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旅游业全球化背景中,国际市场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能够适应旅游业国际化发展需要的管理和服务人才,笔者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为例,从构建全球化的教育观、制定国际化旅游人培养方案、设置国际化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旅游企业从业人员院校培养模式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对旅游业的支持,必将增大旅游企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旅游企业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而旅游从业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加大了企业培训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在此情况下,企业参与的院校培养就成了旅游专业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本文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应对行业发展的趋势职业院校在教学方法、培养重点上应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恰当调整旅游教育计划,促进旅游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越发突出,特别需要那些素质高、专业技术水平过硬的旅游人才,来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然而,目前我国旅游人才市场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旅游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日趋严重,因此,为了培养更多新型旅游人才,满足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做好旅游教育工作,保证旅游教育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帮助旅游专业的学生提高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为旅游院校、旅游企业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不断输送新鲜、优质的血液。旅游教育对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深入研究旅游教育问题意义重大,尤其是旅游教育的研究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已成为旅游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通过分析情境一启发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应用价值,提出高校旅游本科管理中实施情境一启发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旨在提高旅游本科教学质量,培养优秀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社会对高等院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就业前景以及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思路及其保障措施。文章指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建设应结合广东的经济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促进广东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是我国目前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营销人才产生了极大的需求,但目前我国对该类人才的系统性培养还未能跟上形势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旅游营销人才需求的现状,总结了该类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结构,并就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实践性教学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仅给我国旅游企业的管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怎样尽快调整好旅游企业的管理思路,运用知识管理以适应当前形势的变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旅游企业取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概述了当前我国旅游企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对旅游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创新旅游企业管理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与旅游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鞍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鞍山师范学院财经系旅游管理专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在具体操作上构建了“专业技能实践、职业技能鉴定、创新与综合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处在上升期,国内旅游市场日趋成熟,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同时,旅游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国内旅游业从业人员多,但高素质的人才并不多。旅游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多数企业还只是重使用轻开发,并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人力资源优势。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旅游业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然后分别介绍了旅游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0.
张启 《中外企业家》2012,(9):148-149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旅游管理院校原有培养模式不能满足旅游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该以旅游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而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实践环节。要想把实践环节做好,应该从教师队伍建设、实习投入、实习时间和相关课程课时调整等方面入手,使之成为培养能满足旅游企业需求的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王丹 《企业导报》2014,(2):175-176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旅游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正在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呼唤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但从大多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历年来的就业数据来看,旅游专业就业对口率却是非常低的。本文结合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在对我国旅游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引言 2005年我国履行加入WTO的市场承诺开放旅游业.短短数年间,境外旅游跨国集团挟资金、管理、人才、技术优势全面登陆中国,与国内旅游企业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旅游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需要提升我国旅游业人才的素质。3M教学法是由深圳旅游学院提出的,该学院顺应国际化的旅游教育方法,立足我国国情对旅游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使我国的旅游业与国际接轨。3M教学法以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创造性、开拓性的旅游管理人才为目的,经历了长达5年的实施、改进和提升3M教学法已经见到成效。本文是对3M教学法的创新与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和平稳定,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同时由于欧美市场的开放,就使得我国出入境旅游业务大幅度增加。这就对旅游人才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水平则是其中必要条件之一。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都开设了旅游英语的课程。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本文分析了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进入本世纪以来,包括旅游业在内的服务业在我国的经济整体的比重中在不断的提高,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个生活休闲项目.在此背景之下,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并且对于人才需求的标准也变得越来越高.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旅游人才的主要课程,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对于旅游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的内涵与外延越来越丰富,它所包涵的社会层面越来越广泛,这给旅游人才与旅游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经济》2013,(5):80-84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各地区的旅游业进行定量评价,指出中国旅游业存在地域发展差距大、整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具体表现在旅游投入不足、产业集群效应低、企业竞争力弱及行业人才缺乏四个方面,最后针对上述问题,从增加资金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加强集群区域企业合作与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旨在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提供岗位最多的产业。我国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但随着竞争的加剧,旅游企业内部的人才流失,员工忠诚度下降现象非常严重。另外,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从事旅游业的人也不多,约80%的毕业生流向了其他各种各样的行业。于是旅游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高企业员工的忠诚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国际旅游地位不断攀升,中国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旅游大国。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旅行社又是人才密集型企业,主要靠员工的自身投入在企业运转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旅行社自身的发展以及其在旅游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大小如何却与旅行社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旅行社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1.人力资源队伍发展的壮大,总量增加较快。1999年-2003年,我国旅行社从业人员从108830人次增加到229147人次,十年间增加了2.10倍,这个…  相似文献   

20.
张建宏 《现代企业》2020,(7):143-144
<正>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提出,打破了由学校单独培养人才的旧模式,构建了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对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探索中,顺应义乌市全域旅游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大批旅游企业所需的应用性旅游人才,为当前义乌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以及今后引入一些重大旅游项目提供了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