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郊区城镇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期间面临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的困难,从借鉴国外失业保险立法、完善本国制度建设,建立社区就业服务与引导机制前置机构,赋予基层法院确定失地农民案例的确定权,从而在郊区城镇化的整个过程中贯穿就业保障,不啻为不断改善民生,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科学举措.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失地农民权益受到侵害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以及现实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确保失地农民的权益,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为农村的变化,为农业的发展,为农民的富裕做出了巨大贡献。事物具有两面性。由于教育、文化、技能、素质等因素,使得失地农民在方兴未艾的城市中难以找到稳定适宜的工作,从而出现了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结合实地走访。简述了贵安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现状;分析了贵安新区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的原因;浅谈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需要征用大量农用土地 ,不可避免地产生失地农民这一新的弱势群体。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妥善地解决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生活、就业、养老等问题 ,关系到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从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入手 ,分析了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伍红菊  朱苹 《山西农经》2024,(2):116-118+125
城镇化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城乡之间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提出了建设新型城镇化的重大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更加重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是注重发展质量的新型发展理念。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业用地转化为城镇用地,由此产生失地农民是不可避免的,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6.
白玉冬 《农业经济》2012,(10):108-109
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诸多问题,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基金、养老保障风险基金,配套养老保障的法律法规,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提高他们参保的思想意识,构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对失地农民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统筹城乡发展、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弘扬社会的公平正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大量农村土地被转化为国有土地,这对农民收入方式与来源造成较大影响。文章在对广东省主要农业县失地农民收入的调查研究基础,利用文献与系统分析法,对广东省失地农民失地前后收入来源与收入额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失地前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而失地后农民收入来源主要通过就业、土地补偿及社会保障等。从总收入额度来看,失地后农民年总收入额较失地前有了一定提升,但由于受到消费成本增加、进城务工难度大等原因,这种收入存在暂时性与不稳定性。综合分析表明,导致失地农民收入不能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农民补偿利益受损、就业受阻、社会保障水平低及就业政策得不到落实等。因此,未来需要通过增加失地补偿、扩展多形式的财产性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性收入等方面来促进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收入的快速稳定增长,以保证他们生活可持续。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的今天,随着近郊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的趋势不断深化,有关失地农民的利益问题日益激化。如何解决这一诉求问题已成为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当务之急。在失去土地之后,农民成了就业无岗、种田无地以及社保无份的人员,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游离,成了新时代的弱势群体。基于此,本文浅谈城镇化建设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及解决对策,以供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城镇化",大量的农村土地被用于城镇化建设,甚至一些村庄还出现整体搬迁现象,导致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且城乡就业模式的迥然不同使得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越发凸显,仅仅依靠安置补偿款无法保障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他们正面临着"无地、无岗、无保障"的生活窘境。本文首先分析了失地农民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而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纳入到城镇化进程中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对促进城镇化发展及解决"三农"问题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土地征用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认为只有构建包含最低生活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就业保障等的全方位保障机制,同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才能保障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合理利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容易陷入生活无助、就业无望的困境,为此,政府应切实承担起保护农民合法利益的责任。失地农民的合理利益结构包括生存权的保障和发展权的保障。为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政府应构建长效机制,在推进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医疗和养老社会保障机制、教育培训保障机制、再就业创新机制以及推进基层民主和法制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2.
13.
目前,我国正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在城镇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城镇化,而在我国农民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就业生存状况、享受的待遇状况等都将影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让农民工在城市稳定就业,享受与城市人口同等的待遇,提高其生活水平和居住条件显得格外重要。本文详细分析影响农民工就业稳定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城市国有土地,相应带来农民收入来源和收入方式的 重大变化。该文在对天津周边区县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收入状况实地调研基础上,运用系统综合分析法 分别从收入来源、收入额和支出结构、支出额对农民失地前后总体收支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 明:过去几年,天津周边区县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年收入额确有提升,但远低于其支出额增长幅度,且 收入增长具有暂时性和低端性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征地制度不合理、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知识技能缺 陷和不完善的就业服务政策,导致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难以持续。故未来政府应通过制 度调整优化努力增加征地补偿性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性收入、提升就业工资性收入、拓展多样化财产性收 入等措施促进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收入更快增长,保障他们生活可持续。  相似文献   

15.
在大规模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由此引发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失地农民的生计保障。破解这一难题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此本文在对辽宁失地农民生存状态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剖析辽宁失地农民权益保障流失的原因,根据辽宁省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提出失地农民生计保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失地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加速农地流转工作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和离开土地,如何保障失地农民在未来生活中的收入,是三农问题的重点。我国政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人口比例不断上涨,并且在此基础上鼓励农地流转,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与此相对应的是,由于城镇化的影响,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转化为了建设用地或者通过流转手段成为了集中连片的大规模农田,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被剥离。然而,由于失地农民增长速度较快,而其安置和就业培育工作显得并不充分,许多农民面临着无地、无业及无保障的艰难困境。失地农民的安置、培训就业及收入保障问题,与失地农民群体的利益密切相关,而且还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文章主要针对失地农民的收入分类分层,从征地补偿、培训就业、资产收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试论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国家建设部2005年公布的数字,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是41.8%.相比欧美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时间较短、变化迅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另一方面,"圈地热"导致了大量失地农民的产生.因征地引发的一系列上访、暴力冲突事件已占全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65%以上.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事关社会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当前社会各界对政府责任充满渴望与期待.本文旨在探讨在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时,政府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与义务,以及应当采取何种措施来保障失地农民的正当权益并将之引至和谐社会发展的主流构架中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国家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大力推行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层出不穷,亟待解决。[方法]文章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途径为研究对象,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面临的问题,剖析其就业影响因素与就业方式,并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出建议。[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竞争力弱,且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完善是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经历、年龄、求职成本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更倾向于通过亲人或朋友介绍。[结论]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现状,提出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管理机制、大力发展乡村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泥城镇失地农民就业的基本情况 泥城镇是上海临港新城四大分城区之一,户籍人口5.9万人,区域面积61.5平方公里,其中23平方公里为临港国家级重装备产业区的规划建设用地.2003年,市委、市政府做出临港开发建设的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对南京、昆山、无锡三个样本地区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对土地存在严重依赖的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后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比较差,生活水平较之前的农村生活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相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非农产业发展水平高,就业技能比较高,当地政府给予的补偿比较多,失地农民市民化后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比较强.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已经不是农民个体的风险问题,而是影响深远的群体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