关系。由于权利界定与实现广泛涉及政府、市场、社会其它组织以及意识形态等不同主体,故效率与公平受到政府、市场、社会其它组织以及意识形态等共同调节。  相似文献   

2.
陶明华 《中国经贸》2011,(22):113-114
现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办法,不能体现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不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也不利于统一协调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改革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确定办法,应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将权利和义务、个人缴纳与养老待遇进行“双挂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引入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形成兼有保障与激励、公平与效率,自动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动态养老金待遇确定办法,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促进企事业之间人才流动,推动事业单位改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邓洁华  杜放 《特区经济》2005,(12):48-49
目前,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最终体现为社会公平,社会公平就是在平等的原则下,人人享有同等的机遇和权利,以达到最终资源配置上的公平。从社会角度看,就是执政党要调节各社会成员间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缩小社会收入贫富差距;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就是要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公平与效率之间找到平衡,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生态,体现人与人和谐发展的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4.
叶家松 《开放潮》2005,(11):4-6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平等竞争主体,需要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以保证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发展的权利和利益。 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牢固基石。面对经济高速增长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现实,将注意力更多转移到社会公平上来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社会公平是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也是不可取的。社会公平决不是也不应该牺牲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更不能改变20多年的市场取向的改革。[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解英丽 《魅力中国》2011,(17):92-92
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社会转型时期不同利益群体对-I-~-g权利、机会和有限教育资源分配的争夺加剧,各方利益的相互博弈,使得教育不公平问题凸显,成为制约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因子。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对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茉楠 《广西经济》2013,(12):53-54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不在于“快”,而在于“好”。未来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将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体系,“以市场化制度为本,创自由竞争之基”,激发和保障人们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通过新制度供给盘活劳动、土地、资本、技术四大供给要素,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并推动整体要素升级和高质量的城镇化。由此实现城市与农村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产业化、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小城镇的良性互动,形成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7.
链接·声音     
公法是调整个人和共同体之间关系的法律。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一方面要尊重人,这种尊重的重要体现是现代公法所确立的公民权利。推动社会物质和精神进步的根本力量包含在人创造的愿望和能力之中,以公法权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个人的尊重,有助于激发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要保障社会共同体的稳定有序。共同体的稳定有序和健康发展是个人获得持久自由的前提和条件。个人在发展自己的同时,也要对共同体尽到应尽的义务,并在某些方面做出适当的节制和容忍。这表现为自由与秩序、效率与公平、私益与公益,这几对现代公法核心范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毅 《魅力中国》2010,(26):305-305
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伴随而来的是实现了个人的独立、自主,使人们享有自由、平等和公平竞争的权利,它使人们获得了独立的人格。独立人格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他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收入分配归根结底是按权利分配,收入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是权利不平等。权利,在内容方面归类为市场权利、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在结构上分为归属权和行使权。根据权利整体归类和状态结构可知,市场权利归属不平等,社会权利行使不平等,政治权利归属与行使都不平等,三者组成权利不平等体系而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在理念、制度和政策上尽可能保障权利平等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方向。通过效率与平等的合理抉择、建立市场民主、构建公民社会以及遏制既得利益集团强势地位等途径实现权利平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加剧的制度成因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认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加剧的根本原因在于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 ,使得农民既缺乏机会公平的权利 ,也未获得结果公平的权利。因此 ,要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 ,首先要还农民以“国民待遇” ,给农民机会均等的权利 ,其次赋予农民一定的结果公平的权利。文章从户籍制度、工农价格剪刀差、粮食流通体制和农村财税体制等制度层面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加大的原因 ,最后 ,提出一系列旨在增加农民收入 ,缓解城乡差距的社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内核是社会公平与价值认同。能否实现社会公平与制度和体制密切相关,不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和不恰当的市场运作,将加剧社会不公平和不公正。加强政府公共服务和推动公众最大限度参与社会事务是人应对不平等加剧的最佳选择之一。要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机会均等的发展机制;通过税收进行再分配,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强化社会责任,提高社会认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MBO的合法性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国有企业改制不走资本市场产权多元化的道路,而走企业内部人收购(MBO)的道路,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只能归人民代表大会,非经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或作出决定,或授权所进行的国企产权改造即MBO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合,击的。激励管理并不是提高企业靖效的惟一办法,如果仅考虑企业的改造,而不考虑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这样的改革是要打问号的。当下我国企业制度理论最大的缺失是缺少职工治理和桑体参与理念,一切改革几乎都是经理人治理式的改革,实践中存在着很多不公平问题。如果要避免走权贵私有化和非民主私有化的道路,在国企产权改制中要平衡好广大职工与经营之间的利益,要在劳动权利保障和民主制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效率与公平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两大问题,正确认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增进经济和谐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当把效率与公平看作目的时,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似乎是不可调和的;当把效率与公平当作增进经济和谐的手段时,效率与公平之间就具有了替代关系.经济和谐的效率标准要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和谐的公平标准要求政府推行促进公平的分配政策.市场主要管效率、政府主要管公平应成为目前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建设和谐社会,核心是发展社会公平,也就是要不断维护、发展和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和社会保障公平.  相似文献   

15.
《发展》1994,(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本质及运行规律的基本要求所决定的。 一、市场经济关系主体独立自主的地位需要法律认定。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个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细胞,企业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组织,他们在市场中进行商品交换的直接目的是赚取最大利润。市场主体需要法律确认其独立的法律地位,从而公平、有效地配置其权利与义务。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需要法律确定市场参与者的主体资格,赋予其独立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特别是建立法人制度,使企业拥有从事经济活动的一切权利,令其以自己的财产对债务负完全或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个人收入分配也应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实行相应的、根本性的改变。当前,个人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也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要从理论上的正本清源,特别是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劳动力市场与工资市场化、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分配方面、宏观调控等几个主要问题,应转变观念、端正认识  相似文献   

17.
杨杨  ;龚凌霏 《特区经济》2009,(12):121-123
本文对税收公平的内涵作了一种扩张性解释,认为税收公平应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即税收的本质公平、税收的代内公平和税收的代际公平,亦称之为"三层次"税收公平观。为实现税收本质公平,相应的制度选择应是优化政府,保证政府征税权不被滥用,同时重视纳税人权利,构建完善的纳税人权利保护体系;为实现税收代内公平,应做出的制度选择有:努力实现税收的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为实现税收的代际公平,必须构建完善的绿色税收体系并开征遗产税。  相似文献   

18.
周程 《理论观察》2010,(1):46-47
从建国时我国开始实行的干部人事制度,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加大力度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再到适应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公务员法》,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制度背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它们背后价值的嬗变,从主要地追求政治回应性。到追求行政效率,再到追求法治、个人权利和公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和新价值的凸显,我国人事制度应更趋于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生态文明"这个概念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样,已然成为了一个民众耳熟能详的概念.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生态文明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因生态权利引发的冲突也日渐增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穷人与富人之间、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生态权利冲突矛盾凸现,公众要求生态权利公平和正义的呼声越来越高.生态权利冲突的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2006年的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以“公平与发展”为主题,对公平的内在价值,以及公平对长期发展的重要性作了全面的论述。报告中的公平,是指在追求自己所选择的生活方面,个人应享有均等机会,而且最终不应出现极端贫困的结果。在一些根本性的方面,公平和追求长期富足是相辅相成的。促进公平竞争环境的制度和政策有益于促进可持续增长和发展。增加公平,在两方面有助于减少贫困:对总体的长期发展发挥潜在的有利作用,以及为任何社会的较贫困群体提供更多的机会。世行报告在描述不平等问题时,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视角进行了分析。国家之间的机会不平等是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