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造中国本土的奢侈服装品牌是诸多服装企业共同的愿望,本文首先对服装奢侈品品牌的特征从自身特征、消费群体、发展过程以及品牌价值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服装品牌主要存在定位不清晰、个性化不足,企业管理机制落后,品牌服装缺少文化特色以及服装的艺术附加值低四方面问题,在此分析此基础上提出了是适用于我国本土服装奢侈品牌的发展战略,以期能够对中国本土服装奢侈品品牌的建立和经营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东方企业家》2008,(7):108-111
作为中国本土第一体育品牌,李宁身处这样一个市场:前有几乎无法逾越的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后有穷追不舍的安踏、匹克等国内品牌。如何在这场追逐赛中保持自己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李宁有担当     
虞立琪 《中外管理》2008,(10):68-69
1980年代,李宁是时代符号。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李宁重新成为焦点。从体操王子到落马王子再到点火英雄,李宁用自己的“担当”成就了自己的传奇。时下多事之秋,本土品牌再陷信任危机,我们更加呼唤中国企业中能有勇敢的“担当者”!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70%以上的企业都是以中国本土企业为跳板,即采取与中国本土企业合资方式进军中国市场.就在外资品牌在中国异军突起之际,一些原本叫得响的本土品牌却神奇地消失了.其实,这是外资品牌的品牌遏制战略发挥了作用,这是中资品牌在合资中遭遇的"不幸".我们不妨来看看下面两个案例:  相似文献   

5.
"中产阶级消费"是个陷阱,看看深陷其中、开始"第三次创业的李宁",其它产业可要引以为戒。比奥运会更残酷的"体育赛事"伦敦奥运会还没开始,作为奥运会中国队比赛服装的赞助品牌,李宁已经开始了另一场竞赛。6月中旬,李宁公司发布预警公告,意在让人们对其2012年的业绩做好思想  相似文献   

6.
付诗 《商贸与会计》2006,(11):16-20
每一个公司都梦想拥有一个强大的品牌,在体育用品行业中也不例外。在国内日渐激烈的运动中,李宁作为本土企业既要与像耐克、阿迪、REEBOK、KAPPA这样国际化的运动品牌争夺高端市场,又要提防安踏这样的品牌争夺其已占领的低端市场。所以清晰的市场定位、品牌定位和恰当的营销手段对于李宁来说不仅仅是重要,更是关系到其生死存亡的关键。让我们来按照时间顺序来看看李宁公司这16年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民族品牌甚至是世界品牌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外资零售企业不断地涌入,我国本土超市开始承受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面对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自有品牌的开发日益成为我国本土超市未来发展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8.
Q:在品牌建设上,中国企业在面对很多强大的国外品牌时,应该用何种战略与之竞争? A:李宁品牌怎么创建,在哪里竞争,有什么样的竞争方法,这是我们管理层需要面临和回答的问题。李宁作为一个后来者,我们的劣势就是规模比较小,可应用的资源比较少,但我们也有后发优势。回顾李宁19年来的发展,我觉得我们首先是得益于中国体育行业的快速增长。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中国的体育产业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现在全球不管经济界还是政治界都在关注中国,目前的体育行业,中国市场也是最大的、发展最快的市场。  相似文献   

9.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金融危机爆发并波及全球,使得中国酒店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一经济环境下,中国本土酒店只有通过品牌建设,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来强化内部管理,整合企业资源,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针对中国本土酒店在品牌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实施品牌经营战略:树立现代经营意识、争创酒店名牌;精确品牌定位,凸显品牌形象;培育品牌核心竞争力,增强品牌竞争优势;进行集团化经营,发展民族饭店。  相似文献   

10.
今后三年的“纺织品后配额时代”,随着中国服装出口贸易摩擦的日益增长,国内关于产业升级的呼声也日渐高涨,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建设成为国人对中国服装的期望。中小服装企业是中国服装产业的主力军,寻找具有本土内涵的品牌文化,引导中小服装企业合理和有效地进行品牌建设成为产业升级量变到质变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经营者》2009,(Z8)
<正>2008年,利郎纯利大幅上升60%,预期2009年纯利达2.8亿元人民币中国作为服装生产和消费大国,历来是国内外品牌厮杀的战场。无论是世界级的顶尖品牌、还是中国近年来引领潮流的本土品牌,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力争在中国的服装  相似文献   

