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章以2010至201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归分析检验投资者异质信念、未预期盈余与公司盈余公告效应的相关性,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显著的盈余公告效应,投资者异质信念、未预期盈余是盈余公告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投资者会提前对公司盈余公告信息作出反应,由于对公司盈余信息的获取程度不一、对公司股票的未来走势有不同观点,股票流向愿意出更高价格的乐观的投资者手中,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卖方获得的超额收益越大。随着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投资者异质信念程度降低,股票价格逐步回归其基本价值,累计超额收益也因此降低。总体上,投资者异质信念对未预期盈余与累计超额收益的关系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收益模型考察了盈余质量差异对会计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盈余质量好的公司ERC值比盈余质量差的公司ERC值大;盈余水平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要强于盈余变化对股票收益的解释能力;盈余质量好的公司盈余水平解释能力要高于盈余质量差的公司的盈余水平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7—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商誉减值的价值相关性,并从盈余管理、内外部监督角度探究市场对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判断。研究发现,商誉减值与股价和股票收益负相关,说明投资者对发生商誉减值的公司给予负面评价。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亏损公司的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较低,内部控制质量和审计质量高的公司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较高。上述发现表明,商誉减值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且其价值相关性的高低受到盈余管理动机和内外部监督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2002-2007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发生频率统计发现,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发生频率在上市公司总体截面水平和个体时间序列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个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在企业连续会计期间内多次发生。通过价值相关性检验发现,多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的估值系数显著提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多次发生进行盈余管理来影响投资者对股票内在价值的正确判断,导致股票的价格不能有效反映其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5.
多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对股票市场定价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2002-2007年期间我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发生频率统计发现,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发生频率在上市公司总体截面水平和个体时间序列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个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在企业连续会计期间内多次发生.通过价值相关性检验发现,多次发生非经常性损益的估值系数显著提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多次发生进行盈余管理来影响投资者对股票内在价值的正确判断,导致股票的价格不能有效反映其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盈余波动是企业最重要的盈余时间序列特征之一,公允价值的使用会显著改变企业盈余波动水平。这种盈余波动变化对投资者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揭示了企业风险,提供了增量信息;另一方面增加了信息风险,提高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使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共12年的数据研究源于公允价值的盈余波动对投资者净信息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允价值确实能够导致企业盈余波动程度增加,但增加的盈余波动并没有给投资者提供增量会计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此结论只是针对公允价值所引致的盈余波动信息,并不能推广到公允价值会计整体的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7.
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相关性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单纯的会计盈余与股票价格相关性研究阶段、影响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因素的探讨阶段。文章就这两个阶段对国内外关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资本市场的现实情况预测了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8.
盈余分解对提高盈余预测能力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盈余分解在提高盈余预测水平上的作用。研究发现,从净利润到把净利润分解成主营业务利润、投资收益等八个盈余项目的过程中,盈余分解能够持续提高盈余预测水平,盈余分解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明显优于幼稚模型和基本模型,结果显示,营业收益的持续性高于非营业收益,投资收益亦有一定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会计盈余是股东、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主要关注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质量将直接影响资本市场资本配置效率。本文在对西方理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盈余信息质量通过其对公司基本价值反映的精确性,直接影响股票预期回报;盈余信息质量因在投资者之间的不对称分布,间接影响股票预期回报;区分直接、间接两种不同的作用,对我国资本市场会计信息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及更好地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信息技术行业作为研究样本,针对会计盈余与股票回报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会计盈余具有有用性的结论。同时将会计盈余与经营现金流量的信息含量进行了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会计盈余对于决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从高息委托贷款活动不可持续性、项目风险性等特点出发,讨论了这类活动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息委托贷款存续期间的企业有着较低的盈余持续性。进一步分析表明,较低盈余持续性主要来源于营业利润持续性较低。同时盈余价值相关性分析显示,高息委托贷款组的企业,营业利润的价值相关性较低,营业外利润并没有更高的价值相关性,以上证据说明,对于投资者而言,高息委托贷款的收益并未带来实质上对企业股价看法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家族企业的“掏空”行为与会计盈余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3-2004年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加剧了公司内部人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会计盈余的可靠性和价值相关性。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掏空"行为显著正相关,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与"掏空"行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以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模型为基础,探讨了分析师跟踪上市公司的决定因素及其对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更倾向于选择盈余平滑程度较高且盈余操纵较少的公司。在分析师市场形成后,投资者将分析师的预测作为估计公司未来盈利的主要依据;对没有分析师跟踪的公司,投资者仍然倾向于运用以往的盈利作为公司未来盈利预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负商誉的会计政策,运用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和回报模型,本文系统探讨了负商誉对股票价值和超额回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扣除负商誉后的剩余收益对股价有显著正的解释力,而负商誉与股价负相关;(2)扣除负商誉后的未预期盈余对超额回报有显著正的解释力,负商誉与超额回报负相关。实证结论说明,市场不仅能够辨别盈余结构,而且市场投资者能够辨别负商誉的价值含义。  相似文献   

15.
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再融资与盈余操纵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上市公司处于大股东的超强控制状态,大股东与潜在投资者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大股东在股权再融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盈余操纵动机。本文建立了一个模型来分析大股东进行盈余操纵的机理,大股东通过调整利润的时间分布可以改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的判断,从而造成股票再发行价格的提升,使大股东获取更多的私人利益。存在盈余操纵成本的情况下,只要盈余操纵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实施盈余操纵就是大股东的最优选择,从而使盈余操纵成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6.
应计可靠性是否可被投资者识别一直都是资本市场中各个参与方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沪深两市2001-2007年数据,检验广义上应计项目的可靠性与股票回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总的来说,应计项目的可靠性与股票回报负相关;(2)对不同的应计项目之间,其可靠性与股票回报的负相关程度存在差异,应计项目的可靠性越高,负相关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7.
严玉康 《会计之友》2009,(13):109-111
应计可靠性是否可被投资者识别一直都是资本市场中各个参与方关注的问题。本文采用沪深两市2001—2007年数据,检验广义上应计项目的可靠性与股票回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总的来说,应计项目的可靠性与股票回报负相关;(2)对不同的应计项目之间,其可靠性与股票回报的负相关程度存在差异,应计项目的可靠性越高,负相关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8.
夏新平  王丹 《财会月刊》2004,(10):14-15
信息含量表示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之间的关系,因此它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是会计盈余真实披露程度(或盈余管理程度),这主要取决于上市公司内部;其二是外部投资者对所披露的会计信息的接受程度,这主要取决于市场反应(或者说是股票收益反应).诸多研究表明,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通过盈余反应系数对其进行检验.影响信息含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治理机制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试研究其对信息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行为金融学理论,结合未预期盈余、投资者情绪、盈余公告后的收益变动等因素,设计了盈余公告后收益模型。对收益模型及基于盈余反应系数定义式模型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发现,投资者情绪对盈余反应系数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盈余管理存在对会计盈余和权益账面值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盈余管理并不会降低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权益账面值的价值相关性。表明我国资本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难以判断会计盈余是否被操纵,会更多地依赖相对可靠权益账面值信息进行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