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今年年初以来,我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扬,突出表现在化肥价格上。据统计,与2003年年底相比,今年一季度全省大部分地区的磷酸二铵价格涨幅在20%以上,尿素价格涨幅在12%以上。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增加了种粮成本,部分抵消了农民从税费改革和粮价上涨中得到的实惠。针对这种情况,省物价局坚持以中央1号文件精 相似文献
3.
4.
5.
纵观2006年国内棕榈油市场,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上半年,由于食用油市场始终受供大于求困扰,棕榈油需求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价格持续低位振荡;下半年,国内食用油市场需求形势好转,加上外盘期货价格不断上涨,在众多利好因素的支撑下,国内棕榈油价格出现反弹,不断攀升,在年底一度突破6000元/吨大关。 相似文献
6.
7.
8.
2010年,我国饲料市场形势进一步好转,其中豆粕价格止跌反弹、玉米价格震荡上扬、鱼粉价格高位运行,而主要饲料产品价格均呈现上升的走势。就其影响因素而言:货币溢出效应凸显,奠定饲料价格上涨基调;国内需求"给力",对饲料价格拉升作用明显;生产成本提高,成为饲料价格上涨主要推手;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加剧国内饲料价格波动幅度。展望2011年,饲料价格上涨约束增强,高位盘整走势明显;玉米进口可能巨变,产业安全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资料是一种特殊重要的商品,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的稳定。从1993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了《农业法》、《农技推广法》以及种子、农药等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规范农资市场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从淮阴市来看,农资市场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此引发的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当前农资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农资经营渠道较为混乱,超过一半的经营者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农资产品合格率偏低,不合格种子、农药占三成左右;制售假冒伪劣农资活动频发,屡禁不绝;部分合法农资经营部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内部管理混乱,不依法经营的事也时有发生;农业执法管理工作相对薄弱,不仅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而且执法队伍也不健全,从而导致对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0.
11.
2008年我国稻谷生产再获丰收,尤其是东北粳稻产量增幅较大,而稻米需求则基本稳定,稻米整体上产大于消,库存继续增加。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全年稻米价格先涨后降又涨。展望2009年稻米市场,受供大于求和国家托市政策等因素影响,市场价格走势上下两难,基本围绕着政策收购价格波动,总体上将高于2008年。 相似文献
12.
13.
近日,湖北省开展了春耕备耕农资市场供需及价格走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春播农资供需基本平衡,水稻、玉米和棉花种源充足,化肥、农药等农资能够满足春播需求,但价格较上年涨势明显。农资供需基本平衡据有关部门对各地信息调度分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我国粮食市场继续实行粮食经营主体多元化,形成了合法有序的竞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完成改制后继续发挥主渠道作用,集体和私营粮食经营、加工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以良好的服务和合理的价格积极参与粮食购销活动,使2005年玉米市场经受丰产压力、疫情突发、政策促进、消费变化等包罗万象因素的考验,市场价格在区间内振荡,整体表现平稳向上。回顾跌宕起伏的2005年玉米市场,继而展望2006年,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正>国内外价格形势:2013年全球大宗农产品普遍增产,市场供大于求,除棉花外价格全线下跌。农业部预测2014年国际大宗农产品市场仍将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价格将继续波动下行。2013年国内大宗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价格稳中有涨,但涨幅同比收窄。农业部预测2014年在国家调控政策和生产稳定发展支撑下,国内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总体呈种植业产品稳中偏弱、畜牧业产品稳中偏强走势。 相似文献
16.
前脚粮价上扬,后脚农资价涨。对于粮农来说,粮价上涨的喜悦期似乎太短了。因为,农资价扬将会吞噬种粮效益。江苏省农林厅农技推广中心潘国良科长介绍,在各类肥料品种中,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在供需格局偏紧及政策提价等因素的支撑下,国内小麦市场迎来历史性的辉煌,现货市场价格屡创历史新高,涨幅明显。总体来看,国内小麦市场行情呈“涨幅大、涨速快”等特点。上半年,在丰收预期及政府调控物价的背景下,小麦价格萎靡不振。二季度末,部分地区受天气及病虫害影响导致减产,给市场供应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嘉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5,(1):8-9
2004年,全球以及国内大豆市场风云迭起,价格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经历了牛市的瘢狂和熊市的轮回。在全球大豆定价体系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中国压榨企业,经受了一场残酷的价格洗礼,一些企业开始尝到了套保的甜头,一些企业也因为规避风险意识的淡薄而落鞍下马。2004年的大豆行情可罔可点的确实太多,本刊特约了渤海期货的李嘉从行情演绎的角度对2004年进行总结,同时对2005年上半年市场的总体发展格局进行预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6,(2):6-7
延续2005年底的行情,虽然市场开始不接受,但是国内豆粕价格依然缓慢上行,此时期出现这样的走势也是历史少见的,因此市场对此充满了疑虑、茫然。2006年市场该如何演绎,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