12.
石丽 《企业活力》2008,(5):48-50
<正>一、我国体育企业品牌国际化的缺憾与困境随着国内体育市场的国际化趋势日渐形成,越来越多的国外体育企业进入并立足于我国市场,并通过专利控制、强势品牌等,形成对我国体育企业自主品牌的挤、拼、压态势,垄断我国体育市场的企图十分明显,尤其是"耐克"、"阿迪达斯"等外来品牌持续火爆,占领和分割我国体育市场的竞争如火如荼。我国体育企业虽然出现如"红双喜"、"双鱼"、"双星"、"康威"、"安踏"、"李宁"等一批国内体育用品品牌,向世人展示了我国体育企业的制造能力,但由于我国体育企业普遍缺乏对自身发展的宏观审视与把握,导致大量的体育企业轰轰  相似文献   

13.
2008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毋庸置疑是一场难得的商机.无论是有幸成为本次奥运赞助商的企业,如联想、海尔,还是无缘这一资格的绝大部分成长型企业,无不跃跃欲试争相利用这一“家门口”的历史机遇以将自身品牌传播得更远,长期以来,随着实力雄厚的外资品牌的大量涌入和步步紧逼,中国市场上众多本土品牌可谓举步维艰,面对奥运经济所带来的营销机遇,本土企业如何借助奥运这一天赐良机,展开品牌推广与传播.已成为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纵观本土企业,会发现仍然有那么多本土企业在心安理得很滋润地为强势品牌“做嫁衣”,仍然有那么多的本土品牌价格比强势品牌低得多却无人问津!是什么铸成了本土品牌无法摆脱高质低价、大路货的低劣形象?是什么阻止了本土品牌成长为全球强势大品牌的努力和步伐?  相似文献   

15.
本土品牌“土气”形象成因及时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本土企业希望建立时尚的品牌身份,但由于在国家形象、企业形象、产品形象等品牌形象三维度的"土气"表现,消费者仍然认为本土品牌普遍"土气"。本土品牌要想摆脱"土气",可以采用声誉品牌战略,改变负面的原产地形象;重视长期品牌建设,而不是仅仅关注短期销量的提升;应摒弃简单的模仿,持续进行营销创新。  相似文献   

16.
孙丰国 《经营者》2004,(9):148-150
在中国,李宁代表着两个概念。一个是“体操王子”,另一个是中国体育用品第一品牌的“李宁”。在这两者之间,“体操王子”李宁亲手造就了体育品牌“李宁”,而体育品牌“李宁”也为“体操王子”李宁提供了全新的竞争舞台,使他穿着西装也能找到在赛场上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经营者》2009,(2)
人物简介:李宁:李宁有限公司董事长。1982年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上,李宁一人独得男子全部7枚金牌中的6枚。退役后,创立了"李宁"体育用品品牌,并以赞助90年亚运会中国代表团为契机,开始了李宁公司的经营业务,开创了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先河。  相似文献   

18.
个人档案:李宁先生出生于广西。7岁开始练习体操,17岁进入中国国家体操队。在他整个运动员生涯中,总计获得106枚金牌,其中包括14个重大国际比赛冠军(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被誉为"体操王子"。李宁曾四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五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9年被国际体育记者协会评为25位20世纪世界最杰出运动员之一,是中国唯一获此殊荣的运动员。2000年被列入国际体操联合会设立的国际体操名人堂。1988年退役后的李宁怀着发展中国专业体育品牌的抱负,于1990年创办了李宁公司。自此,中国运动员结束了在国际体育赛场上身穿外国运动服领奖的尴尬。李宁公司经过十八年的发展,已逐步成为推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国际领先运动品牌公司。李宁先生先后获得了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学士学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及英国Loughborough University技术荣誉博士学位。李宁先生现任李宁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19.
郝文 《企业文化》2010,(2):9-11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提升和打造品牌,在国际竞争中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中国本土品牌怎样在国际市场影响力极低的情况下,闯出一条生路来,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20.
日程表     
"李宁变脸! "借业绩连续卓越增长之势,在创立20周年之际,李宁品牌广受关注的品牌重塑计划于2010年6月30日在北京揭晓,李宁品牌新标识、新口号全面发布,公司创始人李宁先生、李宁公司高层、投资人、李宁五大金牌队运动员代表等众多嘉宾,齐聚李宁北京总部中心共襄盛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