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影响粮食仓库仓温的因素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序言低温储粮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其优越性表现为1.1抑制害虫的生长:储粮害虫最适宜温度为27—34℃,低于20℃可限制多数害虫生长;1.2保护粮食品质:在t=0-50℃范围内,温度每降低5℃,种子寿命增加一倍。温度降低10℃,食用粮的生化反应速度就减少一半。1.3限制微生物繁殖。由于国家建仓资金限制,不可能大量建造利用人工制冷进行低温储粮的仓库(低温仓)。这是因为低温仓初投资较普通粮仓大及维修运行费较高。经过实践证明,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是适合我国目前国情且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科学保粮措施之一。如中央粮食储备库…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在冬季采用三种不同机型通风机对高大平房仓储粮进行负压通风降温作业,通过试验,总结出一种降低通风能耗、减少粮食水分散失和缓和水分分层现象的通风管理新思路,确保了储粮安全,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粮食腐烂原因的分析,结合储粮保粮的必要条件,介绍钢板仓低温储粮和降温降水通风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风是利用风机设备产生的压力,将外界低温、低湿的空气送入粮堆,促使粮堆内外气体进行湿热交换,降低粮堆的温度与水分,从而提高粮食的稳定性,提高储藏品质的一种技术措施。浅圆仓机械通风储藏具有降低粮温,降低粮食水分,平衡粮堆温度,平衡粮堆水分的作用,即通过调节生态系统中的影响分子,延缓玉米脂肪酸值的增加,创造一个有利于保持储粮品质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机械通风,可以延缓玉米脂肪酸值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储藏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大型立筒仓(15000t)长期储粮综合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立筒仓群在储粮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性试验研究,采用热湿传导理论对粮堆个别部位进行了分析验证;利用减压管设施降低了进仓粮食的自动分级,采用环流熏蒸、机械通风技术,提高了储粮稳定性,提出了一套立筒仓储粮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立筒仓堆高十几米以上,储粮性能不如房式仓理想,稳定性较差,品质变化明显等特点,甚至容易出现"挂壁"现象,特别在南方沿海高温高湿地区,夏长冬短,无雪无霜,如何在有限的低温期快速降低粮温,确保立筒仓储粮安全过冬更是南方地区粮食储藏工作者面临的难题。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珠海直属库通过立筒仓储存玉米生产性应用试验,运用3kW的局部处理通风机吸出式通风技术实现了立筒仓安全储存玉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风低温储粮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讲,准代温安全储粮铁庸置疑机械通风则是降低低粮温的好途径。从应用上看,该项技术适用面广,因各地方气温及密闭隔热措施不同,可使储粮在一年中准低温安全禽存9-12个月,从费用上比较,通风降温的电费仅为常规熏蒸费的1/5-1/10。  相似文献   

