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国有企业也积极参与到改制进程当中,并进入深水区。虽然从形式上来看,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已经分离,但是从改制后具体操作和运作来看,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无论是工作效率、还是经济效益都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国有企业依旧没有走出困境。简而言之,所有权与经营权尚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离,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如何实现权利分离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从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内涵及二者分离可能性入手,分析当前两权分离现状,并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情况,探讨两权分离建议与措施,旨在为我国国有企业两权分离提供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2.
公司治理的演进过程也是所有权和控制权以及经营权分离的过程。通过对英美国家公司发展不同时期两权分离的历史考察,发现两权分离与公司治理演进之间存在依存关系:两权分离依次经历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控制权和经营权分离和同股不同权等阶段,不同形式的两权分离带来不同的公司治理问题,从而产生相应的治理手段,推动着公司治理的演进。通过对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过程的历史回顾也证明了两权分离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共同演进关系。针对研究发现,最后提出了我国公司治理改革的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海外华人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家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完全分离,其治理结构不同于国际企业的两权分离,华人家族企业即使在规模很大时其所有权与经营权也不会彻底分离,甚至相反,在掌权者家族拥有的所有权已经比例很小的情况下,经营权仍能在掌权者家族中父子相传。本文尝试着对华商家族式企业和国际企业在经营权与所有权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华商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分离的,股东拥有企业的所有权,而经营权则交给了职业经理人。而经理人的积极性、创遣性的发挥,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其他资源功能的发挥、企业竞争力的高低乃至企业的兴衷。但因为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容易产生经理人与企业的利益冲突,另外经理人是易于流动的,他们往往根据企业所提供的职位、报酬等因素来决定自己的去留。要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一种科学有效的报酬制度对经理人进行激励。  相似文献   

5.
张品修 《财贸研究》1994,(5):7-9,20
对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必须在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宏观上实现股东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的分离,微观上则实现法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合一。在股份制下实行“委托—代理”制,股东授予董事会以决策控制权,董事会授予经理人员以决策管理权,消除了政府的行政干预。为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殖,必须使国股股票、股权上市交易,实行国有资产的价值化、证卷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一、法人财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 我们之所以说法人财产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原因有三: 一是法人财产权能使“两权分离”真正划清。过去我们提出的两权分离,是指企业财产权与企业经营权的分离,目的是要实现政企职责分开,使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的政府,不再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但由于有  相似文献   

7.
如何优化银行系统承包的功能,推动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只能是系统内部的两权分离  相似文献   

8.
资产信托:深化企业、银行业和信托业改革的重要机制张小燕在我国近年的经济改革中,有三个令人注目的难题:其一,国有企业的法人产权难以确立。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从而"政企分开",经十几年的实践,迄今未能解决。基本原因在于,政府部门集行政主体和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9.
张宝均 《商业研究》2004,(5):134-137
国有资产经营体制改革的指导理论应该是“所有权分离”理论。可以将单一的全民终极所有权分离为全民终极所有权与多元化、人格化的企业所有权两个部分 ,这样就可以促使公有制企业产生利润最大化行为和竞争行为 ,从而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提供基础。根据“所有权分离”理论提出了建立国资委体系的具体方案 ,指出了国有资产经营体制改革所需要的主要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国家所有权同企业经营权适当分离,是从我国近几年体制改革实践中提炼出来的重要改革思路,是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概括和提高,也是深化政企职责分开的内容。但对两权分离的必然性的认识及其分离的途径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此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0年的实践证明,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沿着“两权分离”的方向,有条不絮的进行着。企业发展需要长期业济的支持,而产权变革能使企业获得稳定的预期收益。因此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仍应通过国有企业的非国有化,进一步降低国有经济的比重,完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并形成了多种经济形式共存的局面。在这些经济形式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是一个新的亮点。在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条件下,由于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会计监督不到位,引发了一些管理上的矛盾,如企业经营的效率效果较差,财务报告的可信度较低,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要解决两权分离下产生的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同时完善内部会计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从“承包经营责任”的试验过渡到现在的触动产权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日益普遍。两权分离过程中,代理问题正成为公司治理的关键问题。在现代公司治理运动中,改善公司治理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形成健全的公司运作机制,以保证公司的运行,以股东的长期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与私人资产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问题类似,在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下存在着国有资产全民所有权与政府控制权的分离以及政府享有的所有权与企业经营者拥有的经营权的分离问题.借鉴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之间的相互制衡的结构设计原则,按照国有资产的三层委托代理关系,本文构建了国有资产监管的政治委托层次、行政委托层次和经济委托层次的三重治理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企业家的地位和作用当今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和开放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以增强企业的活力,是当前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现在改革已进入改革经济运行机制的实质性阶段,这就更加突出了企业经营者的作用,对企业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实行两权分离,所有权属于国家,经营权交给企业。在产品经济的旧体制下,企业是附属于行政机关的等级制机构,政府任命的厂长、经理,实际上只是执行上级计划和完成规定工作任务的“行政官”。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则完全不同,它要求企业经营者必须主动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经受得住激烈竞争的严峻考验。办好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国合商业进行的一些改革,由于始终未能很好地解决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问题,所以未获理想效果。“国有民营”(供销社系统为“公有民营”)的出现,为解决两权分离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答案。从平顶山市的实践来看,“国有民营”确实是目前条件下,保证国家税收,提高  相似文献   

17.
股份制:我国新经济体制的基本生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股份经济的要求来改造我国现行的国家所有制,使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是我国微观基础改造的基本目标。对有关股份制讨论中的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推动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一、股份制与“两权分离”对于“两权分离”的认识,我国经济学界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改变旧体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都统一于国家的状况,而把所有  相似文献   

18.
自2002年十六大提出政企分开后,国有企业开始推行国有资产改制,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至此十年之际,在肯定成就的同时也有必要重新审视国有企业"新、老三会"关系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倚衡 《商业研究》1997,(12):36-38
目前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品超储积压,资金短缺,经济效益下滑,停产或半停产企业与下岗人员不断增加,资产负债率高,直接原因在于“硕鼠”、“蛀虫”太多,私有经济不断蚕食和“三资”企业中外方老板侵吞国有资产。解决出路在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统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  相似文献   

20.
一、高校国有资产有偿使用高校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是指坚持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将国有资产从无偿占用改为有偿使用,并对无偿调拨和购置的国有资产进行全局性的余缺调剂,打破部门所有的界限,合理配置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促进管理的全局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