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财产物资市场价格的起起伏伏,有必要在财务帐表上及时反映企业资产的近期价值,增设一个会计科目,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资产在财务账务上的反映更全面,是投资人、债权人的要求,也是企业账务反映企业真实经济实力的需要。基于谨慎性要求,资产入账后一直只有减值计提的可能,当市场因素出现企业财产物资大幅升值时,一般就不做反映,实际的企业资产价值被掩盖,帐表反映的数据就没有了实际意义。因此,我提议增设"市价增贬"会计科目,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后,根据评估价格和账面价格差额,计入这一科目。  相似文献   

2.
随着财产物资市场价格的起起伏伏,有必要在财务帐表上及时反映企业资产的近期价值,增设一个会计科目,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资产在财务账务上的反映更全面,是投资人、债权人的要求,也是企业账务反映企业真实经济实力的需要.基于谨慎性要求,资产入账后一直只有减值计提的可能,当市场因素出现企业财产物资大幅升值时,一般就不做反映,实际的企业资产价值被掩盖,帐表反映的数据就没有了实际意义.因此,我提议增设“市价增贬”会计科目,在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后,根据评估价格和账面价格差额,计入这一科目.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贸导刊》2004,(24):39-40
中国人民银行便利和规范个人财产对外转移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移民财产转移和继承财产购汇对外转移的相关外汇管理政策,明确了财产对外转移采取“一次申请、分步汇出”的原则。为防止给非法资金外流提供渠道,《办法》着重强调对申请人身份的确认和对资金来源的审查。《办法》自12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4.
投资者借贷投资是现代金融市场的常态。信息不对称及其带来的风险收益不对称和风险转移问题,会造成资产价格泡沫。文章引入贷款价值比进一步扩展了Allen-Gale模型,并用贷款价值比的动态变化来说明资产价格泡沫生成的内在机理及其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贷款价值比动态调整的模拟得出:贷款价值比越大,资产价格泡沫越大。因此,降低贷款价值比是遏制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王含  卓佩音 《中国市场》2022,(28):128-132
网络虚拟资产是由互联网大环境下催生出的、以数字化形式模拟附带价值事物的、具有独立性的客体,诸如游戏装备、软件可兑现性财产、保险业部分资本等。通过梳理网络虚拟资产定义、法律、国家政策,表明其地位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加强评估价格能力,运用列举法与对比分析法表明两种评估方法的优点及局限,并通过数据图表证明未来价格变化趋势及其对价格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红辉 《商业会计》2011,(18):59-60
一、森林资源资产的界定及其核算范围森林资源资产是指用货币价值表现的森林物质财产、环境财产和无形资源。其实物构成包括立木资源、林内动植物和微生物、林地及森林环境产品等。  相似文献   

7.
《商业会计》2005,(1A):59-59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了《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该《暂行办法》明确了移民财产和继承财产购汇对外转移的相关外汇管理政策,对于保护个人法定财产权利、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超 《商业时代》2011,(9):57-58
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日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资产价格波动通过财富效应、托宾Q值效应、资产负债表效应等渠道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一些学者坚持认为货币政策无需对资产价格波动做出反应,另一些学者主张货币政策应该考虑资产价格。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本文梳理了资产价格波动影响货币政策途径的相关理论,介绍了在"货币政策应否考虑资产价格"这一问题上的不同理论及主张,并在此基础上予以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9.
胡杨 《商业研究》2005,(15):9-11
针对经常出现的资产闲置而价值逐渐消逝的现象,提出渐逝资产的概念。从马尔柯夫过程状态转移概率与价格关系出发,探讨运营收益随折扣价格变化的情况,得出必须在补充购买行为结束后逐级降价的结论,以减少渐逝资产的闲置和价值流失,实现营运部门与消费者双方利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括地分析了货币政策机制如何通过三种资产价格(股票价格、房地产价格和汇率)的波动去影响企业、家庭的消费和投资决策,并进而影响总需求;同时,通过剖析各种资产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指出财富效应是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的重中之重。本文还对我国资产价格的传导渠道不够充分有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董锡铭 《中国电子商务》2013,(20):112-112,114
行政事业资产是指由行政单位或事业单位所使用的财产,其实质属于国有资产的,因而有必要对行政事业资产进行管理,并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关于行政事业资产的管理改革,以期提高行政事业资产的管理水平,本文对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有关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求为行政资产管理的提高做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在资产处置方面做出了很多改进,本文通过浅析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待处理财产损溢的核算,分析了新制度对资待处理财产损溢的影响,并有针对性提出了加强行政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措施,希望可以对加强新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下资产处置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经济不断开放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国际市场作为发展的广阔舞台。近期中国人民银行放宽对移民资产转移管制的政策,使中国成功商业人士走出国门更加便捷。随着澳洲经济的强势发展,澳大利亚成为越来越多寻求海外发展的成功人士移民和投资的首选。  相似文献   

14.
(11月16—30日 )一、金融体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便利和规范个人财产对外转移行为。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个人财产对外转移售付汇管理暂行办法》 ,明确了移民财产转移和继承财产购汇对外转移的相关外汇管理政策 ,明确了财产对外转移采取“一次申请、分步汇出”的原则。为防止给非  相似文献   

15.
陈元燮 《财贸经济》1996,(6):6-10,3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必须重视资产经营陈元燮一、资产经营的意义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要以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并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因此,企业不仅要搞好生产经营,而且更要重视资产经营。而在我国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16.
公有资产是国有独资公司、公有全资企业及公有资产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可以依法转让的各种财产。从国家到地方,公有资产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优化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加强公有资产规范管理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从乡镇公有资产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如何加强管理三方面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7.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披露,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规定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的处理,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以及有关资产减值的披露等具体问题。但在资产减值准备运用中可能存在着计提数额的确认与计量难度大、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外部监管困难等问题,应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企业会计制度,健全、发展信息市场与价格市场,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保证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邓巧珍 《安徽工商》2001,(3B):70-70
企业的全部资产如按是否已经耗用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资产,另一类是虚资产。实资产包括(已扣除不良资产的)货币性资产、债权性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它是企业未来可以运用的,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虚资产则包括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溢和递延税款借项等。它是企业过去已经耗用的资源,是企业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推迟至以后确认的费用,是企业未来利润的抵减项目,它不再代表企业未来可动用的经济资源。  相似文献   

19.
论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是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的重大变化之一,它体现了会计的真实性、相关性、稳健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运用可分为三个阶段;要正确运用资产减值会计,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增强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可操作性,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健全和发展信息价格市场,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  相似文献   

20.
高善文 《新财富》2007,(10):51-53
中国资产价格近两年的加速上涨,使我们于2006年3月提出的资产重估概念渐被认同。资产重估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资产价格的泡沫化过程,“重估论”是否正确,接下来的重要考验在于它能否解释和把握未来的泡沫破灭过程。从目前的宏观经济条件看,泡沫破灭的倒计时似乎还未开始,但由于资产价格的重估过程会系统性地损害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微观经济体的风险防范和控制体系,从而使泡沫破灭时的负面影响被放大,因此,我们有必要审视目前微观经济体的风险控制体系是否被动摇、损害有多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