8.
文章是笔者长期从事粮食储藏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就我国的粮食储藏工作和储粮技术,从发展趋势、指导思想、储粮条件、仓房建设、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综合储粮、机械通风、环流熏蒸、气调熏蒸、储粮研究、农村储粮等十二个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了具体意见。对我国粮食储藏工作有着较好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是笔者长期从事粮食储藏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就我国的粮食储藏工作和储粮技术,从发展趋势、指导思想、储粮条件、仓房建设、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综合储粮、机械通风、环流熏蒸、气调熏蒸、储粮研究、农村储粮等十二个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了具体意见.对我国粮食储藏工作有着较好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的温差过大,对储粮安全十分不利,防结露任务十分繁重。机械通风能够迅速降低、均衡粮温,是实现预防结露的根本手段。但对机械通风技术的掌握却千差万别,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走入误区,无效通风、有害通风现象十分普遍,因此有必要对机械通风在特定地区10年来的应用经验进行总结,促进机械通风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于新购的粮食,由于温度水分比较高,通过合理的熏蒸、机械通风等作业环节,有效杀死粮堆中的害虫,并降低新粮的水分、均衡粮温,提高储粮的稳定性,解决新购粮的安全度夏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开展低温储粮,能有效抑制虫害生长,减少熏蒸次数,降低对粮堆和环境的污染,保证粮食质量。但目前高大平房仓在中原地区仍达不到低温储粮的要求。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央储备粮河南分公司充分利用现有仓储设施和技术力量,通过采用反光隔热涂料对高大平房仓仓顶屋面及向阳墙面进行反光隔热处理,并用高分子隔热板密闭门窗孔洞,极大地提高了仓体的隔热性能。同时,辅之机械通风降温调质等综合储粮技术,成功地解决了低温储粮问题。该技术已顺利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13.
贮粮机械通风技术是科学保粮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在新建中央直属粮食储备库中被广泛应用。应用机械通风可以及时降低粮温、水分,防止粮面结露,避免进行深翻粮面和倒仓作业,可有效地抑制虫霉危害,减少虫害,节约用药量,从而既能保证贮粮安全,又能大大节省保管费用,减轻劳动强度,改进贮粮品质。新疆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如夏季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等,这些气候特点适于采用机械通风技术贮粮。在冬季大部分时间,大气的相对湿度在70%以上,温度在0℃以下,许多人对冬季是否可以机械通风没有信心,担心通风后小麦吸湿结露,…  相似文献   

14.
无配套储粮设施立筒仓储粮需做好基础工作,缩短周转周期,采用局部环流熏蒸方法克服全仓环流熏蒸的死点;通风系统的通风不彻底,水分转移及损失问题,要利用局部通风机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钢筋混凝土立筒仓安全储粮技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建钢筋混凝土立筒仓安全储粮历时5a的试验研究,在粮食入仓、常规管理、粮情检查及隐患处理、机械通风、熏蒸杀虫和防护剂施用、例仓、筒仓安全保证等方面,从技术管理的角度,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6.
密闭隔热通风降温对立筒仓安全储粮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立筒仓储粮粮情变化规律,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做好筒仓围护结构密闭隔热及防潮处理的基础上,利用冬季低温天气,进行通风降温,并在气温回升之前对降温仓进行隔热密闭。通过三年多的筒仓储粮实践证明:密闭隔热通风降温储藏技术对立筒仓长期安全储存小麦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入库后高水分粮食除组织人力、物力晾晒外,通常采用气调储藏、化学保藏等方法,使高水分粮食得以安全储藏。采用机械烘干、机械通风、去湿处理等方法达到降水的目的。中央储备粮安阳直属库对高大平房仓进行隔热保温处理,利用安阳地区冬季气温在50c以下的有利条件,储藏含水分13.6%的小麦,试验证明低温储粮,水分一直保持在13.6%左右,避免了经济损失,减少了储藏费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劳动,并且延缓了粮食品质陈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苏式仓经过改建后仓容增加到原来的3倍,双门、双窗、双顶、双墙的设计,配合机械通风降温,使改建后堆高6-8m的粮温比原苏式仓粮温低10℃-12℃,全年大部分时间保持在20℃以下,基本保持准低温状态,既有利于保持粮食品质,又达到改建后增加仓容、改善储粮条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数控布粮器小麦入仓储粮试验,解决粮食自然入仓所形成的中心区域杂质集聚现象,验证了布粮器能够有效缓解粮食的自然分级,改善通风条件,保障储粮安全。  相似文献   

20.
科学储粮对保证粮食安全,促进高效节能作业具有重大意义。通风储粮是很重要一个环节。根据天气状况和粮情,抓住有利时机,科学合理通风,采用分阶段通风作业法,尽可能通过自然通风、低功率风机通风和间歇通风,使粮堆温度随气温阶梯式下降,避免无效和有害通风,减轻结露,节约能耗,减少粮食水分的非良性散失,降低降温成本。另外,本文还从环流熏蒸、粮堆的隔热防潮和谷物冷却等方面阐述需着重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